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大党代表刘秀祥:忘掉“背母上大学”是人生大气象|九派时评

易国祥 九派评论 2024-06-28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国祥 


忘掉“背母上大学”,当然不是绝对不提过去的贫困、艰辛甚至苦难,更不意味着需要忘记过去。回忆往昔并诉说过去的种种不易,属于人之常情。传达一种经历风雨和坎坷的真切感受,会让人更加珍惜当下。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动机与心态来“忆往昔”。

                                                                      

“希望大家忘掉那个背母上大学的我,我现在只是一名大山深处的普通教师。“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在党代表通道上对众多媒体说。

 

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在课上辅导学生(2022年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去年,一位教授以曾经的博士论文披露了自己当年靠长兄砸铁卖锅支持自己求学的经历;另有一篇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帖,记录了自己在贫困中的生存、求学和成长过程。前者表达了“寸䓍心”要报“三春晖”,后者誓言要用相应的德行回馈多方资助。记得这两条新闻的,大概都不会忘了他们对当年贫困与艰辛叙述得具体而真实、动情而生动。不少读者无不沉浸在他们的”贫困与艰辛“之中,洒下同情与怜悯的泪水。

 
然而,站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的刘秀祥,脸上写满阳光,目光充满自信,他对心酸的过去述说点到为止,“我的成长道路特殊一些”,简洁、从容。你完全看不出当年四岁丧父的他,一边上学一边照顾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并背着母亲远赴山东上大学的那份艰辛与苦楚。他诚恳地请大家忘掉那个“背母上大学”的自己,他的情怀、他的追求,让大家对他本人对他的事业充满期待。

 
忘掉“背母上大学”,当然不是绝对不提过去的贫困、艰辛甚至苦难,更不意味着需要忘记过去。回忆往昔并诉说过去的种种不易,属于人之常情。传达一种经历风雨和坎坷的真切感受,会让人更加珍惜当下。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动机与心态来“忆往昔”。

 
如果是为了放大自己的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来显示自己成功的难度和价值,让别人更重视和仰视自己,那么,这无疑是滑向了精神层面的乞讨,这样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脱贫”。如果由贫困、艰辛和苦难,激发出种种不满和仇恨,那可能永远找不到自我的正确存在。

 
刘秀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之后,想到同在深度贫困县的大山里的孩子们仍然不懂为什么要读书。为此他也讲自己的过去,不过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导孩子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自己艰辛求学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他辞去毕业后获得的年薪55万元工作,回到大山里助学走乡村,帮助1800多位孩子重新回校,牵线资助贫困生4200多人;十年来随着家乡脱贫农村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让作为教师的刘秀祥对乡村教育无限憧憬,希望大山也可以成为教育高地。

 
他之所以能够出席二十大,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过去有多艰辛,现在有多成功,更是因为他能够“痛苦着别人的痛苦”,还能够“幸福着别人的幸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扫清别人的迷茫,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成就山里孩子的未来人生。他的心愿既具体又宏大:他要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

 
很多人无法回避贫困、艰辛和苦难,也有很多人能够战胜贫困、艰辛和苦难,唯有像刘秀祥这样的人,不仅挣脱了贫穷的限制,而且战胜了艰辛,超越了苦难,一如继往地向着光明的未来,获得了精神世界的丰盈。虽然他回到了大山深处,虽然他不赞成充当“寒门贵子”,执着于乡村教育事业,但忘掉“背母上大学”,在看似小的格局里,呈现的却是他的人生大气象。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往期推荐01 解码人口规模空前的现代化,相当于3个欧盟或4个美国
02
  #走自己的路#从有书读到读好书,张桂梅的新梦想如何实现?丨九派时评
03
  说“一声战友大于天”,为何让人热泪盈眶|九派时评


九 派 新 闻

出品编辑  木姗


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