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哲学家杠上司法考试

2016-09-27 【原创】晓非 实验哲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鲁迅姓周

B. 人有两只手

C.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最近2016年司法考试在微信圈刷屏了。它以稀奇刁钻的考题折磨得考生们上吐下泻、惹得网友们脑洞大开。  

 

按照流传的官方版本,上面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A选项错在文学家鲁迅是姓周,不能说明所有的鲁迅都姓周;B选项错在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两只手;C选项错在没有说明是现在的中国,唐朝时期中国就不是56个民族。




你蒙“对”了吗?




然而,其实这个官方答案也不对

准确的说,这个题目本身就有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做

一       番      剖      析





哲普小餐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道考题涉及到了语句的名词指称。 “鲁迅姓周”这个句子包含了“鲁迅”这个名词,我们要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鲁迅”这个名词指向的是哪个事物


——即,它的指称是什么。


那么如何确定名词的指称呢? 牛津的语言哲学家保罗·格莱斯 (Paul Grice)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语境中的“言下之意” (implicature)。我们日常的对话,常常不能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


举个例子。


当别人问:“能借过一下吗?”

我们不会回答:“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通常会回应:“不好意思”,然后将路让开。


这样的回应是合适的,因为这个问句在该语境中的言下之意,并非是表达一个疑问,而是一个行为的请求。


再举一个例子。


你去参加面试,被问到: “你有多高?”

你回答说: “我有1米8,刚刚才体检过。” 


严格从字面来说,你的回答是不正确的,因为你只是刚刚体检时有180厘米的身高,这并不代表你从来就是这么高,或将总是这么高。但没有面试官会因此斥责你撒谎,因为 “你有多高?” 这个问题中的 “你” ,在该语境中是有具体的言下之意的——它指称的就是 “面试时的你”。


再看个例子。


你和朋友暑假分别去厦门、北海道旅游。

你在微信上抱怨说:“这里真热。”

你朋友得意地回复说:“这里好凉快。”


这两句话都是真的,虽然从字面上来说两句话互相矛盾。因为,这两句话中的“这里”,在其具体语境中的言下之意是不一样。



因此,按照格莱斯的言下之意的语言哲学理论,名词的具体指称总是依赖于对话语境中的言下之意。 言下之意,存在于绝大多数的语言活动中。



让我们回到前面的司法考题~~ 

该题的题干并没有强调选项中的话必须 “在任何语境下都正确” ,所以我们应当在通常语境下来理解它们。


在通常语境下,当我们说“鲁迅”,言下之意指称的是文学家鲁迅,所以A选项不能认为是不正确。


反之,如果题干强调"在任何语境下",那么选项D也是错误的,因为"以上"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位置指称。


换句话说,该题在指出A、B、C三个选项的正确性依赖于具体语境的言下之意的同时,却忘记了D选项的正确性也依赖于当前语境的言下之意。









X-Phi,让哲学充满趣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