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戏骨”滤镜也盖不住刘敏涛的浮夸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娱后台 Author 张三



最近,刘敏涛在《生活家》里饰演一位生活拮据的单亲妈妈。性格泼辣、大大咧咧;精于算计,精准狙击小市民设定。


但是看完之后,我怀疑她还沉浸在去年那一曲《红色高跟鞋》的魔幻气氛里。好不容易演了个亲民角色,然而浮夸得一点烟火气都没带来。咋咋呼呼得仿佛古偶剧里总被诟病的古灵精怪避世少女。

 

老戏骨绝对算娱乐圈最通货膨胀的词。但凡满足40+、不够出名、演过热播剧配角这三样, 都可以蹭蹭老戏骨营销的热度,导致伪老戏骨泛滥。整个演员圈层被生硬划分为“烂演技流量”和“惨被埋没戏骨”两大阵营。但是用“老戏骨”作营销,终究是绕回了流量这条路。这股逐渐歪掉的风,也该停一停了。




|张三

娱乐圈最通货膨胀的词,老戏骨绝对算一个。


只要符合演技不为零这个基本条件,随便拎三个“非小鲜肉”出来,至少有一个被夸过“老戏骨”。


直接导致“老戏骨”严重贬值,伪老戏骨泛滥。



实不相瞒,我现在一看这仨字就头大。


戏骨开始搞批发,放眼望去值得一句“平平无奇”。


适配度只有33.3%的称号,只要是个老大不小的演员,就能自行对号入座。


演技方面有假哭干瞪眼的不及格演员当垫背,不愁没得吹。


职业素养上也能拿不靠抠图、配音这些原本的分内之事被捧上神坛。


再加上进圈时间长,披上一层“不走流量路线”的滤镜姿态十足。


资深演员这一步直接省略,老戏骨轻轻松松收入篮中。


圈里整体演技水平下滑,流量艺人总被拿来反复讨论。


他们的锅自然是逃脱不掉,而伪老戏骨们身上隐含的问题也不能再隐身了。



1


中年女演员想要迎来事业第一春,靠演技之外的东西比较容易实现。


去年的一曲《红色高跟鞋》创造了爱豆和专业歌手之外的另一种舞台表演派系。



刘敏涛凭借不拘一格的表情管理成功出圈。


一分薄凉二分不羁三分漫不经心,把“拽姐”搬运到了面部表情里。


这气质正好跟时下火热的中年女演员淘金潮对上线了。


又是从泥泞的婚姻生活里走出来,又是等待发掘的实力派。


声势摆得挺大,谁看了也得跟风感叹一句“赶紧红吧”。



但是看了刘敏涛最近的剧,我怀疑她还沉浸在高跟鞋的魔幻气氛里。


留下了五官离家出走、神态放浪形骸的后遗症。


刘敏涛在《生活家》里饰演一位生活拮据的单亲妈妈。


性格泼辣、大大咧咧;精于算计,精准狙击小市民设定。


这位生活在上海市井的酒店保洁,随时随地放飞自我。



擦完玻璃,回以邪魅一笑。


好不容易演了个亲民角色,然而浮夸得一点烟火气都没带来。


咋咋呼呼得仿佛古偶剧里总被诟病的古灵精怪避世少女。


看到灵车,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只要心里不难受,把这车搞到手,就能省去搬家租车的钱。



眼珠绕眼眶旋转一周,往侧上方一瞟,再用力朝反方向回瞪。


就差把有了个大胆想法的内心戏写在脸上了。


谈工作上的事情,没了转得飞快的眼神是万万不行的。



配合上衔接顺滑的白眼和若有若无的撇嘴,我的键盘已经按捺不住了。


这的确是一个舍得下力气做面部表情设计的敬业演员。


没有大美女包袱是好事,但是直接跨到另一个五官乱飞的极端,也让人夸不出口。


跟女儿互动的时候,随手一截就是表情包。



有评价说演得特别鲜活生动,就像是把自己妈妈搬到了电视上。


我要向天底下的妈妈多样性致敬。



大表情和面部的各种小动作看起来很会“动”,有种人物很贴近现实的感觉。


但是这种“动”只是表面上的,从外往里推,不免用力过猛。


发动全脸每块肌肉冲锋陷阵,证明不了自己会演。


充其量能说明没有打针打过头。



其实刘敏涛在《琅琊榜》《伪装者》这些剧里面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优良制作团队和上乘剧本的保驾护航下,不会出大差错。


尤其是像大姐、静妃这种性格鲜明的配角,塑造方式被限定在框里。


遵照着表演模式走,就能把坚韧、隐忍、有勇有谋这些人物特征呈现得八九不离十。



毕竟角色标签贴牢了,演员具体的表演层次就不在关注范围之内了。


但是仔细看刘敏涛的表演,眯眼、蹙眉这样的面部小表情频繁出现。


能感觉到她一直在紧绷着,劲儿劲儿的。


一离开具有时代厚重感的剧本,来到量感较轻、表演痕迹没那么重的现代剧。


想放开的时候就乱了套了。


演女强人的时候气场全无,把不外露的气势演成了带着点讨人嫌意味的气焰。



没有多少女高管的职场专业感。


只能靠堆砌金句的口号和强行高冷的表情完成对角色的假想。


谭卓也有这个问题。


在自己擅长的底层小人物领域里,发挥稳定。


到了《延禧攻略》里嚣张跋扈的贵妃,就露怯了。



用五官的用力和扭曲的肌肉走向来输出人物的情感。


除了一堆惹人发笑的表情包,什么都没留下。


而褪下金字塔顶端人浑身不自在的包装,到了普通家庭里,刘敏涛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定位。



演的这个用脸说话的妈妈,一股乱入中老年偶像剧既视感——


公交车上心事重重的少女,用白眼和撇嘴表达青春期的叛逆。


比邱泽文淇上演蹩脚忘年恋还离谱。



CP可以冷门,但不可以邪门。


这话用在努力扮演“会演戏”人设的“戏骨”们身上也挺在理。


戏骨可以冷门,但不可以邪门。



2


还有三位老艺人,我每次看到有人称呼他们“老戏骨”,心里就是一咯噔。


其中两位,都跟赵薇有关系——


小燕子的皇阿玛和陆依萍的司令官爸爸。



但是鉴于这两位到底担不担得起戏骨的称呼,讨论的必要性不大。


我就提一嘴,略过。


重点说说第三位。


金士杰,就算没听说过这名字,大概也看过他的飙戏片段。


比如这场固定镜头的独白戏,常被拿出来观摩。



哪怕电影不叫好也不叫座,也能凭自己的演技留下高光时刻。


金老师演舞台剧出身,在台湾剧团打拼半辈子,成绩有目共睹。


《暗恋桃花源》里命途波折的江滨柳,在他的演绎下别有一番大大隐于市的味道。



《如梦之梦》中四处寻觅的“5号病人”,把这场7小时的梦布置得观众不愿醒来。


赖声川导演评价他为“台湾现代剧场的开拓者及代表人物”。


我挺遗憾没有现场看过金老师的话剧。


年少的时候看不懂杨德昌的电影,更不知道里面出现过的一个演员就是如今老戏骨的一员。


《恐怖分子》剧照


等长大后开始认识金士杰的时候,摆在眼前的就是一个金灿灿的“黄金配角”大标签。


出品方和宣传方愿意用他转移视线,减轻骂声。


营造老戏骨坐镇、口碑有保障、诚意出品的假象。


赚快钱成了潮流,悉心打磨作品的人越来越少。



话剧这个本就小众的圈层再次受到挤压,没人能轻易更改市场规则。


近几年,金士杰在质量参差不齐的大陆剧中频繁露脸。


《深夜食堂》《楚乔传》《逆时营救》,都说不上是用心制作的好剧。


饰演过的魏忠贤、黑化科学家、黑暗势力老当家,大多都是标准的反派。



飙起戏来,看头是有的。


像《楚乔传》里的反派头目,重戏剧冲突,轻细腻表达。


角色大开大合,金老师自然熟门熟路。


不过看多了,难免乏味。



大概是演多了所谓的反面角色, 金老师一发不可收拾。


把“瞪眼、撇嘴、皱眉”三件套应用到了几乎所有角色。


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为《剑雨》《深夜食堂》《逆时营救》《外科风云》剧照


足智多谋的江湖老手、毒舌臭屁要保姆照顾的瘫痪小老头、心思缜密藏有秘密的研究所所长、知世故有城府的医院院长。


无一幸免。


都像是陷入了“套路”,演什么都是在演自己。



很多人夸金老师演技炸裂,抬头纹里都有演技。


也有一些人质疑他偷懒式演法、过于模式化。


《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他,的确有种陈腔的感觉。


大幅度的声形渲染有时候显得痕迹过重。



一个曲艺界的会长,总透着股疑神疑鬼的神婆气息。


单人cut几乎就是演唱会上唱《浮夸》的陈奕迅的状态。


悬浮在剧本之外,支配了角色而不是赋活了角色。


给人一种舞台剧和电视剧杂糅的混沌感。


在《不完美的她》里,金士杰饰演一个心理变态的社会边缘人物。



一张坏人面具24h不离身,想找出个平常一点的表情都难。


不比话剧现场的沉浸式环境和近距离的亲身体验,绝大多数网剧观众只是想看下饭视频。


不把话剧的表演程式弱化,水土不服的观感很难消除。


倒也不是想拿《无证之罪》里的“成年噩梦”李丰田来比较孰优孰劣。


只是观众面对高频的外放式表演也会审美疲劳。


有时候于无声处见惊雷,效果更好。



金士杰的台词,我心里也一直留着点疑惑。


他的音量起伏、力度把握、重音分配,着实摸不透。


美其名曰老戏骨技艺高超,有自己的想法,断句停顿不走寻常路。


换种说法,也可以是拿腔拿调,没有节奏感。



对老戏骨有非正面评价很正常。


没必要因为他们曾经呈现过优秀作品而一味护短。


年轻演员面瘫演法、毁容式演技要批评。


老演员虽不会让观众这样无从下眼,也不意味他们能得到豁免权。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理,什么年龄段都不过时。



3


苦流量久矣,观众对畸形市场的不满不必多说。



物极必反,唯流量论的反面就是唯非流量论。


转头向没有流量加持的老艺人们寻求安慰,似乎成了暂时的解脱之道。


现在的影视剧市场,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老戏骨崇拜”。


但凡满足40+、不够出名、演过热播剧配角这三样, 都可以蹭蹭老戏骨营销的热度。 



是真演技傍身的好演员还是扮演一个有演技的演员的演员,好像也没人深究。


演技全靠同行衬托这句话,用在伪老戏骨们身上再合适不过。


明明他们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也能在烘托之中被大夸特夸。


张凯丽、李勤勤、潘虹,这批国产家长里短剧丈母娘婆婆专业户。



跟佟丽娅、唐嫣这些演员路走得磕磕绊绊的女明星同框的时候,的确有点演技上的优势。


但是以此作为堪称老戏骨的佐证,说服力还不够。


靳东、杨烁、赵立新这一撮中年走红的男演员,“高端”角色永恒的守擂王。



跟台词都说不利落的流量小生比起来,他们的功底是有的。


三两部代表作和稳定的收视人群在手,也不怕拿不到好资源。


但是把戏骨、老艺术家这种名头往自己头上装,属实太心急了。


“老戏骨”已经出现了“提前入股”的现象。



周一围、张鲁一这些80后演员还没拿出应有的实力,就拿到了“老戏骨”荣誉殿堂的领奖券。


吃起了这门红利,神仙演技、白玉兰在逃视帝的彩虹屁吹得响亮。


全然不顾这称号背后“演艺技能娴熟、演戏惟妙惟肖、德高望重”的分量。


“老戏骨”如此易得,无形之中拉低了观众对演员行业的要求基准线。


对戏骨的自发“迷信”,催发了观众被蒙混的可能。


演技被高估,被抬升到不该待的位置上,用作反击“流量小生小花”的靶子。



跟现在互联网上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论调如出一辙。


演技没那么辣眼的,就要拼命往戏骨上贴。


不是靠流量发家的,就是好的。


整个演员圈层被生硬划分为“烂演技流量”和“惨被埋没戏骨”两大阵营。



但是用“老戏骨”作营销,终究是绕回了流量这条路。


嘴上说着用实力说话,却还是想靠流量盘活这步棋。


挑起观众内讧,坐收渔翁之利。


“老戏骨”这股逐渐歪掉的风,也该停一停了。


—END—


【文娱后台】 Vista看天下资深娱记创办。一个因为只说真话,差点被半个娱乐圈封口的号。致力于扯开娱乐圈前襟,袒露人生真相。姐里姐气,浪不唧唧。关注它↓↓↓ 前方有骚气


后台回复“群” / “进群”添加坏姐姐,

进入专属粉丝群~

一起畅聊,还有机会参与抽奖哦~




推荐阅读

国产剧毁于甜宠化的当下,《御赐小仵作》做对了什么?

王珞丹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玩砸的?


当她不想再做比尔·盖茨的妻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