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凉州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武威日报 2023-12-17

七月的凉州大地,热火朝天,处处好“丰”景。农业、工业双翼共振,第三产业势头强劲,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凉州,正一路高歌猛进,奏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凉州儿女栉风沐雨、上下同心,以跳起摘桃、弯腰落实的劲头,立足发展“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围绕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上下游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合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稳固向好孕育希望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行走在凉州大地,一项项振奋人心的农业产业规划,一片片充满希望的高标准农田、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无不展现着农业产业发展给这片热土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眼下,凉州区33万多亩小麦开镰收割,乡村田野麦浪滚滚、金黄一片。今年,凉州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20.14万亩,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分别完成播种33.08万亩、78万亩、7.04万亩,2.02万亩。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凉州区加快种植业扩面增效,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瓜菜和优质露地蔬菜。今年,凉州区新建各类温室2.09万座、1.1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露地蔬菜示范点27个,瓜菜种植面积达27.75万亩、同比增长8.99%,产量可达96.26万吨、同比增长14.5%。
凉州区河东镇借着农业产业发展的东风,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投资500多万元,在河东镇下腰墩村流转土地建设占地300亩的首个以西瓜种植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如今,一座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全镇12个村都有了自己的责任棚,可实现企业发展、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增收、群众致富的“三方共赢”目标。
招商引资喜讯多动力足
凉州区凝心聚力抢抓“招商”力促“落地”,项目建设再掀热潮。6月30日,凉州区举行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实施强工业行动的务实举措,也是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政企合作的丰硕成果。
迈上新征程,实现新跨越。今年,凉州区持续增加“走出去”的频次,加大“请进来”的力度,紧盯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大项目,拓宽招商渠道,全年计划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6项,较去年增加46项。1至6月,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5项,总投资457.53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6.48亿元,同比增长56.42%。其中,省外项目完成到位资金72.58亿元,同比增长56.25%,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项目建设蓄势赋能带动强
重通成飞首支95米级风电叶片下线、优然牧业武威牧场单产创中国奶牛养殖行业里程碑式突破……这些项目产业结构优、带动作用强,投资体量大、经济效益好,建成后将为凉州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积蓄更强大的潜能。
大项目建设是撬动凉州区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今年以来,凉州区围绕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等7条重点产业链,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趁着“东风”播下重大项目建设的“种子”,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42项,总投资80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6亿元;实施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188项,总投资561.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52.3亿元;黄羊抽水蓄能电站、荣丰硅业年产12万吨工业硅、凉州区调蓄工程等百余个重大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7.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大体量项目支撑作用发挥明显,项目建设之“进”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之“稳”。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好
位于凉州工业园区的武威锐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凉州区1000MWh/年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PACK工厂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基本就绪,即将开始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招标和进场。该项目是武威市新能源产业链延链补链的重点项目之一,填补了武威市新能源储能设备制造项目的空白。
“没想到”是凉州区给这家企业总经理路永凯的第一份惊喜,他说,“这个项目是今年2月16日成立的,已完成了场地办公区建设和全厂的视频布控。目前正在进行生产线的调试工作,9月份正式投产。”项目在落地中享受到并联式审批、保姆式服务,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包抓,效能明显提高。
同样,位于凉州区中坝镇的武威华飞农业发展公司农产品冷藏保鲜及制冰库建设项目从考察、签约、建设到投产运营,仅用了几个月时间,跑出了凉州区“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项目建设速度。这也充分说明,今年以来凉州区深入实施“三抓三促”行动,狠抓项目、紧盯进度、全力调度,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步履坚
华锐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PACK工厂项目已完成车间改造,正在订购生产设备;智达景业环保纸制品包装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5栋建筑单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8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及设备安装调试,9月份投入试生产……
如今,极目凉州大地,建设工地车辆穿梭,企业车间机器飞转,工业经济呈现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态势。今年,凉州区计划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43亿元、增长14%,增加值增长8%;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25%以上。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08.4亿元、增长8%: 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长124%;完成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6亿元、增长303.4%。
凉州区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稳步增长。不断培育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重通成飞大兆瓦级风电叶片、特变电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不断发展壮大奶产业,依托伊利乳业、甘肃金世泰等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延伸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初步形成乳制品、奶牛养殖、饲料加工等“1+6+N”奶产业体系。做强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深化拓展酒类酿造、休闲食品、肉类加工、粮油制品、饲料加工、预制菜等6个分产业链。着力发展特色医药产业,实施年产5000万盒中药液体制剂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祖师麻膏药、宫瘤宁片、宣肺止嗽合剂3个品种被列为陇药大品种大品牌目录。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加快5G网络建设及推广应用,推进千兆网络建设,实现中心城区、重点乡镇热点区域、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
眼下,伊利乳业、达利食品、红太阳集团等龙头企业,乳制品、奶牛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条,休闲食品、面粉加工、肉制品、预制菜等重点生产企业不断增线扩能,有力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凉州区立足光热资源优势,以大产业、大负荷、大储能为重点,着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一大批光伏治沙项目落地实施,国家能源、特变电工、国家电投、甘肃公航旅4个40万千瓦“十四五”第二批竞配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新能源产业成为凉州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凉州区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突出发展“工业主导型”“城市服务型”县域经济,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守住传统优势产业基本盘,打造特色产业新业态,做足“拓存”“创增”文章,着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旅消费供需两旺活力足
5月19日,2023年“中国旅游日”甘肃省分会场主题日暨全省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位于凉州区的武威河西都会盛大启动。启动仪式现场,高朋满座,共襄盛会,《凉州大秧歌》《凉州攻鼓子》激情上演,迎接四海宾客。
气势恢宏的天马文化、灿若繁星的五凉文化、博大精深的凉州儒学……凉州的文化旅游,正值繁茂。上半年,全区完成旅游接待游客650.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1%、54.9%。

盛夏的凉州,热气腾腾,随着夏日升腾起来的不仅是温度,还有消费的热情。“兴文化、旺旅游、活市场、促消费”成为“天马故乡”的主基调。“凉州大集”月月展系列活动等促消费活动轮番上演,有力激发了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上半年,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8亿元,同比增长10.2,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保持两位数增长,四大行业较快增长。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凉州区将立足资源禀赋,严抓实促“三抓三促”行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武威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李金业
来源:武威市融媒体中心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秦瑞红



锚定目标加油干 比学赶超促发展——全市“强县域”行动暨高质量发展产业链重大项目现场观摩走进民勤见闻
云端看项目丨高质量发展产业链重大项目之民勤篇
央媒看武威丨一句话诠释一座城 甘肃民勤解锁文旅出圈“流量密码”

阅读好文,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