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进行时 | 昆明市禄劝县:“圆梦赋能1+1”打造禄劝团员青年民族团结教育“新样板”

云团头条 2024-04-23

一、探索背景


禄劝地处滇中北部,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会东、会理两县相望,是由滇入川的“北大门”。有汉、彝、苗、僳傈等24个民族,世居民族8个,是彝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少数民族16.15万人、人口占比达到33%,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土面积4233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197个村(居)委会,6至35周岁的青年、青少年184368人,共青团员19761人,中小学生15202人。如何把牢“为党育人根本任务”,结合民族地区青年特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禄劝团县委在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禄劝团县委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改进团员教育管理机制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模式,探索建立了“组织覆盖+思想引领”双核驱动、“文化浸润+典型培育”双管灌溉、“品牌构建+村落普及”双线突破的“圆梦赋能1+1”工作模式,解决了民族地区青少年基层组织建设“短”、思想引领内容“平”、文化引导资源“少”、优秀榜样群体“缺”、服务载体手段“单”、服务覆盖面积“窄”等问题,谱写了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新篇章。
 二、主要做法

坚持“组织覆盖+思想引领”双核驱动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强引擎”


1.建组织阵地引领民族团结教育,解决民族地区青少年组织建设“短”的问题。将“青少年活动阵地”构建作为深化团的基层组织创新,巩固和夯实团的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着力打造“区域化团建联盟”+“青年之家”青春品牌,制定《共青团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青年之家”工作职责及管理办法》,打造县级“青年之家”示范门店1个,实现17个乡镇(街道)“青年之家”全覆盖,依托“青年之家”开展活动20余场次,服务青年2000余人,活跃度达100%。联合县直机关工委印发《关于在县直机关单位组建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建立传统领域团组织或青工委20个,把“非公领域”组织团建工作作为共青团团结、引导、教育、服务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建立非公领域团组织50个,实现了团的工作触角在“非公领域”组织有效延伸。成立社区少工委7个,打造涵盖红色教育类、历史文化类、民俗文化类、法制教育类、科技创新类和综合实践类等6大类型的县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

2.强主题活动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解决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引领内容“平”的问题。坚持共青团要“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的定位,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依托少数民族地域特点,深入挖掘本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打造“青”字号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体系,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宣讲团队伍,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团十九大部署,开展主题宣讲30余场,覆盖青少年3000余人。深化“文化引导+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联合禄劝县教体局共同打造了“民族歌舞展示和竞技”、“体育艺术节”、“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民族团结教育品牌活动,创新推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筑梦跟党走”、“石榴籽一家亲”、“青春课堂零距离”团课下基层等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青”字号品牌项目,组织开展交流活动20余场,覆盖青少年2000余人。



坚持“文化浸润+典型培育”双管灌溉
开出民族团结教育“生态花”


1.让红色文化赋能民族团结教育,破解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引导资源“少”的难题。禄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全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1935年、1936年,红军长征两过禄劝,留下了毛主席长征路居旧址、普渡河铁索桥、红军烈士洞等红色遗迹。禄劝团县委立足县域优势,在“民族青少年团结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结合上下足功夫。结合“普渡河铁索桥”、“红军烈士洞”、“杉乐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教育类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4个,推出了“青年同心结”、“民族团结我践行,青年人才话发展”、“续红色血脉,讲好家乡故事”等民族地区青少年红色文化浸润主题活动。联合县教体局、县少工委印发《<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青少年“红色接班人”工程构建党团队一体化培养机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开展红色文化学习、红色印记探访、红色基因传承三个集中行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10余次,红色文化故事宣讲20余场,覆盖民族青少年1000余名。

2.用先进典型带动民族团结教育,解决民族地区青少年优秀榜样群体“缺”的问题。禄劝团县委着力聚焦“青春榜样”培育工程,成功打造了“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青春榜样品牌工程,8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获禄劝团县委集中表彰;5名同志荣获“禄劝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1个青年集体荣获“禄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47名少先队员获县级“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10名少先队辅导员荣获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10个少先队大、中队获县级“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培育7个优秀“青年文明号”集体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涌现出51名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青年岗位能手,云南省“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少先队中队1个,全国红领巾中队1个等优秀个人和集体,为民族地区青少年树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青春榜样。



坚持“品牌构建+村落普及”双线突破
筑牢民族团结教育“压舱石”


1.用“服务”凝聚民族团结教育,解决民族地区青少年服务手段“单”的问题。紧紧围绕党政所需、社会所求、青年所盼。构建了“梦路”、“返家乡”社会实践、“情暖医心”、“暖蜂行动”、“春风送岗”等5项共青团品牌项目,建立了“民族团结志愿红 青邻一线团旗飘”少数民族志愿服务队、“志愿红”+“检察蓝”—“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2支优秀志愿团队,打造了“青联希望小屋”、团属青年社会组织等服务民族地区青少年的阵地。开展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培训、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余场,征集就业岗位300余个,发放创业贷款450万元,争取“爱心励志基金”100万元,为民族村落30余名创业青年和100户农户提供了产业发展资金。


2.让“关爱”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解决民族地区青少年服务覆盖“窄”的问题。立足青少年实际需求,建立了“亲子阅读”、“青壤流动教室”、“童心港湾”、“关心关爱留守儿童”4个服务品牌项目,开展“特殊群体关爱陪伴”主题活动20余场,惠及民族地区留守、困境儿童700余人。为300余名大、中、小少数民族学生争取物资、资金共40万余元。组建了禄劝籍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青壤”流动教室农村留守儿童陪伴服务成长团队2支服务团队。到翠华镇汤郎箐、纳岔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开展青少年学业辅导、兴趣拓展等志愿服务7次,“团聚青年”系列主题团日活动4次,覆盖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300余人。




三、案例简评


改革以来,禄劝团县委立足破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难题,着力构建民族地区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找准差距、聚焦短板、明确定位、勇于创新,探索建立“圆梦赋能1+1”工作模式。通过强民族团结教育、重文化资源激活、建志愿服务品牌等方式,解决了民族地区团员教育管理的诸多难题,助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切实增强了共青团凝聚、服务、引领民族青年的能力,在深化为党育人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上成效明显。
扩展阅读
·习近平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
·怎样理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示范宣讲团主题宣讲走进红河
·闻“汛”而动!云南交通青年挺膺担当
·昭通学院举行第十一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
·安宁市开展2023年“青护航·法相伴”——“送法入校·护‘未’成长”法治宣传活动
编 辑丨鱼 跃
校  对丨阿乙牙
校  审丨窜天猴
来  源丨禄劝团县委、团省委组织部
投稿邮箱丨tswxcb@yntswxcb.wecom.work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