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鲟灭绝:别让迟来的拯救成为遗憾|九派时评

鱼也 九派评论 2024-06-28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鱼也


作为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水中老虎”白鲟的灭绝,更说明了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江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宝贵水域,集纳了生态治理的典型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濒危生物的灾难性影响是不可逆的,别让迟来的拯救成为遗憾,白鲟的灭绝,更让我们当前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有了紧迫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野外灭绝。全球范围内,裸腹鲟多瑙河种群灭绝。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

图片来源:网络

IUCN更新濒危物种名录只是一个标志,其实白鲟的生存状态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走向万劫不复。


2020年伊始,白鲟灭绝就引起了巨大关注。著名鲟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作为通讯作者,其弟子张辉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其中说明,预计早在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便已灭绝。


1984年,危起伟博士第一次见到白鲟是在葛洲坝:一尾大白鲟在坝下撞烂了脑袋被人们捞上岸。到1994年,这十年间危起伟博士先后救护过4尾被困的活体白鲟。最终,只有一尾成功救活,被放归长江。


白鲟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3年1月23日左右,地点位于四川宜宾南溪江段。这尾白鲟在安装了超声波跟踪器放归长江后,因追踪它的快艇触礁造成故障,信号丢失,白鲟最终不知所踪。直至今日,科研人员再没有发现过白鲟,也没有人工养殖的个体。


此前提到的论文指出,鱼类群落对多种人类威胁表现出滞后反映。研究表明,拯救白鲟的关键时间为1993年(即其功能性灭绝之前)或至少在2005年(估计灭绝年份)之前。遗憾的是,所有实质性的救援工作(包括产卵场的水声和试捕检查、人工雌鱼发育技术研究等)都是在2006年以后进行的,此时已经来不及阻止物种灭绝。论文中写道,“虽然对一些物种来说,保护的机会之窗可能已经关闭,但对那些仍然坚持生存的物种来说,抓住剩余的机会非常重要。”


作为一种大型洄游鱼类,白鲟于每年清明节前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溯游至宜宾江段和四川省江安县江段产卵,幼鲟孵化后再集群往河流下游迁移。白鲟的怀卵量很大,体重35千克的个体怀卵量便可达到20万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白鲟的年捕获总量达到25吨左右。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以及大型水坝建设,给鲟鱼的生存造成极大挑战。一方面,横亘江面的水坝阻挡了白鲟、中华鲟、鲥鱼等鱼类的洄游产卵路线,大大缩减了产卵场的面积;另一方面,水坝蓄水等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温、水深等长江水文条件,进而对洄游鱼类的性腺发育等与产卵有关的体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率先提出改当前的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2021年1月1日,来自科学界的这一呼吁被采纳后正式实施。近年来,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国家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我们期待在多种保护和治理措施之下,能还这些珍稀生物一片净土,留住长江中珍贵的生灵。


作为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水中老虎”白鲟的灭绝,更说明了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江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宝贵水域,集纳了生态治理的典型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濒危生物的灾难性影响是不可逆的,别让迟来的拯救成为遗憾,白鲟的灭绝,更让我们当前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有了紧迫感。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往期推荐01  通过完善立法,让政府采购的政策作用充分释放|九派时评
02
  婴儿被丢进垃圾桶,没有人是生而配做父母|九派时评
03
  烈士遗物曲径归故里,钩沉我与一支英雄部队的历史|九派时评


九 派 新 闻

出品编辑  鱼也


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