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非法越界的印度人员和装备在中方现场人员监察下撤离,宣告了持续72天的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和平解决。



但在中国舆论场上,关于该事件却是余波未定。一些公知大V造谣说,为解决洞朗峙,中方以停修公路、双方同时撤军的代价换取印度撤离,印度成功收获了若干让步与条件之后离开了;有的还无端指责,无论外交部、国防部新闻发布,还是官媒新闻稿,态度模棱两可,内容语焉不详。一时之间,中国舆论场上对军方和外交部的质疑声、讨伐声四起。



近日来,更有一些人以“一家之言”的名义,全文翻译《印度时报》关于洞朗对峙是如何解决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印媒宣称:“中国军队和他们的筑路机械也从对峙现场退回了”、“脱离接触后,中国将继续和以往一样在这个地区进行巡逻,但这个地区不会再有筑路行动”、“印度向中国提供了一个挽救面子的出口。中国在星期一早上最初的反应是坚持说只有印度军队才撤出了这个地区,而他们自己将继续在洞朗高地“维持主权”。印度直到下午为止都没有公开的的提出抗议,直到下午的第二份声明中才澄清双方都在‘得到确认’的前提下撤退”。将中印洞朗对峙绘声绘色的描绘为印度的大胜。



有的人不信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发言,偏偏却信印度媒体这种自我吹嘘和自嗨性的言论。


在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两个基本事实。


1


在七十多天的中印对峙期间,中国方面外交、军事手段持续发力,中国始终处于战略优势一方。

2


印度方面并没有任何可以与我们讨价还价的资本,如果说中国因为顾及国内稳定或者说一带一路的沿路安全而对印度妥协,印度未免太高看自己的对抗能力,也太低估了它入侵中国领土的性质恶劣程度。妄想以此要挟中国,未免太天真。


另,据《环球时报》披露,在过去70多天的对峙中,中印撕破脸皮,解放军被迫准备战斗,迅速在洞朗地区开展了支持对印作战和长期军事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洞朗地区形成前所未有的军队驻扎能力,而在七十多天前,中国军人还只能季节性颠簸地去那个地区巡视,根本待不住。



正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沈逸副教授论证的那样:


洞朗危机的最终解决,并非是印度成功收获了若干让步与条件之后离开了,而是中国以军事、外交等多重手段共同向印度方面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印度取消了以越界行动拖延至大雪封山,将原有的非争议地区塑造成为争议地区,并形成印度有能力和意志正面挑战中国霸权的战略-战术投机行动。



这一点,也正在被越来越多披露的消息所证实。


中印的较量,很多时候是在水平线之下的,外交部和人民解放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却不便明言的工作。


反思这一波关于印度撤军的舆情,固然有官方信息发布方面存在时间太晚、内容不够详细等瑕疵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广大网友被一些不带脑子的媒体和一些居心不良的公知大v带乱了节奏。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些猪队友式的媒体。这些媒体照搬印度的撤兵报道,充分体现了其从业心态的不健康和国际舆论博弈意识的不清醒。印度撤军固然是好消息,而且是爆炸性新闻,有些媒体为了抢头条,在获取进一步消息之前,急不可待地将照搬印度报道和立场的文章推送了出去,完全没有看出印度人在报道里预设的“陷阱”。在暴露其畸形的邀功心态的同时,也将某些新闻人脑海中国家利益意识淡薄的事实公之于众。



再次,一些媒 48 27285 48 13292 0 0 1094 0 0:00:24 0:00:12 0:00:12 2708体习惯听风就是雨,一厢情愿的解读洞朗对峙事件,虚虚实实之间,引起了很多网友对报道真实性的质疑。中印洞朗对峙期间,我们听过的相关报道大多有这几个字——“据印度媒体报道”,那么,我们的中国媒体在哪里呢?网络时代,我们也许足不出户,就已经可以获得写一篇报道的信息,但津津乐道地转载别人的信息,解读已有的信息,甚至感性地臆造出一些假象,媒体的公信力何在?7月22日,印度火线网站记者就洞朗入侵热点事件视频采访了印度观察家基金会资深学者马诺吉•约什。随之,中国媒体用“终于有印度权威专家说实话了:现在我们理亏,只能撤军!”为标题来营造印度政府政策遭到国内民众反对的假象。事实上,据统计,印度网友70%强烈支持政府,另30%为理性平和,并未出现成气候的反对声音。但,正是这些真真假假的报道,让很多网友对我们媒体有关洞朗事件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所以,当我们的媒体报道“印度撤军了,我们胜利了”,第一时间迎来的不是欢呼,而是怀疑。


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中国并未吃亏,依靠的是强大的外交与军事实力,但面对争端,我们也需要同样强大的舆论博弈能力。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希望舆论战线上的猪队友也可以不断进阶,成为今后我们应对争端的有力助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