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 | 倒计时3天,格拉斯哥气候大会都有哪些看点
国际环保组织「 绿色和平 」中文官方账号
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将在苏格兰城市格拉斯哥举行。作为《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最重要的气候大会,历经全球疫情危机和极端天气的灾难之后,终于进入了历史性的谈判时刻。
本次气候大会的主要目标聚焦在推动各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在2030年前加大减排力度和速度。除此以外,COP26还要解决《巴黎协定》实施过程中的规则细节。随着疫情反复、全球能源危机以及大国关系日趋紧张,相关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紧急和重要。
摆在COP26各国代表谈判桌上的核心议题都有哪些?重要性几何?哪些掣肘谈判的因素值得注意?绿色和平梳理了本次气候大会的关键看点,未来两周,COP26的谈判也将围绕这些话题迅速展开。
1
COP26的核心议题:
缔约国都要谈什么?
//1.5℃温控目标与国家自主贡献(NDC)
在COP26开幕后的前几天时间里,各国的减排承诺及对应的NDC目标将是会议重点之一。
根据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各国承诺在本世纪末前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并努力追求1.5℃温控目标。为了确保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轨道上,从而避免未来更为频繁和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各国需要提交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目标,并每五年进行更新和评估。
然而,各国当前的减排承诺还远远不够。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报告,包括NDC在内各国提交的气候变化减缓承诺仅在原先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基础上减少7.5%(实现1.5℃的升温目标,需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5%以上),远不足以落实《巴黎协定》所规定的温控目标,而这将使世界步入“在本世纪末至少升温2.7℃”的灾难性轨道。
当前,仍有许多国家没有上报或更新NDC,这其中,印度最为引人注目。而对于刚刚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中国,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兑现这些目标并进一步提升减排力度将是下一步的考验。
总体而言,各个国家在COP26上宣布他们是否更新、如何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决定世界能否走上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轨道之上。
延展 | 如何解读中国最新递交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今年以来,中国提交了正式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出严控煤电项目、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以及发布了双碳目标顶层设计文件,中国的这一系列行动是对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前“规定动作”的完成。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李雁女士表示:“中国将过去一两年发布的各项气候目标与政策在国家自主贡献更新中做了汇总,向国际社会完整呈现出中国当下减少化石能源排放、长期促进深度低碳转型的决心与计划。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将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行动力度的紧迫性——气候危机需要所有国家更高的减碳目标和执行力度。”
“需要强调的是,参会成员国递交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不应视为展示行动决心的终点。对于中国来说,自主贡献中的‘2030年前达峰’如何可以尽早实现,将是进一步提升行动力的焦点。”
//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能否落实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以帮助后者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展清洁能源并向绿色经济转型。盘点这一目标的兑现情况,并勾勒未来气候资金目标是COP26的又一重要任务。
由于疫情缘故,2020年的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延后到了今年兑现。根据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2019年发达国家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仅为796亿美元,距离1000亿美元的承诺差距不小,其中,有超过一半的资金是以贷款形式而非直接赠款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这给COP26中关于气候资金的讨论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
从会议本身出发,围绕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讨论,事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互信;而从气候适应与减缓的角度出发,气候资金落实与否,则将决定发展中国家能否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并为全球的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巴黎规则手册与Article 6
《巴黎协定》的签署是多边主义和全球气候行动美好的起点,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和落实,才是评价《巴黎协定》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COP26谈判的焦点之一,就是在所有缔约方认同的前提下最终确定实施《巴黎协定》所需的规则,即“巴黎规则手册”。
在过去几年的COP中,《巴黎协定》第六条(Article 6)的执行机制和方式一直没有达成共识,这也导致了巴黎规则手册迟迟无法通过。
简单来说,《巴黎协定》规则书旨在将协定提纲挈领式的原则付诸实施。这其中既有减缓和适应的相关规则,也涉及诸如各国应如何报告排放情况等透明度方面的内容。除此以外,备受争议的Article 6全球碳市场的设计也是规则书的重要部分。在这其中,如何避免减碳额度的双重计算、碳抵消带来公平发展问题,以及排放指标额度与核证等问题,将成为COP26谈判内容的焦点。
2
谈判内外:
哪些细节还需重视
//气候正义:“没有声音被忽视”
除了众多需要达成共识的议题之外,如何在实现全球气候雄心的过程中保持气候正义、将每一个声音纳入到决策之中,也是COP26的主题与挑战之一。
10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大会的成功意味着“不会有任何的声音被忽视,也没有任何一份可行的方案被搁置”。最不发达国家和最为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气候变化的责任最小,但却面临着包括海平面上升、洪水、高温和干旱在内最严峻的气候风险,相应的,他们的利益应当在COP26上得到保护。
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是一项确保公平性和包容性的重要保障。但具体来看,仍有许多关键问题亟待厘清。例如,撇开1000亿美元的资金能否落实不谈,有多少资金能被用在发展中国家气候适应而非减缓工作之上,从而帮助最脆弱群体抵御最直接的气候危机?除此以外,由于疫情缘故,一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无法前往格拉斯哥参加气候大会的问题,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如何像承诺中的那样被保障,应该成为COP26的重点之一。
//疫情笼罩:大会后勤如何保障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在于,COP26是在国际大疫情背景下发生的。因此,除了严肃而正式的谈判之外,这次会议已经,并且仍将面临很多后勤方面的挑战。
例如,英国主席国给发展中国家承诺的疫苗迟迟没有兑现,而国内混乱的防疫政策也导致会场内外防疫措施的贯彻执行充满变数,许多人也在担心会谈当中的入场受到限制;不仅如此,英国的入境政策目前仍在变动,英国主席国能力之外的航班预定依然困难,以至于许多国家代表不得不远程参与谈判,而会场周边的酒店价格也在飞涨……
尽管谈判与最终成果才是气候大会的“正经事”,但以往经验显示,得力、有序的后勤保障,同样能对谈判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种种情况表明,COP26将是近几年来任务最重,也最为艰难的一次气候大会。考虑到《巴黎协定》5年的评估周期,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为各国提供了更新减排承诺的宝贵机会,也将为2022年后的国际气候治理奠定基础。
根据IPCC的最新报告,人类社会仍然有机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以内,但这需要各国迅速行动起来,立即、显著和持续地减少排放。鉴于此,我们希望在COP26上看到各国提出雄心勃勃的减排承诺以及周密的落实计划;逐步淘汰化石能源,并提交路线图与时间表;与此同时,我们希望每年1000亿美元乃至更多的气候资金能够得到承诺,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在未来的三周里,绿色和平作为联合国气候大会非政府组织观察员,也将密切参与、跟进相关议题的进展,从而与各利益相关方一起,推动谈判取得积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