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移民后带孩子在加拿大看病,中国母亲感觉自己“被收买”了!

之前有段时间北京严重雾霾,朋友圈都在转一篇儿童医院堪比春运火车站的文章。这让我想起10年前带老大在北京看病的经历,每次排队挂号、排队等叫号、排队化验、排队交费、排队取药……总之带孩子看个病,见大夫5分钟,排队4小时……


现在,很庆幸孩子在加拿大可以摆脱这种命运了。


在北京带孩子看过病的妈都知道,医院里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除了没有大包小包的行李,拥挤程度并不比春运的火车站好,而里面的病菌恐怕比火车站还多。



为了给娃找个舒服点的地方输液(5岁之前基本上每次发烧去医院,大夫都给开输液的处方,现在想想真后悔),宁愿花100元挂特需门诊,这样孩子可以有一张小床躺躺,否则就得挤在普通门诊的输液室和一大堆的病号挤着,挤,倒是不怕,但是想想那种细菌病毒横飞的地方很可怕,孩子就算没病,在那种环境下呆一晚上大概也有病了


经历了几年折磨,我们决定转向价格昂贵的私立医院。那环境是真好,护士医生态度也好,笑脸相迎,温言软语,输液的时候还有牛奶和面包吃(环境改善了,但医生还是从公立医院请来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让输液)。


不过,到结帐的时候,那数字也很好,记得老大肺炎在私立医院做雾化和输液,3天花了3000多元。这还是五年前的价格。


总之,在国内看病,特别是带孩子看病,真的是一场噩梦,不管什么时候想起,都觉得害怕。


直到我们移民,这噩梦才算结束。


加拿大同样面临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比如由于医生紧缺,新移民要排队很久才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是非紧急的疾病,去医院看急诊可能要等七八个小时;诊所看病不用等那么久,但医生都是利用下班以后的时间来“客串”,所以只能晚上去看病……


但是,对于急需医疗服务的人群,比如孕妇、婴儿、急救病人,医院和家庭医生系统却是非常高效和方便的。



我们住的加拿大城市,当地有综合性医院,也有四五家不用预约就可以去看病的诊所。大部分就诊是通过家庭医生来完成的。


因为听说家庭医生很难排到,所以当怀疑自己怀老二后,我直接去了诊所,希望医生能帮我确诊一下。接诊的医生得知我的情况后,立即告诉我,他可能就是我的家庭医生了。过了几天,这位医生的办公室就联系我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建档”(做了一大堆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健康情况)。


与此同时,家庭医生帮我约好了综合性医院的各项检查,包括验血、B超等,第二天我就拿着家庭医生开的化验单去医院做了检查。每次检查完,B超医生或家庭医生会再帮你预约下一次的检查时间。整个孕期我大约做了至少10次B超(高龄产妇,捂脸),但从来没觉得像怀老大的时候那么害怕去医院做检查,那个时候,每去一次医院,都像打一场战役,在国内生过娃的妈妈都知道。


孩子出生后,医院里的母婴诊所会跟踪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状况。我被”勒令“在出院后的第二天、第四天和第六天,带着娃去复查——量身高称体重,然后接受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第三次去的时候,我恳求医生,能不能不来了(因为我的亲妈已经受不了我月子里三天两头往外跑了),医生笑咪咪地跟我说: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会把你和孩子的资料转到你的家庭医生那里。


不管是在医院和诊所,都干净整洁,没有国内很多医院那种怪味。而且,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妈妈们楼上楼下跑来跑去的挂号了,呆在诊室里出示自己的医保卡,然后安心看病就好


母婴诊所里还设有24小时母婴热线,随时可以解答关于孕妇、产妇和婴儿的各种问题。我打这个电话咨询过孩子睡觉的问题,吃奶的问题,鹅口疮和脐疝的问题,甚至有天晚上觉得略有点发烧,赶紧打电话过去问要不要吃药或去看医生。值班医生告诉我一般产妇在刚有奶的一两天都会有点发烧,多喝点水,正常哺乳。很多时候妈妈们遇到的都是小问题,如果国内也有类似的热线,相信很多妈妈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老二长到现在,唯一一次去看家庭医生就是去打疫苗。打疫苗的过程也是先预约,按照时间到诊所,护士会先带着宝宝去做个常规体检,一切指标合格,就去准备疫苗注射的东西。老二两个月大时需要打三针疫苗,两名护士拿着三个注射器,从两边同时“开扎”,她们说这样宝宝只感到一次疼痛。Really?


和国内在胳膊上接种不同,这边的疫苗是打在大腿上,看着肉嘟嘟的胖腿,觉得应该比扎胳膊好受一点吧。


打完疫苗,护士会让妈妈和宝宝单独待一会儿,喂喂奶,安抚一下哭闹的宝宝,顺便也观察一下。20分钟后,护士再次敲门进来,告诉我可以带宝宝走了。护士还特别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问我:Are you OK? 她说一般打针宝宝没什么事,都是妈妈受不了。虽然对于孩子打针这件事我早就千锤百炼了,但是听到护士说出这么有同情心的话,心里还是挺受用的。对加拿大的医疗服务又增加了几分好感。




哦,对了,忘记说最重要的一点了:整个孕期检查、生孩子住院、婴儿体检以及接种疫苗,全都是免费的!甚至连孕期吃的维生素、宝宝在医院里用的纸尿裤、喝的新生儿水奶(液体配方奶,拧开盖子安上奶嘴就能喝)、产妇住院期间的一日三餐和24小时零食饮料,都不需要自己出钱。


出院时,护士还送了我很多水奶、产妇用品和宝宝的小帽子,让老公不住地感慨,万恶的资本主义,太会收买人心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