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红发橙子;作者: 红发橙子
曾经有位院领导说,法官是要用案子说话的。一般介绍法官先进事迹时,都会说这位法官办案多少多少年,审结案件多少多少件,一般来说,案件数都是以“千”为单位来算的。当然,优秀的同仁还会加上“无一件发回/改判/信访/错案”等等等等,让大家高山仰止。我下庭办案比较晚,但是几年下来,自己也累计办了超过一千件案子了,这个数字在好多资深法官面前不值一提,但是也勉强拿得出手,按照《潜伏》里戴老板的话就是:但是,一位法官回想起自己办过的案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自豪是肯定自豪的,毕竟审结的案件数虽然不多,也是自己工作量的体现。和很多法律人一样,做一名主持正义的法官是我的梦想。自己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一名法官,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何等幸运和自豪。当一些案件审结后当事人由衷的向你表示感谢,这份自豪和欣慰更是难以言表。特别是有位领导专门说过,没办过一起案件案子,没有资格谈办案。自己这一千多件案子,无疑是作为一名法官资历的体现和说话的底气。自己通过开会、培训和网络,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仁。法官交流,忍不住会互相打听对方的工作量,很多同仁在自豪的说起自己工作量的同时,也会感叹工作的不易,当然,也有直爽的同仁稍微鄙视一下我的年结案数。法官结案数字的背后,是逐年攀升的受案数,越来越高的工作标准,日益复杂的案情,难以配齐的审判团队,常态化的加班,等等等等。我曾感叹过,为什么中国的法官不能像别的国家的法官那样越老越吃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审判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没有好的体魄,真的扛不下来。一线法官感到疲惫也就不奇怪了。大概你会问,法官回想自己办过的案子,何以有惶恐的感觉?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说如果你不觉得三年前的自己是一个傻瓜,说明这三年你没什么大的进步。前些天我给院里的新人讲课时曾说,以我自己这十几年在法院工作的经历,我感觉法院一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进步着,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意味着也许不久以前大家还习以为常的事情,过几年就被认为是不够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我曾在微博上看见一位同仁评论,说前些年民间借贷纠纷还被认为是相对简单的案子,没想到短短几年之后就成了公认的审判风险非常大的疑难案件,审理的思路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大量审理此类案件的法官回想起自己办过的民间借贷案件,难免有惴惴不安之感。再比如早几年有的法院对于扣除审限的把握并不严格,很多案件扣除审限时并未严格依照规定办理,现在对于审判规范化要求越来越严格,之前的案件要是重新审查的话,难免会在这方面出现瑕疵。说实话,自己甚至庆幸,自己下庭办案的时间比较晚,帮助自己躲过了一些坑。我也真心羡慕现在才开始办案的年轻同事,他们审判生涯刚开始就遇到了严格规范的外部环境,如果你仔细想想,这真的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