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组织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研学猫关注我哦~
来源:教育部
编辑:韦幺白
2777字 | 7分钟阅读
7月2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的《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781号(教育类32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在答复函中,教育部提到,下一步,教育部将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织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持续优化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设置,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在各种学农类实践体验中提升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答复全文如下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3781号
(教育类328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材提案〔2021〕16号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开展学农类实践课程的要求,在中央文件中已明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其中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意见》明确提出大中小学设置劳动必修课,劳动课重点落实三类劳动内容。
为指导学校更好地落实《意见》,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进一步细化劳动课内容建议、实施途径等。考虑到全国各地差异,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增强劳动育人效果。
一、大中小学课程中有机融入学农实践相关内容
第一,中小学以科学、生物学、化学等课程为重点将学农类实践课程纳入学习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指导学生通过栽种盆栽植物等,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结构。初中生物学课程引导学生对草地、池塘、农田等开展研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化学课程让学生知道酸碱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历史课程讲授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让学生感受我国作为多种作物起源中心的自豪;地理课程通过讲授气候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引导学生按照“环保花盆”等设计方案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深化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增强环保意识。此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荐3-6年级开展“来之不易的粮食”主题活动,让学生调查了解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树立爱惜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第二,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教职成〔2021〕2号),对农林牧渔大类职业教育专业进行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设置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现代种业技术等专业;对接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新型农业经营、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等专业。目前,中职已设置种子生产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等30余个专业,高职专科已设置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等近50个专业,高职本科已设置现代种业技术、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等10余个专业。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积极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指导院校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完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与遴选工作,遴选公布“花卉生产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等一批农林牧渔相关领域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为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与服务。
第三,积极鼓励普通高校建设农学类课程。2020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有180余门优质的农学类课程入选,例如北京大学《生物演化》、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地质与生态学综合实习》等,其中有近半的课程是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使用。
二、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实践育人
《意见》提出,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三类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要求小学生初步体验种植、养殖等简单的生产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初中生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高中生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职业院校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普通高校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等,提高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多种劳动教育活动,丰富学农实践体验
会同农业农村部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在丰收节前后走进乡村田野,参与农事劳动体验。在全国范围内遴选96个县(区、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拓展实践场所。指导各地各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种植、饲养等劳动教育活动。农村学校可适当组织学生在农忙时节帮助家长开展农业生产劳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织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持续优化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设置,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在各种学农类实践体验中提升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7月21日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时强调:“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为更好地指导各地做好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治理工作,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时明确了“非学科”的范畴,即: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
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
全文阅读
👇👇👇
THE END
往期精彩
1+X 职业技能培训 | 课程设计 | 标准认证服务
科学实践活动 | 论坛会议 | 云课堂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