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赔钱拍禁片、实名怼杨幂,这位硬骨头导演你必须知道!

滚君 摇滚客 2020-02-02
国内有个导演,42岁开始拍电影,拍了15年,就只拍了3部。

而且这3部都只亏不赚,还有的成了禁片。


这世界有这种“傻子”?


真的有,这个人就是导演李杨。



可能从没听过这个名字?


别急。你听过与他有关的人——王宝强。


王宝强的出名,是他一手造就的。


因为李杨让当时还是群演的王宝强,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盲井》。



这部电影,直接让王宝强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新人,此后他在电影界大展风头。前届的金马奖最佳新人是秦海璐,中戏出身的专业演员。


凭借第一部电影《盲井》,李杨在柏林电影节拿了最佳艺术贡献奖,而一同参展的张艺谋的《英雄》只拿了个纪念奖。



有人说,李杨是改变国家的电影人。


因为除了《盲井》,他的另外两部电影《盲山》、《盲道》都在关注着底层的社会问题,替那些在夹缝中生存的人发声。


他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界最利的一把剑,直指人间之恶。


李杨本人则是一意孤行的剑客,心怀天下。


一路走来,他的人生一个字就贯穿了始终:硬!


李杨是从演员转行做导演的。


过去的转行可不像当下,随便拍部电影,自称导演这么简单。


对李杨来说,当时的他差点转不了行,最后他完全是靠着股硬气撑着,才等来了机会。

那是1978年,李杨刚考进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为了话剧演员。


图片来源于《一意孤行:李杨自述》


可当了几年演员后,他却想转行去拍电影了。


于是,在1982年,怀揣着电影梦的他决定要辞职考大学,正式学习电影和导演艺术。


但这梦想的火花,差点被领导掐灭了。


在当时,要离开单位考大学,是需要领导开介绍信,才能报考的。因为害怕李杨这种“不安分”的行为,在剧院里引起效仿,领导拒绝给他开介绍信


骨子里有股硬气的他,仍然准备起了大学考试。他报了一个高考夜校班,白天在剧院排练,晚上就骑着自行车飞奔去学习。


没想到,这一学就学了三年。因为三年后,领导才开了介绍信,同意他报考大学。


1985年,他参加高考,顺利考上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导演系,离导演梦近了一大步。


图片来源于《一意孤行:李杨自述


这一年,和李杨同届的有白岩松、毕福剑。

那时,他几乎每天看一部电影。


后来,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再度活跃起来。


深感到国内电影的落后,他想去电影的故乡——西方,学习更精深的知识。


在院领导不同意他公费留学后,这个硬汉决定自费去德国留学,因为德国大学不收钱。


出国前,没从家里拿一分钱,就揣着多年的积蓄1600块钱,提着两只箱子,他踏上了前往德国的飞机。


图片来源于《一意孤行:李杨自述


在德国,虽然日子难过,但是每当看到好片子,他常常激动到热血沸腾,彻夜难眠,想着自己何时才能拍出好电影。


凭着对电影的热爱,他在德国花了九年,一路攻读到导演硕士。


到了2001年,42岁的他再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是该继续留在德国还是回国拍电影。


在42岁这年,李杨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德国安稳的生活,一意孤行回到国内,拍起了电影。


这一拍,就拍了十五年。


每部电影,他都奔着用电影改变社会,让弱势人民得到关注,可最后都无疾而终。

但这个硬气中年男人都没放弃,还是一部接着一部的拍,代替那些夹缝中求生存的人发声。

在他眼里,底层就是中国的根基,只有这个群体好了,中国才会发展得更好。


因此,他的第一部电影《盲井》,就将视角对向了底层煤矿工人。

当时他刚回国,经朋友推荐,拜读到了刘庆邦的小说《神木》,这部小说根据1998年三大矿洞诈骗案改编而来。这案子是指1998年有三大团伙伪造矿难,杀人诈骗,最终杀死了100多人。



读完这部小说后,李杨被震撼到久久不能平息。因为小说将底层复杂的人性刻画得真实又深刻,这正是他想拍的电影。


于是他立马联系到了作者刘庆邦买版权,可对方却显现出担忧来。

因为这本书曾被推荐给一些大导演,都被拒绝了。毕竟书里主角是底层的煤矿工人,还没女主角,根本拉不到赞助,更植入不了广告。


可这点困难没吓到李杨,他一意孤行了这么多年,做的还就是别人不敢做的事。


他立即拿出合同、几沓现金拍在桌子上,说自己从德国回到国内,拿出全部积蓄40万,就是为了拍部好电影。拍不了,就内心难安。


这股壮士断腕的决心,让他拿下了版权,将书改编为电影《盲井》,讲述了16岁的无知少年元凤鸣打工时,被骗去当矿工。两个矿工准备杀死他,骗取抚恤金时,却恶人多磨,意外身亡的故事。
 


为了将这部电影拍得更真实,他跑遍了华北的煤矿,到处实地考察。


途中,有不少工人说的话,刺痛到了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有的说:“我们就是一块肉,是几块石头夹着的一块肉。

有的甚至当面说:“我们的命不值钱,你们的才值钱。”


即使挖煤朝不保夕,随时发生矿难,矿工还是此起彼伏的。因为挖煤最挣钱,能让家人住上大房子,让孩子读得起书。


近距离的接触后,李杨更下定决心,为煤矿工人发声。而且他要拍的是真实的穷人,而不是那些打扮的“漂亮的”老百姓。


这趟考察还危险重重,李杨差点出不来了。


当时,在一个煤矿上,李杨正拿着摄像机拍照取景时,一群人拿着棍棒冲了过来,还有人拿着猎枪,全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因为煤矿上的人,以为他是暗访的记者,要来揭开当地煤矿黑幕的。


陪着同去的朋友解释了也没用,还被政府请到了宾馆好酒好菜地“扣押”着。


最后,他求助于在报社工作的同学,与县长解释清楚,才被放走。


后来才了解到当时那个县恰好发生了几起矿难,都被政府封锁住了消息。


回北京后,李杨立即进行了电影选角,这一选就选中了还是群演的王宝强。

当时有很多表演系学生来试镜,李杨都瞧不上,因为没有农村人那股精气神。

后面,又挑了几个群演,王宝强恰好就是其中一个。一看到王宝强,李杨眼睛就亮了,因为他太够味了,那股不敢正视人、怯生生的模样,恰好符合底层的少年气质。


电影《盲井》的画面


选好角,准备好一切后,《盲井》剧组,奔赴河北蔚县的一个私人煤矿,实地拍摄了。


没想到,这部电影的拍摄差点让人把命搭进去。


因为拍摄地主要在井下三百米的煤窑,只有木桩搭着。走进煤窑,随时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下一秒就要塌方,将人埋在地下。


电影《盲井》的画面


有一次,摄影师刚拍完,摘下安全帽,坐在地下休息。起身往前走时,之前坐的地就砸下了一大块媒。这一幕将在场的人吓得不轻,顿时都戴上了安全帽。


期间还有煤矿塌方,砸死了两个真正的矿工。煤老板跑来向剧组借车,要去安抚家属。电影里的场景在生活中,真实上演了。


后来拍摄地从私矿转到国矿了,还有演员因为之前的事故不敢下井。李杨就一个一个跑去保证安全,还以身作则下井,证明给大家看。


在不少演员的心里,这个导演就是个德国“法西斯”,整个一工作狂,为了电影都不怕丢命。


一个多月后,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盲井》终于拍摄完了。


因为这部片子尺度太大,没能申请许可证,不能在中国上映。


为了收回投资,2003年,李杨亲自将录像带背到德国,参加柏林电影节。

最后,《盲井》拿下了“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这个奖可是15年来一直空缺着,因为评委觉得期间没有电影能够配得上。



此后,《盲井》更是获奖不断。


可惜,这部电影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没有申请拍摄许可证,李杨被禁拍电影三年。

而且,“盲井”的现实依然在现实魔幻上演,2019年的今天,还有煤矿工人在被谋财害命。


为了能让中国人警醒,从黑暗的屋子里清醒过来,李杨决定下部电影一定要在中国上映。

被禁拍那三年,他关注到了被拐卖妇女。


因为一则新闻深深地刺痛到他了,这是1999年震惊全国的新闻报道。

中专毕业的东北姑娘郑秀丽,到珠海打工时,被人贩子诱骗拐卖给了一个49岁的农民。期间,她试图逃跑时,全村人闻讯而动,将她抓回来。


被抓后,她生下了两个孩子,可心中愤懑依然还在。受到丈夫的兄嫂屡次羞辱后,她将硫酸泼下了兄嫂的两个孩子,最终被判处于死刑缓期。



因为想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到被拐卖的现象,以此警醒和保护自身。


在2006年,李杨这则现实改编成了电影《盲山》,讲述了一个被拐卖妇女逃脱的故事。



拍前,他依然不怕死地跑到有被拐妇女的农村实地考察,近距离接触人贩子。


其中一个人贩子,让他无比愤怒。


那个人贩子之所以不当人贩子,是因为每次进监狱人贩子是最底层的,都要被打个半死,而不是因为良心过意不去。


越是实地考察,他还发现那些买老婆的男人们、帮凶的村民,没有任何罪恶感,因为他们认为女人是天经地义花钱买来的。


而被拐卖的妇女,还渐渐地认命,生下小孩。因为当人变成奴隶那刻,最先考虑的就是生存。


电影《盲山》的剧照


这种溢满人间的罪恶感,让李杨忍无可忍。他决定要在电影里揭露这种罪恶,唤醒冷漠的人们。


这次在开拍前,他还特地去申请了拍摄许可证。因为要让中国人,能看到这部电影。


拍摄时,因为钱不够,他向做生意的弟弟借了些钱。弟弟让他学别的导演,拍点赚钱的,因为很少有观众看这样痛苦的片子了。可他依然坚持着,因为实在看不下去那些受罪的妇女们。


拍完后,这部电影的确在院线上映了,但是只有900万的票房,没多少人关注,赔了一笔钱。


但获得了不少影迷的认可,一万个人在豆瓣打分8.5。



拍完后,他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个广州女孩邀同乡出门打工前,都让他们看一遍《盲山》警醒。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拍得电影值了,至少影响到了一些人。

第二部电影《盲山》拍完,李杨就停拍了10年。


直到2018年,为了让社会关注到流浪儿童,才拍了第三部电影《盲道》。



钱依然是最大的问题。

即使拍了两部电影,依然没有投资商愿意筹钱给他,毕竟这种片子不如商业大片来钱多。无奈之下,李杨只好抵押了房子,去银行借钱拍。


因此在钱不够的前提下,一些镜头只能拍两三遍,再多拍几遍,就没钱了。


所以这部电影表现得不太好,不少影迷更是直呼比不上“盲井”、“盲山”。


看到观众的不满,李杨深感抱歉,亲自写了封道歉信,发在微博上。在信里,他诚恳地说对不起影迷,让大家失望了。但能让社会关注到夹缝中生存的流浪儿童,就已经足够了。

信中的的一句话,也让人感受到李杨的坚持。他说:“在如此浮华、虚幻、恶搞、虚伪的电影充满电影院的时代,逆风而行。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个时代。”


拍电影这十五年,李杨选择了一条最难、最孤独的路。前路虽艰险,他仍一意孤行。

在商业片弥漫的时代,李杨反其道而行,视金钱如粪土。他仿若古代的侠客,嫉恶如仇,心怀天下,忧天下困苦,愤天下不平,揭天下丑恶。


在电影界,李杨的电影就是最利的那把剑,其锋芒无人可比。


生活中的李杨,就是一名的剑客。他勇敢豪爽,面对不平之事,毅然亮剑,抨击这世道的罪恶之事。


在微博上,他会频繁转发各类社会新闻,时刻关注着底层人民。面对虐童的父母,大骂对方畜生,呼吁国家的干预。



还直接在微博吐槽中国男足,就是群喜剧演员。


在娱乐新闻上更刚,甚至引来了杨幂粉丝对他进行网络暴力。


当杨幂拿下休斯顿电影节影后时,李杨直接转发了一篇文章,直接抨击到:“杨幂们拿这种国际影后,丢谁的脸!




祸从口出,这话说得杨幂粉丝们,不乐意了,纷纷私信谩骂。


看到谩骂,李杨疑惑了,在这个时代转发也是种罪过吗?这种虚假的现象,还不让人揭露吗?


骂声越演越烈,这个较真的导演坐不住了,直接讽刺蹭红毯、注水的电影……



后来,他的电影《盲道》上映时,杨幂粉丝甚至组团到豆瓣刷差评,拉低评分。


即使经历了网暴,李杨也没有后悔。他说自己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遇到恶的东西就要批判,绝不退缩!

拍了三部电影后,李杨仍然要继续拍下去。

但今年,60岁的他转了个车,拍了部商业爱情片《永不言败》。


他在采访中坦言:“要赚点钱养老了,别最后流浪到街头去要饭了。而且好的电影都是在讲人的故事,才能打动人。爱情片、商业片也不例外,我还年轻,具备这个能力。”

听到这番话,不禁让人唏嘘世道无情。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被困于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但也不乏李杨这样的人摆脱束缚,奔赴星辰大海。

像你我这样的平凡人,成为不了李杨。但并不妨碍,我们用手中微弱的力量,支持他们,为他们发声,让这样的人不被时代埋没。


毕竟,在这荒诞的世界,总要有人挺身而出。


参考资料:

1、《一意孤行:李杨自述》—李杨
2、《国内最被低估的导演李杨:视而不见为盲》—财经天下周刊
3、《又一个中国良心导演坠落了,我骂不出口》—Sir电影
4、《盲山导演李杨:立盲道,倚残雪,战大风》—Vista看天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小城 | 策划
小城 | 撰文
小糖人 | 排版
 喜欢这篇文章的,点击下方在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