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研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研学从业者进行培训……政协委员这样对研学发展提建议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研学猫关注我哦~
编辑:韦幺白
1775字 | 5分钟阅读
今年的省两会上,“双减”、“研学"成了高频热词,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促进研学旅行产业的健康发展?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思考👇👇👇
现状
研学旅行是综合旅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通知以来,河南省的研学旅行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截止2020年年底,河南省共有研学旅行营地17个、基地207个、全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36个、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55个,研学旅行机构设计的课程2789节,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30节、特色课程20节,从业人员5491人、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人数941人,2020年接待研学旅行308万人次,收入近16亿元。
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吸引了1000多个不同类型的旅行组织、教育中介组织、社会组织纷纷介入研学旅行市场,而河南省的研学旅行还处在探索期,当前的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也还不够完善,行业仍面临着不少痛点。
同时国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出台“双减”政策后如何点亮学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有意义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日前,出席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负责人殷林如是说道。
△河南省政协委员、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负责人殷林
问题
一是学生安全问题。
在研学旅行每日的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的过程中都有出现安全风险的可能性,而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上级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面压力。
因此学校在是否要让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这个问题上踌躇不定。
二是“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问题。
目前,在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中,“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已经成为业界频繁存在的两种现象。“只游不学”导致研学旅行活动走马观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更谈不上探究。“只学不游”则导致学校过于强调学习,忽略了学生在兴趣、体验及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的连接。
三是缺乏深入、突出且引人入胜的探究课程设计问题。
当前,很多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都是由社会上的各种教育机构而来的,其中绝大部分的研学课程设计机构是旅行社转型。如果一个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缺乏对研学旅行深入、突出而引人入胜的探究主题设计等,就会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兴趣和自我驱动力,难以实现预想的课程效果。
四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者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问题。
研学旅行能够成功开展的核心是“人”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之下,最近短短几年就出现了蜂拥而至的众多从业者。
截止2020年年底,河南省共有研学旅行从业人员5491人、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人数941人,但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是被偌大的市场需求吸引转型而来,或许很多从业者都来不及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直接上阵了。
面对研学旅行这类大规模开展的普及性教育,如果这些实施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不能及时跟上,势必会成为影响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问题。
建议
一是建议省教育厅(主导)、省文旅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在全省遴选指定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地(营地)作为全省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地并将每学年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同时将研学旅行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二是建议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并组织全省的中小学生参加项目式研学旅行课程,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建议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组织对全省范围内的各中小学教师、研学旅行行业从业者等进行项目式研学旅行课程培训,培养更多掌握项目式研学旅行教育的优秀人才并纳入考核,为河南省研学旅行事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错过的往期
1+X 职业技能培训 | 课程设计 | 标准认证服务
科学实践活动 | 论坛会议 | 云课堂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