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正美好的婚礼,应是两代人的“双向奔赴”丨九派时评

易国祥 九派评论 2024-06-27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国祥


追求幸福圆满的婚礼,理应兼顾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春节办婚礼,喜上加喜;仪式移风易俗,好事更接地气。《坚持“三无婚礼”,是年轻人主导自己人生的开始》一文主张的新婚俗,给龙年春节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个性化、小而精、自主设计的“三无婚礼”开始流行。没车队接亲,没伴郎伴娘,没煽情催泪的环节……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大家认为极简婚礼要提倡,旧俗之风不可长。



在众多留言中,“真正美好的婚礼,就应该是取悦新人的,而不是让自己痛苦,取悦别人”,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很多赞赏。但是笔者以为此论有点过猛,一场好的婚礼不应该是“取悦新人”与“取悦别人”的对立,它本该是新人与家长的一次“双向奔赴”。


在这篇倡导现代婚礼的文章中,“无煽情催泪”将婚礼中展示新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或双方父母对儿女养育之恩的回顾,疑似进行了负面定义;而在介绍“三无婚礼”之后,似乎也对婚礼“甚至不请长辈”的做法予以默认和肯定。


然而,重温爱情、回顾成长、感恩父母,本来就应该是婚礼的应有之意。现实中,这个环节做得好,会形成婚礼的一个高潮,会成为新人和亲友的经典记忆,把这说成是“煽情催泪”似乎有些矮化高尚。至于“不请长辈”,虽说并没有界定不包括双方父母,我们不妨问问看,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办一个没有父母在现场见证和祝福的婚礼呢?


文章还说,“现代意义的婚礼,不再是传统的男娶女嫁,不再是两个家庭捆绑的结合,而是两个人走出原来家庭,重新组合新的家庭。”“两个家庭捆绑”的说法,继续把两个新人的结合与两个原来的家庭联姻关系对立起来,这既不是现实情况,也不一定代表年轻人的主流想法。


有这样一个说法,幸福的人一生要“结三次婚”:第一次是两个相爱的人结婚;第二次是与对方的习惯结婚;第三次是与对方的家庭和背景结婚。尤其是“独生子女”和“少子女”一代,说两个人结合就意味与原来家庭“脱钩”,这很难说不是在导向和鼓励“断亲”。


跟帖中有个婚礼别具一格:“我们一家三口,打了个的去亲家,两家人汇合聊了会天,亲家两口子加我太太去儿媳妇外婆家接外公外婆,我和儿子儿媳,还有媳妇的闺蜜乘朋友的车去区行政中心,到那儿领证、拍照,等全家人到齐,两孩子宣誓,全家人合影。回到家穿上新人装,给长辈敬茶,改口叫爸妈,我们送上红包祝福。最后,一家九人在饭店吃个午餐。”


这个婚礼既坚持了极简、节约,又保留了必要的程序与礼数。最可贵的是,两个新人婚礼的新潮,得到长辈们的理解和支持,又给两家三代人带来幸福快乐。这样的婚礼值得点赞。


反对和改变当前婚礼中的陋习旧俗,主要是指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礼金走高、庸俗低级、封建迷信和繁文缛节,而不应该全盘否定婚俗中的传统文化。且不说中式婚礼中很多细节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单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一场婚礼办下来,亲人不和,圆满何在?年轻人选择和主导自己的婚礼应该得到尊重与支持,但不应该抛下父母。现代科技生活还要“适老”,我们的婚礼就一定要以“不取悦父母”为理所当然吗?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追求幸福圆满的婚礼,理应兼顾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协调好两代人在共同目标下的不同理念与价值选择,让两代人双向奔赴,让婚姻获得父母的祝福,同时,新的社会风尚亦会水到渠成。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往期推荐01  网红扎堆直播割麦:苦难不应沦为自我感动的陪衬丨九派时评
02
   坚持极限思维,“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九派时评
03
   掘地万米靠自己,关键核心技术是硬道理丨九派时评


九 派 新 闻

出品编辑  白藏


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