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益家 | 山川草木情,共传孟连意
2023年9月21日,创益家“乡村草木行”公益科普团队前往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公信乡中心校开展科普实践研学活动。
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也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为省级开放口岸。昆明植物研究所作为孟连县的科技帮扶对口单位,多年来一直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本次活动也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地科普资源匮乏的现状,结合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开展的。
本次科普活动针对公信乡中心校七年级的同学展开,分为三个主题课堂,通过将科普报告与动手实践以及课后小任务等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为同学们带来全新的科普学习体验。
01
“多彩兜兰故事”
(主讲人:李亭谕)
讲座从兰科兜兰属植物的名称来源,分类归属,形态学特征,传粉模式,濒危状况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展开,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了国家保护植物兜兰属植物。团队为同学们带来了活体兜兰盆栽,让同学们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兜兰,也使得讲解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讲座进行过程中,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在分享云南省兜兰属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实际案例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表示同学们在听讲座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在解答同学们关于如何保护兜兰这一疑问的同时,也呼吁同学们要爱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意识。讲座之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了拼图比赛,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兜兰属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
在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用质朴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课上的学习心得:“兜兰是一种很漂亮的兰花,我会告诉爸爸妈妈,在山上看到兜兰要把它保护起来,不能采挖,也不能让别人采挖。”一颗关于濒危植物保护的种子已经悄悄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萌芽。
02
“切莫莽为‘菇勇者’”
(主讲人:王庚申)
蘑菇,在云南常常被叫做“菌儿”,它们不仅口感丰富、味道鲜美,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备受云南人喜爱的美食。然而这份美味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历年来菌中毒事件在云南屡见不鲜。
同时,蘑菇应该算是当地学生周末零花钱的主要来源,对此他们并不陌生,几乎认识PPT里所有的菌,而且都能用方言讲出来,但他们却不知道蘑菇是由菌丝组成的,也不清楚蘑菇如何从孢子发育成子实体。
本次讲座则带他们深入了解了蘑菇的形态特征和区分方法、蘑菇生长的内在机制等。此外,团队成员还提前准备了由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制作的《云南常见毒蘑菇手册》供同学们学习并能够带回家向家长传播相关的食用防护知识。课堂上,团队成员向同学们展示了多种蘑菇培养菌包的使用方法,并且为同学们发放了菌菇包,让他们在课后可以自己培养观察蘑菇是如何从菌丝长成子实体的,这一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团队成员王庚申表示,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到这里的孩子几乎从未出过村子,平日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但在这次的课堂上,他们纪律严谨,尊重老师,积极配合互动,对这些新鲜的知识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也展现出积极探索的求知兴趣。此次活动使他感触颇深,他意识到乡村科普活动不应该只是单纯传递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让他们努力学习走出村子,为自己的人生增加一个选择!
03
“藏在药房里的染料——板蓝根”。
(主讲人:张俪斌)
采蓝染蓝,古已有之。板蓝根被人们戏称为“国民神药”,主讲人张俪斌给同学们讲述了板蓝根不为人熟知的一面——蓝染,并进行扎染现场演示与互动。
(图八)同学们认真聆听蓝染讲座
(图七)同学们学习蘑菇手册和菌菇包的使用
报告开始前,张俪斌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列举自己熟悉的板蓝根,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兴趣。随后,她紧紧围绕“板蓝根来源于何种植物”、“板蓝根如何提取靛蓝染料”、“板蓝根独特的蓝色从哪儿来”、以及“板蓝根如何染布”这四个问题进行科普分享,让同学们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张俪斌幽默诙谐的风格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报告结束后,张俪斌进行扎染的现场演示,并带领同学上台进行扎染体验,以加深同学们对本次科普内容的理解。短短的10分钟,同学们便完成了自己的扎染作品,并为自己的扎染作品命名,其中名为“板蓝根”的作品最受欢迎,获得27票,前6名得票最高的同学也现场进行才艺展示。
由于本次需要携带兜兰植株及展板画架等大型设备,团队驱车8小时从昆明前往孟连,漫长的路途与舟车劳顿没有让任何一位团队成员有所抱怨,大家反而更加珍惜这一次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也理解到科普想要深入到更偏远地区的不易。此次孟连之行,大家切身感受到边境地区青少年身上散发的青春质朴气息,也深刻认识到作为科研活动参与者肩头承担的科普责任之重。以至诚之心将所学之物传递给所需之人,即是团队最本真的初心。
延伸阅读
“草木乡村行”公益团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是我国植物学、植物化学领域重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昆明植物所以“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为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昆明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一直保持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普研学联盟十佳品牌基地”等17 个荣誉称号。“草木乡村行”公益团队以昆植所及昆明植物园作为主要依托平台,由研究生会、团委共同组织开展,牛洋研究员担任团队指导老师。项目名称取意自我所所训,意在探究自然之本,同时凸显本项目主要是针对乡村青少年的科普行动。愿借我们所学之力,助乡村未来更好发展。
创益家
“创益家”公益项目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重点打造的校园品牌公益项目,蕴含着多层含义。所谓“创益”,是希望同学和老师充分发挥创新活力和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公益活动;所谓“家”,是希望通过本项目一方面培养出具有公益情怀的优秀人才,期望其未来可以成为回馈社会的慈善家,另一方面也把众多有公益情怀的师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温暖的公益大家庭,把爱传播出去。
文案:涂梦玲、李亭谕、王庚申、张俪斌
图片:李润渝、沈晓丰
排版:李亭谕
责编:李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