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达:2021,重新定义教育
熊达:米龙谷创始人 迪朴创始人
2021,重新定义教育
在当代语境下,教育可以简化为读书,从幼儿园到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读书阶段,也是人这一生中最好的受教育阶段;但是我们没有重视一个现代教育的问题,就是所谓的读书,不是读一本完整的书,不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不是读经典的书,而是要读来源于学校想教的书,来源于老师可以教你标准答案的书,教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文字游戏、知识小点和几个汉英语单词,我们很难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学习过程称之为教育。当然教书和读书不是一回事,和教育更不是一回事。
如果在以前,现代教育对扫除文盲是必须的,对传统社会所需技能是必须的,对筛选人才也是必要的;但现代社会到了一个后工业智能时代,很多传统知识是不必要的、不必须的,过去对教育的要求是可以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手段来实现的。我们常听到一种对教育的声音,说尽管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应试性的东西,长大了是用不上的,但是因为人接受了学校的系统教育,才形成了你自己的思维体系,比如因为有数学的训练,才有了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哈,我认为这是最扯淡的事情,学数学可以学推理逻辑是一个事实,但是要学到多深? 要学多少知识点? 有没有更好的学习逻辑推理的方式? 比如学哲学,比如学辩论,都可能是更好的学习替代方式;我们知道,很多接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在现实中处理问题起来,逻辑一塌糊涂,讲不清楚道理,胡搅蛮缠,还自以为有理,甚至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错误的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但大家发现没有,以前很多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即使养育很多孩子,她们对自己的家务事情都处理的条理有序,她们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对各种事物的统筹都非常妥当。不客气的说,现代教育体系基本上可以丢进时代的垃圾桶了。
为什么要重新定义教育?因为教育决定“人是什么”,“人会成为什么”。
我们现代的人置身在一个复杂的网络社会关系下, 什么是人?我认为人的本质,就外在来说即社会关系的展现形式;内在来说呢,就是生命自我体验的感知;我们社会大众都对现代教育体系下带来的应试教育不满,但会经常无奈地说:无论如何,应试教育是最公平。我想说:用教育来谈公平是在舍本求末。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公平,有的人说抽签是公平的,所以我们学校选择就通过抽签来决定;有的人说出钱最多就是公平,所以教育搞了学区房;有的人说考试分数是最公平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推崇应试教育,一切服从分数。可是我们却忘记了什么是教育,如果为了公平,那直接抽签发学位不更好么?还不用学习。教育应该是给孩子合适的成长路线,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明德、明心、明性”的人。
什么是“明德”?就是明白社会运行关系,明白自然规律;什么是“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内心追求,明白自己的志向,能够follow your heart;那什么是“明性”呢?就是明白自己的天赋,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只有这“三明”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反复求证确认的循环过程,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人的成长过程,让人来到世间,真正明白自己的独一无二。
要达到“三明”需要呼唤真正的教育,现代教育体系下,所有应试教育方法都加起来,也不过只是为了搞明白一点点自然科学规律,即使就这一小部分而言,现代教育体系的解决方式还非常低效。
教育植根于爱 — 熊达书
2021年,是时候重新定义教育了,要让教育成为培养“明德、明心、明性”的人,我提出来以下几条路径,我相信通过改变可以让教育回归本质。
一、首先改变老师
感谢2020的疫情给了全球传统教育改变的可能性,让我们面对现代传统教育模式时来一个彻底的反思,但反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社会中有情怀和最优秀的人来做教育,来成为老师;老师不一定需要专职的老师了,某种意义上来说,纯粹的老师本身就不是老师。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更多优秀又有情怀的人成为真正的老师正在变得可能。做教育的人要有情怀、要有使命,如果没有,很可能就会将小孩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来改造,而不是为了教育人成为人;当然如果一个人在自己所教授领域都不足够优秀、都没有通透,或者一知半解、不能知行合一的人来当老师,一定是误人子弟的。
二、其次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由现在的一对多,单一的讲课授课模式,改变成为团队化项目制模式;学生没必要精确的分班级和年级,把要学习知识或者科目变成一个个小小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团队中学习,让学生能够在项目中明白自己的角色、明白比较优势,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像玩游戏一样处于大脑激活状态,而不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孩子大脑一片灰暗。学生们自己选择项目,自己选择伙伴,在一定的规则下,足够自由的根据兴趣来完成一定数量的项目,如同游戏通关,而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创造性的东西,都会在项目中让学生获得,能更好实现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在未来社会中自己的优势在哪,角色如何定位,以及如何解决未知问题。教学考核从原来的单人单科,改变成为以团队和个体评价相结合,以项目完成优劣的方式进行评估。
三、最后是改变学校的存在形式
学校是怎样的存在?不是一个来听人说教的地方,学校是一个学生社交的物理空间,有很少的干扰,较少的限制规则,学校可以是一个很大的图书空间,一个充满探索的物理空间;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来讨论项目,是来与老师交流解惑,是来结识学校各种特质的学生,一起组成团队、完成项目比赛,让学校像游乐场一样受欢迎。只有当学校有了极大的吸引力,所有的规则才变得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执行,学生不是害怕来学校而是害怕失去来学校的机会,更不是像现在这样,学校成了限制学生身体或者思想的牢笼。
教育的重新定义还不止在学校,还在于家庭,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学习体系必须建立。
社会中太多的父母,即使受过传统意义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给孩子的成长以积极引导;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家长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脑袋固化了,他们正在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成为孩子成才的最大破坏力量。同时更多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少,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脑矿资源正在消亡。只有通过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学分制体系,引导父母学习一定量的必修课程,才能有利于家庭支撑每一个孩子的更好成长,有利于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经济体得以蓬勃发展,有利于家庭成为社会的和谐力量。
这是我2020年对教育的思考,也是2021年将对教育的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迪朴平台,聚集更多优秀的人一起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如果你愿意,欢迎在2021年,和我一样,也成为迪朴伙伴,成为这个时代重新定义教育的一员。
— 迪朴原创文章,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
迪朴跨家庭教育
「跨家庭教育」是迪朴原创提出并正在实践的一个创新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促进家长进步、促进下一代成长。我们的「跨家庭教育社群」正在组建,每天、每周、每月将有不同体系的资讯、知识及案例分享,也将有专题解析等。支付29.9元即能入群,成为「跨家庭教育受益者」,马上扫码:
↑↑↑
29.9元支付通道
(将此图片保存至相册,打开支付宝扫码即可支付)
↑↑↑
付费成功后添加南方微信,请备注:姓名+已付费
启迪智慧 | 朴实教育
真实 | 安全 | 开放 | 包容
一个开放的跨家庭教育平台
往期课程与活动掠影
跨越家庭 理性碰撞 重新认知
孩子共同参与 友爱互动 生活中处处是教育
案例分析 深度交流
企业精英 推动跨家庭教育
大学教师 亲身参与 共推教育事业
迪朴伙伴与年轻父母欢乐结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