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教学典型案例《园林植物》课程——侯可雷老师

创意设计学院 日职创意设计系 2022-06-09

课程教学典型案例

《园林植物》课程——侯可雷老师



教师简介


侯可雷创意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方向负责人,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纳森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负责人。主讲《园林植物》、《园林景观施工》、《园林工程材料》等课程。



《园林植物》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方向的岗位导向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植物景观设计、植物种植施工等岗位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目标是同学们能熟练识别常见园林植物,并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课程各模块内容采用“教师布置调查任务(有针对性的树种或花卉)——学生实地调查、识别(校园、植物园、银河公园)——学生整理汇报(PPT)——教师纠错补充——学生完善”的授课过程。

本节课主要讲授常见乔木树种的种类与识别,采用“课前任务布置—学生PPT汇报—纠错—学生整改完善”四个阶段来组织课堂。




授 课 特 色



一、实地考察纳入课堂教学,任务导向,学习目标明确

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各组同学将实践课调查结果(常见乔木)精心准备PPT,整理所调查乔木的识别特征、观赏特性和习性,以备汇报。

同学们实地考察


二、学生答辩,加深课程内容认知

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各组同学主动汇报、主动参与,汇报的组会得到6-10分的奖励。本次课程由2组同学利用PPT汇报自己的调查成果,内容重点包括每组同学所调查的各乔木的识别特征及方法、观赏特性、生态习性以及园林用途。学生汇报既是对实地调查的汇总与整理,又是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对同学们公众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同学们汇报调查结果


三、及时纠错,查缺补漏

汇报结束后,同学提出各组在汇报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大家讲解解惑。由于常见植物种类繁多,个别同属的种类非常类似,给同学们带来困扰。老师通过图片对比,或实物(叶、果、花)直观描述,让同学们加深理解。既纠正了同学们在认知方面的错误,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还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教师辅助


四、学生完善课件,做好笔记,夯实完善学习内容

同学们根据教师意见将调查成果(PPT)加以完善并妥善保留,为后续植物景观配置课程提供笔记资料;同时鼓励发挥同学专业特长,将笔记力争做得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学生笔记



特色创新


1

重视学生思想引导,在授课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如在讲解玉兰、海棠等植物时,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激发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悄然播种进学生心田。

2

理论联系实际,将实地考察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直观、感性的认知中,汇报、答疑、讲解等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园林植物的认知,更夯实了后期园林植物设计项目的基础。

3

注重细节,授课教师将细心细致发挥到极致,必将对细节的重视深入到方方面面。如因本堂课是植物园林认知,教师担心学生在认知中出现偏差,特意在讲师讲解环节,借助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将园林植物的整体、局部及各个细节都加以展示和呈现,并耐心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避免了知识黑洞的出现。

4

着眼于职业能力提升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及特点,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能力提升,大胆创新,形成了实地考察——汇报梳理——讲解深化——整理巩固为一体的闭环式教学,有效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采用任务、抽奖(课程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配合度参与度高。



教学反思


1

由于该课程开设于秋季,而很大部分植物开花是在春、夏,这就造成了我们不能在课堂上对于这一重要观赏特性的认识。后面积极完善网络课程,上传植物在一年四季呈现的不同物候,帮助同学们更直观、更有效地学习。

2

目前出版的《园林植物》教材往往同时涵盖着南方植物和北方植物,多而杂,很不实用,后面积极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以北方常用园林植物为主,突出实用性。

文章来源:创意设计学院督导组

END

编辑:徐丽

核稿:丁莹莹

终审:李德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