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意见领袖”“网络水军”制造“民粹”

2016-07-25 电子取证交流吧




摘  要

“民粹”包含着民意,但又不完全是民意,所谓的“民意”是可以被制造甚至伪造出来的。“意见领袖” “网络水军”借现实问题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似是而非、似真而假,目的不在于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而至于煽动情绪、激化矛盾,直至制造社会动荡。当义愤填膺取代客观理性,正常的情绪表达被幕后的黑手操纵,“民粹”就诞生了。

有人说:“民粹主义唯民是从、崇民拜民、鼓动干预,是异化歪曲了的民主。”有人说:“民粹就是民主,民主就是民粹,两者密不可分,谁离开谁,谁都得死。”尽管分歧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民粹”主张的是平民的利益,反映的是底层的声音,民粹和精英直接对立。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任何社会思潮、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只停留在思想领域,它总要寻找机会表达出来,在抢占舆论阵地的同时,伺机发起社会行动。对于特定的利益集团来说,要想将自己的利益诉求、政治意图转化为社会行动,就不得不借助网络民意。于是,“意见领袖”和“网络水军”应运而生了。他们往往自诩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社会公正的维护者”,当社会上出现下岗失业、征地拆迁、民生危机等弱势者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集体抗争时,出现司法不公、特权腐败、环境污染等社会公共利益可能受到侵犯的民怨表达时,就积极发声,在互联网上制造声势,把一般性的社会事件上纲上线,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塞入其中,把更多的民众裹挟进来,最终突破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引发大规模的社会行动,预演“网络颜色革命”的剧本。

“民粹”的基础在于民众,而民众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不得不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当面对 “富豪”和“强权”时,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常常大打折扣,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纵向时间轴上的巨大变化,只是感受到自己在横向空间轴上的巨大反差,总以为自己处于被相对剥夺的弱势地位。这时,如果有人打出“同情弱势”“守护正义”的旗帜,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赢得他们的支持。他们会为打旗者点赞、围观甚至参与打旗者由线上到线下、由虚拟到现实的社会行动。这就很容易被依附于利益集团的“意见领袖”抓住,一旦遇有弱势者被剥夺之后的抗争、公平正义被践踏之后的民怨,他们就主动设置议题,极力夸大其中存在的“为富不仁”“官逼民反”,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谣言,目的就是争取“沉默的大多数”,激起广大民众的愤慨,进而将这种愤慨适时地引向对党和政府的怀疑,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就这样,愤慨被激起,悲情被渲染,对弱势者的同情和对自身的担忧随之占据民众心智,义愤填膺取代客观理性,正常的情绪表达被幕后的黑手操纵。

在社会生活高度网络化的今天,好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去平等地发表意见、表达诉求。可实际上,在这种貌似平等的背后 ,一直存在着一种隐性的力量,决定着你的意见和诉求哪些能被别人看到,哪些不能被别人看到,同时也决定着你能看到别人的哪些意见和诉求,不能看到别人的哪些意见和诉求。这就是特定的利益集团在发挥作用,就是“意见领袖”和“网络水军”等在联手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民意”都是可以被制造甚至伪造出来的,而且其爆发可以精确到秒,延伸可以定位到点。

所以,“民粹”包含着民意,但又不完全是民意。如何甄别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声音中,哪些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诉求,哪些是被“意见领袖” “网络水军”等制造、传播并放大了的所谓“民意”?区分标准只有一条,是推动党和政府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还是借现实问题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似是而非、似真而假,目的不在于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而至于煽动情绪、激化矛盾,直至制造社会动荡。

(左鹏,察网专栏学者,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作者授权察网发布)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指出,经核实后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电子取证交流吧微信号:DZQZ007

关注电子取证交流吧,精彩继续!

免费订阅:长按二维码3秒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