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特殊的清明节,这些事儿可以讲给孩子听!

重庆教育 2020-09-0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饱含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绵长人文精神。“祭如在”,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以庄敬的态度缅怀先人,复活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古老文化基因。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有些地方不能像往年那样亲友相聚踏青扫墓,但在内心深处,先人的养育之恩会永远铭刻心间,不管用什么方式,同样都可以简朴庄严地表达对先辈的怀念。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走进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拂去墓碑上的尘土,表达后人对先烈的崇仰之情。因为今天的国泰民安,是几代人接续奋斗换来的,每一个为之付出的先辈,都值得我们深情缅怀,这种超越血缘亲情缅怀,就是一种家国情怀。我们缅怀倒在枪林弹雨中的先烈,也缅怀着和平年代里守护我们生命财产安全、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当代英雄。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为挽救更多的感染者,为更好防控疫情蔓延,有的医护人员和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人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没有他们的巨大付出,病毒就会威胁我们更多人的生命;就在几天前,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牺牲在扑火现场,他们的逝去,又为这个清明节增添了一份沉重……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已经评定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首批烈士,让我们向当代英雄表达至高敬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流行语告诉我们,你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用血肉之躯,把黑暗挡在身后,更有人在用毕生心血,为你创造着光明。今年的清明祭,我们特别缅怀和致敬在过去一年里离我们而去的杰出教育人卢永根、李吉林、段正澄、卫兴华、宁津生、徐中玉、丁石孙、何家庆、张涌涛、高至凡,这些报时代以歌的师者,就是为我们创造光明的人。他们虽然走过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取得了各自不同的了不起的成就,他们共同的选择,就是都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把自己的人生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教育强国努力奋斗。他们堪称新时代师者的楷模,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回望过去,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那些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那些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那些在和平年代为共和国的建设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他们那种堪称家国精魂和民族坐标的“英雄气”,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荣光。


追慕英烈们的“天地英雄气”,是为了更好凝聚力量,接续奋斗。今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引领青年学生自觉追慕先辈和同时代的英烈那种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自觉担当的“天地英雄气”,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天,

这个特殊的清明节如何度过?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

从历史中、习俗中、文化中

找寻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清明·由来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今天,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

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这一习俗从唐朝开始盛行

相传至今

人们铲除杂草,放上供品

于坟前上香祷祝

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

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

各地为规避感染风险

纷纷暂停公祭、江祭、骨灰撒散

等群体性公祭活动

鲜花祭扫、“云祭祀”、居家追思等

开启了文明祭祀新风尚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

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

编成帽子、插在门楣、屋檐

古人折柳寄托哀思

人们也相信插柳可以辟邪


植树


古有农谚

“植树造林,莫过春明”

清明时节,春雨纷纷

正是树苗生长发芽的好时机

因此,人们就有了清明植树的习惯

更有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

教民稼穑而“戴柳插柳”的民间雅俗



禁火


这个习俗来源于寒食节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

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

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此外

蹴鞠、踏青、打马球

都是清明的传统习俗


清明·诗词


清明节时

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

感慨尤多,灵感顿生

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今天,让我们一起在

诗词中找寻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文学


一幅帖: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公元107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被贬官黄州,困居三年。寒食清明之际,天连阴雨,心中充满悒郁、绝望、悲愤、寂寞,提笔写下两首诗并写成一幅长卷。因诗写的是寒食时节,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帖》。
清明寒食的特殊日子,唤起诗人心中强烈的情感波动。《黄州寒食帖》写法极为特殊,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帖字形各具形态,或大或小,极其随意,似乎毫不用心机,但这正是中国书法的最高意境。诗人的心境也借助笔墨宣泄而出,悲情四溢、起伏跌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饱含了苏轼真实情感的《黄州寒食帖》在我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清明·出行


每逢清明节,我们都要祭祀先人,缅怀祖先,踏青采风,欣赏春意。可2020年的清明节很特殊,比起外出,宅在家中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我们提倡“云祭扫,寄哀思;错峰出行,不扎堆”,而对于坚持外出祭拜的人,有以下提议——


做好防控措施,远离密集人群。

一定要戴好口罩,准备好各种消毒物品,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交流,最好不要外出聚餐,和家人聚会时要保持适当距离。


务必安全用火,杜绝消防隐患。

扫墓时谨记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不燃烧香烛纸宝、不燃放烟花炮竹。


做好基本的防火措施,不乱丢香烛、烟头,不随地弃置垃圾,以免引起森林火灾。


提倡网上祭扫,千里遥寄哀思。

目前,许多公墓已经停止现场祭扫活动,网上祭扫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网上祭扫更加方便,其形式更为多样,而且节约环保,在特殊时期可以杜绝许多安全隐患的发生。


防控病毒,人人有责,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以文明祭祀的方式追思先人,以实际行动支持防控工作。



在疫情影响下,

这个遥寄哀思、悼亡怀人的日子,

也因此有了一层格外沉重的特殊含义。

新冠病毒夺去很多人的生命,

让很多家庭痛失父母、爱人、子女。

更有一些医务工作者和抗疫工作人员,

为此而殉职牺牲。

那许许多多的面容和身影,

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初春。


我们为逝者点燃烛光,俯身鞠躬,

遥寄一份哀悼和思念。

在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英雄的逆行者背后,

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

是一段段有着欢笑泪水的故事,

他们的悲痛,他们的哀伤,

他们的抗争,他们的不屈,

都值得我们铭记。


清明既是寄托哀思的日子,

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

我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

迎候生命的生生不息。


作为生者的我们,

用心过好这得来不易的平常日子,

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


来源丨综合整理自中国教育报、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新华视界(ID:xinhuafoto)、人民日报(ID:rmrbwx)、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中国青年报(ID:zqbcyol)、超级父母(ID:edu809)、贵州教育发布(ID:guizhou_edu)、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



教育系统疫情防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