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蓝海! “病毒载体” 到底是啥?

萝卜君 Datayes投研 2022-10-06

今日,两市股指盘中弱势震荡下探,午后加速下行;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走势较为疲弱,跌幅均超1%。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0.54%,深证成指跌0.87%,创业板指跌1.34%。

盘面上看工业母机、HJT电池、光伏、智能机器黄金概念等表现活跃,煤炭、保险、医药、银行、地产、酿酒等板块走弱。

最近有粉丝问萝卜君和元生物,这里我给他回复下。

目前,和元生物拥有包括分子生物学平台、实验级病毒载体包装平台、细胞功能研究平台等在内的全面的技术平台,也为我国核酸药物病毒载体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如果说CXO行业是生物医药行业的黄金赛道,伴随着和元生物科创板上市成功,病毒载体将成为资本市场另一大焦点。

什么是病毒载体?

病毒可以传送基因组进入其他细胞进行感染,也是利用这种性质,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也就形成了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是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而伴随着二者的高速发展,病毒载体生产行业正在迎来重大利好。

2015年至2020年间,国累计开展了约250项CGT临床试验,已成为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地区,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60%,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6月,中国正在开展的CGT临床试验约100项。

这里CGT公司约八成为初创公司,因此大多都选择外包业务,像基因治疗外包渗透率超过65%,远超传统生物制剂的35%。相应的,病毒载体外包率也远高于传统生物制剂,而下游产品型企业往往需要较长的等待期

企业委托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生产平均需要等待16个月,在部分情况下甚至需要排队两年。与此同时,病毒载体生产需要预留定金,这种在CDMO行业罕见的行为也显示了其供不应求的状态。

有研究估计,病毒载体的生产能力需要增加1-2个数量级才能满足最终的商业需求。尽管自2015年以来产能明显增长,但自2015年以来飞快进展的临床项目,也极大地增加了产能的需求。

据报道,病毒载体的生产占CGT研发投入1/3以上的费用。CGT研发变多,病毒载体的生产也会随之变多。

最广泛的两种病毒载体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AAV)和慢病毒(LV),其中AAV常用于基因治疗,LV常用于细胞治疗。

AAV是1965年被发现,1995年第一次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其属于细小病毒科依赖性细小病毒属,它由一个直径约26nm的二十面体蛋白质衣壳和一个约4.8kb的单链DNA基因组组成

其宿主范围极为广泛,长时程基因表达,治疗效果持久,但其包装容量小,感染到表达的时间比较长。

相比而言,LV基因组长度为9kB,有更强的嗜性,能够感染非分裂细胞

慢病毒载体(LVs)是传递遗传物质最常用的转移载体之一,也是改造造血细胞以纠正原发性免疫缺陷、血红蛋白病和白血病的首选载体。

病毒载体的生产工艺

病毒载体生产分为上、下游。

上游生产工艺包括:细胞复苏→细胞扩增→接种、转染、诱导→收获。

其中的过程,在细胞扩增培养方面,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从实验室研究中沿袭下来的细胞贴壁培养技术,被用于生产大约70%的病毒载体产品。AAV和LV载体生产最常用的是使用贴壁培养的人胚胎HEK293细胞。

转染是指是将目的基因转染至特定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方法。目前工业生产中的转染方式主要有瞬时转染与稳定转染两种。

二者各有优缺点,需要按照实际场景而使用:瞬时转染多用于贴壁细胞系,而稳定转染多用于悬浮细胞系。

下游包括:纯化→浓缩→制剂→灌装、包装。

除杂提纯是下游工艺的关键,这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最大程度提高产量的同时,满足产品与杂质的质量规范。

这下游工艺改进依然存在很多潜力点,例如,载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空衣壳。空衣壳可能会影响AAV载体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是最终产成品中需要去除的杂质。

但空衣壳与完整衣壳具有相似的大小及电荷量,分离仍具有挑战性。两种广泛使用的分离方法是氯化铯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AEX)。但依然有会产生刺激性物质,扩展性差,工艺难度大等问题。

病毒载体生产成本及拆分

AAV载体与LV载体的生产均有多种基于不同反应容器的生产工艺,不同工艺的成本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下,成本最低的路线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生产规模越大,原材料成本占比越高。

另外,常用的两种病毒载体的生产原料均包括质粒DNA,符合GMP要求的质粒DNA价格达每克数万美元,占生产成本的18%-46%左右,是材料里占比最高的。

目前质粒DNA的生产一般基于大型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中使用大肠杆菌发酵的方法,其生产流程涉及质粒构建、菌株库构建、发酵及纯化等多个步骤,生产流程长、过程复杂难控、容错率低,操作不当会使得整批产品报废。

上游发酵生产中的工艺参数如培养基成分、温度、PH、接种密度、补料速度、生长速率等均需严格控制,此外GMP生产对于最终质粒产品的内毒素含量、DNA杂质等含量均有严格规定。

整体而言,质粒DNA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对工艺水平、生产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质粒生产过程较为缓慢,若选择外包生产,一般定制质粒的交货时间可长达数月,对于外包企业的开发周期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整体看也是,病毒载体生产受药监局与卫健委监管,从准入、研发、注册、生产到上市的全流程具有完整的规范标准,准入门槛高。

行业公司布局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欧美地区的CGT的CDMO行业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主要参与者包括 Thermo Fisher、Oxford Biomedica、Catalent、药明康德等

目前国内主要从事CGT CDMO业务的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子公司无锡生基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和元生物、博腾股份子公司博腾生物等。

这里,与欧美市场相比,国内企业虽处于发展初期,但近年来加快成长,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增长态势良好,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萝卜君还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病毒的文章,点赞后,戳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Datayes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鸿蒙 3.0即将登场!概念股 20cm 涨停!

量价齐升!新周期已至?!

复合增速超325%!即将上市!

创历史新高!概念股大全 赶紧收藏!

重磅!这家龙头 又签大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