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个月438235条舆情,消保委调查曝光研学四大问题

研学猫
2024-09-02

 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研学猫关注我哦~

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编辑:韦幺白

4202字 | 10分钟阅读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江苏省研学旅行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研学旅行整体评价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研学旅行中存在“游而不学”,消费者认为涉嫌虚假宣传,出行食宿存隐忧,师资存疑等问题。一名体验员家的9岁孩子参加研学夏令营,午饭是自热米饭,有同学因为不会操作被热气烫到打翻饭盒,工作人员却指责学生弄脏地面。


根据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中心数据,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江苏全省“研学”相关舆情438235条,其中,消费维权舆情29867条,“清北学霸怒斥研学内幕”“研学团违规预约139人进北大收费150万”“研学游是教育还是生意”等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游而不学成“通病”,研学效果不达预期


超半数消费者选择研学旅行的目的在于强化实践经验和学习专业知识。但是从线上问卷消费者反馈以及体验式调查来看,研学旅行中“研”“学”失衡,游而不学问题显著,研学效果不达预期。线上调查中,48.5%的消费者认为名校、博物馆打卡教育效果不佳,34.3%的消费者认为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效果打折扣。


图:您认为当前研学旅行服务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体验调查中,一例博物馆研学活动样本中,整个研学活动以玩和做游戏为主,进入博物馆时,场馆的工作人员询问是否需要讲解,夏令营带队老师表示不需要,由自己介绍。但实际上讲解过于简单,只是提出问题让小学生按照文物样貌、造型等寻找对应答案记录,并且在午休时间让学生自己玩狼人杀游戏和炸弹熊扑克牌,没有带领小学生深入了解文物、场馆人文等知识,整个活动没有将游和学有机结合起来。


图:小学生正在抄写文物介绍


另一例名校研学游样本中,由学校统一组织委托旅行社开展研学活动,一天中安排三个活动地点,早上去南京博物院和中山陵,八点半开始参观,其中南京博物院只安排一个半小时且没有讲解员,时间非常紧凑,走马观花打卡游览。下午进名校也没有安排校园参观,只是开展了讲座活动,“游学分离”,孩子收获有限。


深度访谈中,南京樊女士表示,暑期报了从南京到新疆的亲子研学游旅行团,人均花费一万五千元左右,价格比普通旅游团贵了不少,但是实际体验后发现和普通的旅游团并没有区别,几乎没有研学活动,导游讲解非常少,而且在当地转换景点还需要晚上乘坐硬卧火车,并不适合小朋友。


问题二:研学体验质价不符,涉嫌虚假宣传


研学旅行收费常常被吐槽比普通的旅行花费贵,线上调查发现本人或家人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受访者中,超四成表示研学费用标准超过每人每天500元。问及研学机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近一半(49%)的消费者反映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情况;45.3%的消费者认为存在收费明细不清的问题;也有消费者反映存在定价随意、缺乏统一标准,附加项目随意加价和二次收费等问题。


图:受访者认为研学旅行收费存在乱象(多选)


消费者对价格的不认可,具体而言是认为研学服务质价不符,部分消费者认为涉嫌虚假宣传。线上问卷显示,37.4%的受访者认为研学机构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参加过研学旅行受访者中,43.6%的受访者表示住宿降级,与宣传不符,35%的受访者认为实际餐饮不符合用餐标准。行程缩水,宣传的重要行程没有实现和随行老师资质与宣传不符分别占比达30.1%、22.6%;还有11.1%的受访者认为知识讲解照本宣科、效果差。


图:受访者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过虚假宣传情形(多选)


深度访谈中,消费者称花费了18800元为孩子报名2023年暑期中马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活动为期6天。该活动宣传时特色包括一带一路、足球魅力、国际交流,行程中也写明将参访亚足联、使领馆代表颁发证书,称有机会探访使领馆、和代表对话,然而实际上却在活动前一晚临时告知参访亚足联行程取消,更换成城市书院的行程;颁发证书环节只是观看了宣传片,并未面对面交流,同样的活动后一批次人员探访了使领馆并与代表对话。该女士称就是冲着宣传的卖点报名的,却临时通知家长取消,整个活动花费昂贵却没有体验到宣传亮点,名不副实。


图:活动介绍及聊天截图


投诉案例:消费者投诉称其为孩子报名了镇江一旅行社的夏令营活动。旅行社承诺行程3天,包括农耕农作、无人机学习实践、真人CS以及钓龙虾等活动。配套正餐10菜一汤,每4-5名学员配备一名生活老师,并会对孩子进行军事化管理。但是孩子实际体验中,正餐餐饮只有承诺的一半,住的是集装箱改装的房子,约定的项目几乎都没有,生活老师也没有按照约定配备,孩子在夏令营期间存在行李乱放、睡懒觉不刷牙等现象。


投诉案例:消费者投诉称给家里孩子报名了南京一夏令营的活动,价格4500元,时间是7月3日-7月16日,一共14天的课程。宣传手册上有很多的体验的项目,包含消防知识,实战演练,急救方面知识等。但是后续商家告知温度太高,怕孩子中暑,提供的都是在房间的课程。消费者认为商家宣传和实际不符。


问题三:安全措施不到位,出行食宿存隐忧


安全问题在旅游消费特别是关涉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中至关重要。问卷数据显示,有近两成(17.8%)的消费者认为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不到位。


在受访者遭遇的安全问题中,研学项目与学员年龄不适配问题最突出,占比高达46.3%;其次近五成(45.6%)受访者遇到过随行工作人员未经医疗或应急培训情形;还有35.1%的受访者发现旅行产品或场地存在安全风险;出行前没有进行安全提示或警示、没有购买保险的占比分别是29.6%、19.1%;还有10.3%的受访者遇到过合同中单方免除组织方安全责任的问题。


图:受访者在研学旅行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多选)


问卷调查中,消费者对安全问题的期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9.5%的消费者提出“合同明示注意事项和要求”,41.4%的消费者认为应当“购买保险”,41.3%的消费者表示要“充分评估旅游活动风险”,38.7%的消费者认为需要“配齐随队老师、医护人员”,24.6%的消费者提出“运用定位等现代化手段监测”,13%的消费者认为应当“对随行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应急医疗培训”。


图:您希望如何保障研学旅行安全(多选)


深度访谈中,7位包含小学、初中、高中的在校任职老师都强调安全问题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列举如下:


图:在校老师对研学游安全问题的观点


体验调查中,南京一夏令营安排小学生中午吃自热米饭,在示范之后让小学生自己操作,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由于没有就餐地方,小学生或蹲或趴在路边台子上吃饭,小体验员看到有同学因为不会操作被热气烫到,打翻了饭盒,当时夏令营工作人员还指责学生弄脏地面。另一多次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反映,由于今年暑假比往年人多,就出现了随队老师照顾不到位、讲解听不清的情形。


图:南京一夏令营安排小学生吃自热米饭


投诉案例:消费者投诉称,其为孩子报名参加一拓展培训基地夏令营活动,付款3680元,但是孩子在夏令营活动中摔断手臂,消费者认为该基地没有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问题四:研学师资存疑,导师行为待规范


研学旅行能否让孩子游有所得、学有所用,也取决于研学旅行的导师或带队老师是否专业。线上问卷显示,23.6%的受访者认为研学导师专业性待提升。针对研学旅行如何改进的问题,超过四成受访者希望建设专业优质研学导师队伍。


图:当前研学机构主要存在问题(多选)


深度访谈和体验调查中,均有小体验员反映研学导师或带队老师态度差、缺乏专业性。深度访谈中,有受访小学生反映在研学活动中,老师带有个人情绪,对学生比较凶,影响活动进行。体验调查中,带队老师1人管理7个学生,出现学生走散掉队、集合延迟等情况,工作人员态度差、较为严肃,会斥责、轻微打骂学生。


此外,深度访谈中,有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暑假期间,部分机构会聘请大学生兼职人员作为助教老师、生活老师或者带队老师提供服务,因此,老师的责任心和专业性难以评判。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研学指导师的资质尚未有统一的规定,市面上也存在不同的发证机构,例如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鉴定中心颁发的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中央电教馆颁发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在线学习证书、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颁发的研学导师和亲子研学指导师证书。深度访谈中有业内人士表示还存在花几百元买证书的情况,消费者很难辨别导师资质和水平,导致研学导师队伍参差不齐。


舆情案例:一消费者发文称,今年5月为孩子报名了研学旅行,人均4500块左右,不含路费,只包括在北京的行程。期间行程非常赶,孩子被要求凌晨2点起床,看完升旗后躺在广场睡觉,后排学员甚至不知道升旗仪式已经结束。研学旅行还包括故宫、长城等行程,每个地方就一个多小时,带队老师讲解内容比较少,且用小蜜蜂扩音效果不佳,孩子听不清。为了突出研学性质,机构只发了两张纸的作业让孩子填空。


原因分析


(一)课程缺乏目标、可操作性不强是游学分离主要原因


当被问及目前市面上“只游不学”“只学不游”的原因时,接近一半(46.4%)受访者认为研学旅行缺乏明确目标,可操作性不强;还有43.7%的受访者认为部分学校安排不到位,34.7%的受访者认为组织机构缺乏经验;认为研学课程设计不科学、教育功能缺失的占比31.5%;认为研学导师不专业的占比21.7%,认为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的占比10.1%。


图:您认为目前市面上“只游不学”“只学不游”的原因(多选)


(二)主体多样化导致市场难规范


研学旅行将旅游和教育融合,给予了不同主体参与其中的机遇,目前市场上研学旅行的组织机构主体多样,包括旅行社、景区基地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体验调查中,超过一半体验活动是由教育培训机构或教育科技公司组织,培训机构与旅行社竞争较为激烈,加之市场上主体众多,消费者很难区分,容易产生一些乱象和问题。


这些机构在教育、讲解或旅游组织等方面各有优势,例如,培训机构课程安排方面更有经验,旅行社善于整合旅游资源等。但是仍然难以完全满足研学这种跨领域产品的要求:教育培训机构能否合理安排旅程保障孩子安全,旅行社在课程安排与教学方面是否专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2.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研学旅行存在组织机构不专业问题;29.3%的受访者认为经营者资质混乱;10%的受访者认为项目外包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三)研学合同不规范增加维权难度


研学旅行中的“只游不学,虚假宣传、质价不符以及导师专业度”等问题,其实都暴露出部分研学机构合同签订和合同内容方面存在不规范情况,导致消费者对于其所购买的服务内容存在不明确,在消费体验上容易产生落差,并且在问题发生时也大幅提升维权难度。


部分研学机构为逃避自身责任不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或者合同中涉嫌霸王条款,增加消费者维权难度。本次调查中,有15.4%的参加过研学旅行受访者表示没有签订合同或协议,还有14.3%的受访者认为合同涉嫌霸王条款。体验调查中,体验人员通过小区读书机构花费3000多元为孩子报名研学活动,未签订书面合同。


图:参加研学旅行是否签订合同或协议


建议:顶层设计细化标准,加强协作共治


江苏省消保委提出三点建议:


(一)突出顶层设计,细化标准落地执行。由于研学旅行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牵涉到安全、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对于交叉领域,可能会出现监管空白。线上问卷显示,31.4%的受访者建议针对研学建立全面的行业标准和评价机制,17.5%的消费者希望加强有关部门的协作监管。


(二)挖掘特色课程,全面满足消费需求。研学活动就像“开盲盒”,难以放心消费。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练好内功,做好教学内容的开发和设置;培养人才,建立研学导师人才库。


(三)加强协作共治,促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研学旅游关涉如教育、文旅等多个部门,也关系到多个组织或机构,如学校、旅行社、研学基地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协作共治,推动指导课程的研发创新,推出示范合同文本。


同时,省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选择研学服务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注意退费条款,注意拍照保存证据,如果发生纠纷及时投诉维权。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详细《报告》内容。


更多阅读:

《行动方案》:省级研学基地将一次性奖励5万元,课程奖励1万

打造全国红色研学首选地,研学竞争进入下半场!

研学承办机构遴选:研学旅行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合法证书

1+X 职业技能培训 | 课程设计 | 标准认证服务

科学实践活动 | 论坛会议 | 云课堂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学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