查看原文
其他

植根育人使命 铸就希望未来——云南共青团推动新时代云南希望工程高质量发展

云团头条 2023-02-20
 
199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共青团云南省委在红河县资助5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从此开启了云南共青团实施云南希望工程公益历程的序幕。

32年来,云南共青团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云南希望工程公益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自觉找准实施希望工程是践行为党育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定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整体工作布局,坚持以我省实际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了学生资助、教育帮扶、医疗改善、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和紧急救助等多元化的云南希望工程公益事业,累计募集各类爱心善款达11.7亿余元。

多举措助学育人,让青少年的梦早日实现

聚焦“助学育人”,服务青少年需求、帮助青少年成长,通过各类中小学生奖助学金和“爱心圆梦大学”公益活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万余名。“在我上大学后,我要精学好我的专业,徜徉在医学的海洋,我要用自己的知识,让疾病无处可躲,无处可逃。在未来,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尽我所能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回报这个充满善意的世界。”景东县的龙兴建2021年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大学,虽然他的父母都是一级残疾,不能给他太多的帮助,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一路迎难而上,云南青基会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对其进行了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项目资助。

积极构建提供奖助学金的支持、助推内生动力的激发、强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三位一体”的“希望之星”资助培养模式,累计培养130名“希望之星”,通过成长互助课程,充分发掘希望之星的内在优势,让希望之星通过个人擅长领域的课程开发及分享,在实现自助的同时还收获助人的高价值体验,培育出青年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每一次的希望之星成长课程,都在帮助我改变和成长,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满满的爱。”希望之星孙思灿的心声。

同时,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的有效结合,从2013年实施大理一中“华萌班”公益项目开始,广泛在全省累计开设了14个“希望高中班”和“丽江百年职校”,针对“直过民族”精准扶贫还开设了“直过民族希望高中班”,积极通过开展“云南希望工程公开课”,讲好党领导下共青团实施希望工程的公益故事。

希望小学三步走,让青少年的读书环境更好

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促进教育发展,累计援建希望小学2000所、培训乡村教师270期25777名。以“补短板、促发展”为目标,深入结合我省乡村学校的多元化的现实需求,逐步推动云南“希望小学”的援建模式进行更迭换代,从最初1.0“资助”模式到2.0“资助+发展”模式,再到现阶段以乡村学校配套附属设施建设为主的“资助+发展+标准化”的新时代标准化3.0希望小学新模式。同时,配合希望小学的建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希望操场、希望图书室等各类希望小学升级项目1772个,组织球类比赛、公益游学等各类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持续性关注我省乡村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不断为我省乡村学校提供新动能。

经过30年的发展,云南省第一所希望小学——武定县希望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力于“育人育才”从未改变。“在去武定县希望小学上学之前,我一直在村里面的小学读书,那个学校只有两间教室,是典型云南农村的土坯危房。我有幸成为希望小学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希望小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有很好的老师,有优美的环境。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们的命运或者就是另外一种。”何毓才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现在是武定县己衣乡党委书记。武定县希望小学就像一扇窗户,让外界通过这扇窗户认识到云南希望工程和云南农村教育的变化和进步,也让云南大山里的师生,通过这里走出去,见识到更宽阔的世界。武定县希望小学是中国青基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的第一所希望小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因地制宜开启了新的社会化动员模式,这是中国希望工程的一小步,却是云南希望工程的一大步。

全方位保障,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云南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发区,每年都有数千名的新生儿患有先心病,大多数都生活在山区农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手术治疗,死亡率非常高,即使有幸长到成年,也会因此丧失劳动能力。从2010年开始,云南青基会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社会资源向大病救助领域倾斜。迄今,已经有数十家捐方涉入该领域,针对孤贫青少年先心病救助项目发力。先心病救治,成为云南希望工程切入“大病救助”领域的第一个项目。“希望心”项目不单单是救命,更是将一个家庭和几代人,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累计救治以先心病为主的患病青少年2959人。

同时,从“心”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希望大健康”的布局,努力找到更切合实际、更符合需求的工作切入点,援建希望卫生室(院)103所,更新、添置医疗设备,积极改善乡村卫生室(院)的医疗卫生条件;培训乡村医生9期763名,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拓展“爱眼”公益行动,改善413名乡村青少年眼部健康问题,努力推动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积极响应“厕所革命”,在乡村援建66个“希望卫生间”,邀请卫生系统的专家入村进行卫生公益宣讲,提升乡村的生活卫生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筹款举措,让更多青少年受益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践行“共青团+互联网+公益”的创新突破,紧跟新时代互联网发展新格局,为云南希望工程数字化赋能,推出“一部手机做公益——云青筹”网络众筹平台,为全省青少年提供助学、助医、助困等一系列帮扶项目,为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提供公益支持,累计吸引20万余人访问,5万余人参与线上捐款近1000万元,有效动员了更多的社会爱心力量投身公益事业,为全省共青团组织更好的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拓展了公益途径,逐步成为云南共青团源源不断传递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公益窗口”。先后举行了马背驮起希望·普洱茶文化北京行、茶马古道公益助学行、重走长征路、徒步独龙江、徒步泸沽湖、徒步滇越铁路等30余场徒步公益筹款活动,一步步尝试以徒步的方式创新公益筹款的模式。在各类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依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累计为地震灾害募集各类赈灾资金超亿元,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32024件。针对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通过“同饮一江水,共续胞波情”对缅援助项目走出国门,给予边疆少数民族及外籍青少年持续的关注和支持,有效延伸党领导下共青团服务和引领青少年的公益手臂。

新时代、新发展,云南共青团切实把新时代云南希望工程作为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有效工作载体,通过实施新时代的希望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传递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团结带领广大云岭青少年为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强边固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扩展阅读
·共青团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2年第三次专题学习
·昆明市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
·富滇银行召开“五四”优秀青年表彰会
·水富团市委举办“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持人大赛
·腾冲团市委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
·富源团县委举行“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暨集中入团仪式
·澜沧团县委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党的青年运动史宣讲
·云县团县委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志愿服务活动
编 辑丨初 二
校  对丨三 高
校  审丨济
来 源丨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投稿邮箱丨youthyn@yeah.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