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分享丨“女儿作文只字未提父爱,爸爸气到变形”,为啥孩子会“忽视”你的付出?

重庆教育 2020-09-01


 “你必须给我强行写出来,爸爸的爱在哪里?”


近日,一段父亲“愤怒”控诉女儿的搞笑视频在网上火了。



让这位年轻的爸爸“气到变形”的原因,其实是女儿在作文中只歌颂妈妈的爱,却只字未提爸爸的爱。



面对这样的“区别待遇”,爸爸的情绪变得十分激动:



 他假装生气,像连珠炮似的“质问”女儿:


“你怎么长这么大的?你衣服哪来的?”

“你每次旅游去哪里?旅游怎么去的?你自己走过去的?”

“你充皮肤的钱哪来的?你每天喝牛奶,还有吃的哪来的?”

“房子哪来的?”



面对爸爸的“发难”,女儿只是笑嘻嘻地回答:


“你没有爱啊!”

“妈妈买的。”



爸爸显然有些“受伤”,要求她必须“强行写出爸爸的爱在哪里”。



父女俩的这段互动逗乐了许多网友,大家纷纷留言“心疼”这位不被重视的爸爸。



看得出来,视频中这对父女的感情很好:爸爸看似“生气”,实际上只是以此方式表达内心的小吃醋、小委屈;女儿在一旁笑得东倒西歪,丝毫没被爸爸夸张的“表演”吓到。


但为什么爸爸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却“看不到”他的爱呢?


像视频中的爸爸一样,很多父亲认为,自己努力赚钱就是爱孩子的表现,孩子平日里也一定能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


但小孩子没有钱的概念,只知道陪伴就是爱。


孩子不会想住着谁的房子,只记得是陪他在房子里玩的人。


孩子不会问买牛奶的钱从哪里来,只记得给他买牛奶的人。


孩子不会管买机票的钱从哪里来,只记得陪他一起去旅行的人。


如果视频中的爸爸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把问题换成:


“你刚买的新衣服是不是爸爸陪你挑的?”

“去年暑假旅游,是谁和你一起去的?”

“爸爸是不是经常陪你玩你最喜欢的游戏?”


当孩子回忆起有爸爸陪伴的快乐时光,就不用“强行”写出爸爸的爱了。




一位作家曾这么总结为人父亲的三重心境:


第一重,做之父,做之师。希望当全知全能的榜样,又希望孩子超越我们,责任心爆棚,却总累得慌。


第二重,做孩子的朋友。放下老爹的架子,反而能和孩子更好地沟通。但往往父亲和孩子说一百句,依然抵不过同龄人说的一句。


第三重,乐在其中的陪伴。明白自己要怎样的生活,然后与孩子一起玩耍,互为搭档,共同生活。


疫情期间,孩子宅在家里,吃喝拉撒睡、玩乐与上网课等,一定不只是妈妈的工作,爸爸的陪伴实在太重要了。


如何“陪伴”是一门艺术,希望美国漫画家Chris Grady的这组作品,能够为所有渴望成为称职爸爸的人提供一些“陪伴”灵感,从而收获美好的父子/父女关系。



当爹后,不断找回童真

不是大人陪孩子,是孩子陪大人


小时候,我总央求妈妈:“我想要跟大人一起坐。”


妈妈总会回我说:“你还没长大,去跟其他小孩玩吧。”



长大后,我的梦想成真,跟大人坐到了一起,喝酒聊天。他们说着无聊的话题,我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理着。


于是,我又忍不住跑回孩子那里,和他们玩游戏。



当爹后,不断找回了童真

用童真的方法,教孩子大道理


有一天,儿子看着超人的故事,对我说,“我也希望我有超能力。”



我便问他:“你看到路边那个垂头丧气、戴着丑帽子的人吗?”儿子点了点头。



然后我走上去,对着这个路人说,“嗨,你的帽子酷毙了,你带起来好帅!”


路人愣了愣,说,“哦……谢谢你啊。”



这时,我再让儿子看,“现在,看看那个人的表情,我们都有超能力。”


儿子忍不住喊出声来,“这真的太酷了!”



一起创造美好的回忆

愿意带着孩子做“危险”的事


我不理解一种做法。


当孩子捡起掉落的树枝时,有一种爸爸会马上说:“不,宝贝,这很危险,把它放下来!”



真是差劲的老爸。


可能当我陪儿子疯狂地玩着这些掉落的树枝时,对方也在心里偷偷地说我,“真是个差劲的老爸吧。”


但看着孩子开心的模样,我坚信自己是对的。



一起创造美好的回忆

陪伴孩子,感受生命的真谛


儿子问我,“爸爸,这棵树是在睡觉吗?”


我回答说,“不,它死了。”



儿子忍不住说,“啊……”


我便回应他,“没事的,死亡不是糟糕的事。看,大树死了之后,他们的根还会给土壤补给营养。”



“就连虫子,也可以靠吃树上的蛀虫维持生命。还有,看看这里,蘑菇和青苔是新生命的预兆。”



“最棒的是,这些树枝还可以拿来做激光剑!”


于是,我们俩拿着树枝,开心地追逐打闹。



父爱是有期限的

给孩子自由和最好的品质


当儿子还小的时候,我希望他当宇航员、律师:



然后,我们的期望越变越小……最后,我们只希望孩子快乐,善良,友好地对待他人。



父爱是有期限的

珍惜孩子的每一次“邀请”


有一天我意识到,当儿子问我,“爸爸,你可以来跟我玩吗?”


我习惯性地会回复他说,“对不起,我好忙。”



然后我算了一下,2085天后,他成年,就不会想跟我在一起了。



父爱是有期限的

“陪伴”不只是属于孩子,别忘了她


还有一点,我始终铭记于心,那就是,走过漫长岁月,孩子终将离开我。



陪在我身边的,依然是我最爱的伴侣。



爸爸,不要让物质代替陪伴,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和伴侣,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你的爱!

来源丨首都教育


教育系统疫情防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