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亚东在《乐夏》不敢说的话,被许知远给挖出来了

滚君 摇滚客 2020-10-14
今日BGM,《不明飞行》,张亚东。

大家好,我是海马。

最新一期《十三邀》前两天已上线,本次邀请的嘉宾是张亚东。

很多人都是通过《乐夏》认识他的,和蔼亲切的形象在大家心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每次在点评乐队时,脱口而出的那句“特别好”,已然成为了一句大家茶余饭后聊天时的“玩笑话”

在本次采访中,我却感觉张亚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随和,其实他对音乐的要求一直很高。

至于那句“特别好”,现在回看以往的《乐夏》,却显得如此的苍白,就好像为自己无话可说时,所形成的一套模式化的说辞。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

并没有那么好。

具体张亚东想表达什么,大家慢慢往下看。



现代流行音乐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末期,已经被当年各个音乐家玩透了。

所以我们很难在这个时代,再一次去创造出另一种音乐的表述方式。

这不仅仅是张亚东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环境如此。

这些年他不断的作为评委,去参加各式各样的节目。

许知远问道他

“因为你这些年也不断做评委,参加这种节目,这些年轻一代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普遍性是什么?”


张亚东的回答,确实有点让我颠覆以往他在综艺节目里的形象。

他说的很温和,但表达的内容却很锋利。

“创作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我有时候在当下看不见这个人,每个人都不爱自己,忽略自己。”


我们都明白,现在大部分音乐所谓的个性化、创新、实验都是浮于表面的,其实又很少人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但我们在沿用前人留下的音乐框架时,能否可以更加个人化。

张亚东接着反问:

“你的音乐跟自己有关吗?”


阿黛尔可以写自己失恋的故事,大卫鲍伊可以让音乐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们需要从音乐中感知到创作者,而很显然有些乐队只是浮于表面,如果深挖其实是没有任何内容的。

“有的人表达的那个东西,在我看来它不成立,所以我已经就排斥了。”


如果是为了某种概念或者风格去写歌,这很显然是没有价值的。

因为你已经脱离了自己,已经逐渐变得不真实。

如果不是这次采访,我们或许永远都不知道他对一部分年轻乐队,究竟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还记得上一季《乐夏》录制过程中,因为当时一位专业乐迷沉溺于黑撒接地气的歌词,而忽略了本身的音乐性,使得张亚东当场发飙。


在视频中他愤怒的说道:

“对于我来说这首歌非常一般,完全没有听的必要。”

“不要说什么大象爱大象,蚂蚁爱蚂蚁,音乐就是音乐,音乐有它自身的美。”

如果一首作品仅仅是歌词动人,我们并不能称之它为好音乐。

不是说歌词不重要,而是希望更多人注重音。

音乐是有门槛,而且是需要从作品中看到创作者本身的。

而此言论一出,网上吵成了一锅粥。

有的人支持他,而有的人觉得他所说的就是放屁。

张亚东作为一个长期在幕后的制作人,头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那一次之后,张亚东似乎变了,在节目中很明显温和了许多,很少与人争辩。

变得不敢随意发表个人看法,没有棱角,不锋利了。

其实对于每首歌的好坏,他心里有明确标准,只是不想说罢了。

为什么不说呢?

他也有他的顾虑。



他的顾虑包含两个原因。

首先,张亚东其实是一位害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即使自己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观点,也不愿直接说出来,而是选择闭口不语或者用这特别好一笑而过


看的出,他是一位比较悲观的人。

害怕为别人提出建议时,却最终遭到对方猜疑,认为自己是不怀好意的。

“也许他们认为,你这样才是不怀好意的。”


在我看来,“怕别人不认可自己”只是表面,这更像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而且,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在为“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做平衡。

在采访中,张亚东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很缺乏安全感,需要赚很多钱钱来满足自己。

“我是可以活在物质里的,我觉得爽。”


这句话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

作为一名音乐人赚钱不仅要满足日常开销,更重要的是需要养活自己的职业。

但在张亚东心里,时常会因为“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而形成自我拉扯。

随后,张亚东提起上一季与高晓松的谈话内容。


“高晓松在那说,我不缺钱呀。”

“我也不明白为啥,就是还是要这么拼命去赚钱。”

大家都有追求物质的欲望,张亚东和高晓松也是人,所以并不奇怪。

打一个比方,在不算任何录音设备的价格的情况下,一把专业演出级别的电吉他,至少就需要2万块。

而且像他这种制作人,可不是买一把吉他这么简单,赚钱是必然的。

参加综艺节目抛去情怀,还能为了什么?

既然收了钱,也没必要那么较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

而且他在节目中也会给优秀的乐队一些正面评价,并且还可以深度分析他们的作品。


观众也可以通过这些评价,学习到很多关于音乐的小知识,从层面提高了大家的鉴赏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类似于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没必要说出口。

可见张亚东真的是太难了,熬完整整第一季,还要继续熬第二季。

最近几期,我没有听到他任何犀利的点评。

以前我对他还抱有期待,直到看到这期《十三邀》,我也就是真的能理解他的无奈了。



我们总说,现在的音乐大不如以前了,我们怀念那个黄金时代。

这是事实,经典毕竟就是经典。

我们可以想像,当今《乐夏2》的所有乐队中,有哪种风格前人是没有玩过的。


朋克、金属、电子核、英式、后朋、电子……

第一段中我也讲到了,我们很难再去创造另外一种音乐的表达方式。

既然绝对的创新我们做不到,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在沿用别人玩过的风格的同时,考虑到自己的作品内容呢?

好歹,让我们明白,你写的东西并不是虚的,而是真正可以反映出你内心世界的音乐吧。

这个问题,和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今的时代,我们接收的信息都是碎片式的,缺少一种完整的自我叙事性。


这就直接导致很多乐队的创作都是浮于表面的、经不起时间沉淀的。

这就像现在,经常会横空出世很多音乐人,作品极其粗糙。

旋律套路、歌词更是不知所云。

最重要的是还特别火……

这不是闹吗?

上述所说的具体指哪些歌,在这里我就不说了,相信各位都会有答案。

现在音乐的门槛越来越低,会弹首《小星星》的都说自己是音乐人……

说到这里,我忽然可以体会到张亚东的悲哀了。

对现在音乐圈而感到无奈,甚至绝望。


张亚东是热爱音乐的,看着他依然为了音乐市场的进步而努力,真的很心疼。

他发自内心的说:

“如果音乐想要通过我做一些什么样的表达,我荣幸之至。”

人是无法超越音乐的,相反音乐可以把人当成载体来表现出它最美好的一面。

张亚东在音乐中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脆弱、无奈。

他甚至对许知远说

“我一天都没做过自己。”


他既要追求物质又要追求艺术,这二者始终在他内心撕扯,就导致他无法做自己。

也就是这样的心理,导致他面对很多不怎么样的歌,只能说出那三个字:

“特别好。”





海马 | 策划
海马 | 撰文
滚君 | 排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