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角度 | 看过那么多经典港片,但你真的了解香港建筑吗?
大多数人的童年记忆里,即便不懂粤语,也会多多少少看过一两部香港电影或电视剧,记住一两句经典对白和场景。然而,我们对香港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最近,一个名叫Brandon Li 的酷酷歪果仁小哥,用微单拍摄了7分钟的短片——《壮美香港》(Hong Kong Strong),在著名视频网站Vimeo上,被点击超过136,000次!
这部属于香港的《Hong Kong Strong》,向世人展示了不被留意的香港生活细节,震撼又壮美,秒杀官方宣传片。
港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他们也爱搓麻将……
如同万花筒变幻般,
一幕幕香港生活场景自然流露。香港摩肩接踵的人潮,
也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街头练习舞狮技巧的年轻人,让人依稀想到从前峥嵘香港岁月。
港剧里也时常透露出,在香港买房对于普通的打工族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而申请到公营住宅(公屋),成为了多数人摆脱蜗居的梦想。
《HongKong Strong》里拍到的这栋圆形建筑,是香港十分有名的公屋。 在香港,公共住宅多被称为“邨”,其实这是“村”的异体字,指的是香港为低收入者设立的出租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由香港政府提供土地,再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来筹建“屋邨”。 1953年,深水埗的一场大火使58,203名灾民无家可归,当时政府为安置他们原址重建的徙置大厦,就是公屋的缘起。
当时的徙置大厦没有独立厕所或厨房,就像国内的筒子楼。
公屋在顶层则设有天台小学,方便住在徙置区的儿童上学。后来,政府不断加建学校,天台小学被淘汰,并改建为社区中心等公共设施。
对于多数香港人来说,屋邨承载着他们的回忆。长长的走廊、每户门前的铁闸、在走廊和大堂游玩的孩童还有友爱和睦的邻里,是一种屋邨特色。
例如最早的有双塔式大厦、工字型大厦、十字型大厦,到后来有非标准设计的大厦。
励德邨落成的时候就因为租金高昂而出名,直到现在它还是游客热衷打卡之地,也是因为它是香港唯一的“圆筒形廉租屋大厦”。
励德邨共分三栋,“励洁楼”、“德全楼”和“邨荣楼”,由两栋双圆环建筑和一栋长方形建筑组成。
三栋屋邨分成两期兴建。第一期的邨荣楼,于1975年5月落成。第二期的励洁楼和德全楼,于1976年初落成。
看到它的平面图,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加上圆形的平面,其实空间并不好用。
但是它已经称得上是一个高级屋邨,因为从这里可以欣赏到维多利亚港的美景。
还与虎豹别墅为邻,已经值回海景房的票价。
现在的它,已经成为了游客的拍摄胜地。有人形容,从屋邨的顶楼向下看中庭,或是从底层的中庭抬头看楼顶,都有一种盗梦空间的眩晕感。
励德邨也曾翻修过,屋顶天台成为了公屋居民的健身好去处。
带有年代感的栏杆,也勾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回忆。
如今,仍有超过7,000名香港居民,生活在这两座奇迹般的圆环状大厦及附属方形楼中。
所以游客参观都需要十分小心,避免打扰到居民生活。
对外人来说,这里就是个深不见底的大井,弥漫着生活的气味。很多小小的住户之梦在井间氤氲,上升,漫出井口。 公屋一直作为港人的梦,也圆了很多人的梦。
香港人对公共屋邨的感情至深,甚至专门为它建了个“博物馆”——美荷楼(Mei Ho House)。 它位于深水埗石硖尾,是香港青年旅舍协会在美荷楼原址所设立的私营民间博物馆。 作为第一代公共屋邨,美荷楼是二级历史建筑物,现成为美荷楼生活馆,向大众展现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百态、居住环境及社会文化。
到现在为止,它是仅存的H型大厦。
改造前的美荷楼
现在的美荷楼,改造成青年旅舍后,轻快活泼了许多。昔日的房间成为新的双人房、家庭房。
老屋得以焕发新活力。
充满屋邨回忆的铁闸得以保留。
它的底层,作为生活体验馆,向人们展示了美荷楼的发展历史,重现了当代人民的生活。
透过怀旧收藏品及大型黑白历史照片,将旧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一幕一幕重现眼前。
而大院的活力也以新的元素被点缀,延续了公共空间的活力。
这种修旧留旧的情怀,折射了港人对屋邨的情怀,不失为一种活化旧建筑的好方法。 写起了香港是因为马小良对这个地方有莫名的好感,它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节奏,却总是坚持表达着一种港人精神。石屎森林,这个称呼在马小良看来,不一定带有褒贬,是包含着无奈的客观描述。不过对于香港,不管是飞速发展建设中的新楼,还是这些极有人情味的老屋,都是十分值得看一看的地方。 最后送上几张香港巨厦间的仰视所见:
就像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简单愿望,希望所有人都能在高楼大厦间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最后送上短视频老司机的香港印象——《HongKong Strong》,你能在这里看到一个真实的香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01nwt7l6&width=500&height=375&auto=0
精选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