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新建:当前研学旅行存在7大问题

厉新建 研学猫
2024-09-02

 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研学猫关注我哦~

编辑:韦幺白

3270字 | 8分钟阅读

▲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回放


聚焦问题和出路,第九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日前在横店成功举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出席并就研学热点问题进行主旨发言,下面跟研学猫一起来看看关于其针对当前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都有哪些看法吧!


▲厉新建发言


以下根据其发言整理:


NO.1

过于关注形式化,对内容的深度开发不足


蜻蜓点水,为参与而参与,形式上参与了,但没有深度体验和收获,演变为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在“游”的同时缺少“学”的设计,更缺少“研”的安排。


主要原因是有心无力(力量不足)、浑水摸鱼(没有标准)、九龙治水水更大(部门管理)、萝卜快了不洗泥(需求太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不足)等。


部分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自身缺乏相应地专门人才,没有专门的力量进行研学旅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对研学旅行缺乏科学认识,把它看成是中小学生的旅游;


研学旅行的学校做甩手掌柜,不重视校外教育,尤其是担心学生安全等棘手问题,只是应付性地完成任务,对研学旅行的目标等缺乏系统的考虑;


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支持力度不够,费用低,导致承接机构只能最低限度去执行研学旅行的业务/任务;


缺乏相应地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国家标准的缺乏,涉及研学旅行的系列化标准的缺乏,导致标准的层级、标准的强制性、标准的全面性等方面的不足,业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和资源情况参差不齐地做研学;

缺乏统一的管理,中小学生的研学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较之一般的消费群体更复杂,要求更高,但存在多头管理各管各的(比如涉及学生管理在教育部门,涉及旅游管理在文旅部门,难免出现扯皮现象),难以形成合力,最终没有推动好、管理好,市场上就容易鱼龙混杂。

NO.2

过于关注国内市场,对国际的深度开发不足


研学旅行市场也存在我国整体市场一样的问题,重视国内研学市场,以及出境研学,但对入境研学市场关注和开发明显不足,现在大家关注的研学旅行热点新闻都是聚焦在国内市场上。


未来是年轻人的,同时年轻人也要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建立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国际能力;


中国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爱国的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一代,同时也需要培养一批对中国有所了解、知华友华的境外年轻人,因此在研学旅行发展上同样要做好国内游出境游和入境游的文章。“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吸引更多青少年来华旅行一定是未来重要的国家战略。


入境旅游的一部分,难度大,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日韩重视青少年入境研学市场,青少年是未来,没有那么多历史成见,取决于今日的信息传递,尤其是今日现代中国的信息传递,能否用旅游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包括历史中国、现代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时尚中国等中国的不同侧面。


这其中签证政策极端重要,最近中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单方面免签,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信号,体现了日益自信的国家形象,展现了进一步向世界扩大开放的姿态。


未来在面向外国来华青少年研学旅游团实施细分市场层面实施免签政策也为未可知。日韩在这方面的多层次灵活签证政策就很有借鉴意义。


比如,2004年9月1日开始,对中国的中小学生前往日本的修学旅行,由原来的实行签证免费进一步放宽为实行免签制度,并规定修学旅游的中国学生可以在日本逗留30天;


2007年中韩建交15周年,韩国出台了对中国青少年修学旅游团体实行免签证以及扩大签发往返签证范围的政策,从当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现在的免签时长是30天。

NO.3

过于关注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深度开发不足


一说研学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现在加上了革命文化,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不够、认识不足、开发不深;一说就是文化研学,但围绕博物、自然教育、户外生存的研学明显不足,研学导师、课程体系等都关注不足。

NO.4

过度关注商业化,对战略的响应深度不足


商业机构赚钱天经地义,但必须兼顾社会责任,尤其是对国家为什么发展研学旅游要有深刻认识并作出积极响应,通过研学旅游建立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


因为现在的很多研学旅行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所以一定要严格把握研学旅行的准入门槛,对人员配备、课程研发、基本条件规范等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近日国博对外部机构讲解进行了规范就是重要的一步,否则研学旅行中的讲解人员良莠不齐,对研学旅行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NO.5

过度关注学生群体,对其他人群的开发不足


国家高度重视研学旅行发展。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这是首次提到“研学旅行”概念;


2014年7月14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这是第一份细化的、可遵循的、可操作的措施性文件


2014年8月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第一次明确了研学旅行小初高三级不同的范围和目的;


2017年7月17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2016年11月30日,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出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一种“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这是这些年研学旅行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文件。


但上述文件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旅行并不等于说研学旅行只能是学生群体。


研学旅行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更是对研学对象的深度了解和认知的需要与体现形式。因此研学旅行不仅是学生群体需要的,很多社会群体也有大量需求。此时研学旅游是深度旅游、私人订制的另一个体现形式,成年人、老年人也有研学旅行的需要,尤其是活力老人群体更是值得关注,他们有钱有闲有遗憾有追求,研学旅行很适合他们的需要。比如新东方进军中老年文化旅游市场(尽管对其发展还有待持续观察)。

NO.6

过于关注团内优化,对团外的服务改善不足


研学的不同年龄层次,家长不仅关心研学质量,也关注孩子的动态,即时照片分享如何深化开发形成重要的加分项。在产品组合上,不能真的“一本正经”搞研学,不能只有有意义的课程,没有有意思的行程;一个将研学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吸引物剔除在研学旅行行程之外的研学旅行不可能受到市场的欢迎(尽管有时候这些标志性吸引物被剔除在研学旅行线路之外是受限于门票预约等方面的困难)。

NO.7

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盘子很大,市场稳定(2017年9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中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规定小学、初中课程时长,高中执行课程完成学分),各方看好。


迅速发展,良莠不齐,规范不力(相关的标准,相应地监管),协同不强(管理协同要加强,教育部门,文旅部门),开放不够(研学资源要打通,比如港澳台青少年感兴趣的航天等如何进行体系化的开放,而不是各个研学机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利于整体性发展);


耐心不足(主要是研学旅游目的地,缺乏研学旅行发展的长期主义思想,收割心态比较重,不愿意持续性投入、体系化打造、创新性推动,盲目跟风搞研学,凑热闹;课程开发,经费支持,基地建设,队伍培养,企业扶持,政策保障等都不足,机会主义搞研学,搂草打兔子)。


温馨提示


识别下方左侧二维码可查看直播图片;识别下方右侧二维码可获取论坛回放。


01


图片直播

论坛回放

02


更多相关阅读:

第八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在京圆满举办

首届新时代工业文化研学旅行论坛在遵义成功举办

第七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在遵义成功举办

第六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在渝成功举办

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中国研学事业进入专业化发展时代

首次研讨研学助力新高考,第四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聚焦教育改革热点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第二届”一带一路”研学旅行公益论坛圆满举办

中国首届研学旅行公益论坛圆满举办



1+X 职业技能培训 | 课程设计 | 标准认证服务

科学实践活动 | 论坛会议 | 云课堂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学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