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声•悦享|今天,一起『品读成都』
欢迎各位小工匠来到
“阅声·悦享”声音图书馆
四月天,读书天
随着世界读书日的临近
学院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活动
也将拉开帷幕
今年,我们将围绕
“品读成都”这一主题
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其中,在“阅声·悦享”栏目
我们精选了几篇文章
从不同角度诠释天府文化的内涵
『品读成都』特辑•引子
作者:徐瑞年 诵读:周黎
1
你一定知道,在两千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了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从此,都江堰的水在成都平原日夜奔腾,川流不息,将这里打造成富饶的天府之国。于是才有了“两千年城不易址,两千年城不更名“的成都,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咏叹。
晋代大文豪、齐鲁人士左思赋予成都“既丽且崇”的美誉。
李白的赞叹是“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
陆游则说,“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而和成都缘分更深的杜甫,他笔下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我有浣花竹,题诗须一行。”、“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等等,描绘的不仅仅是锦城的山川河流,绮丽风光,更是对这座人间幸福之城的深情歌咏。
作家阿来认为,杜甫遇到成都,可以说是杜甫的幸运,也是成都的幸运。
是的,成都,就是这样一座满城流淌着诗意的古都名城。不难理解,为何成都在张艺谋的眼里,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了。
岷江直下,奔流向东,春日如宴,锦城依然。
成都的人杰地灵、成都的风花雪月、成都的麻辣鲜香。可谓自然而然,天赐予之,史赋予之。这样的魅力,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呢?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那就让我们去细细品读、沉溺其中吧!
小工匠们,在2022年的读书月里,让我们以书为媒,开卷品阅成都。把我们对这座公园城市、宜居之城的那份轰轰烈烈的爱大声读出来吧!
/////////
声
音
爱
好
者
周黎,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作者:林文询 诵读:刘通
2
两千年城不易址,两千年城不更名。
遍数华夏大都名城,恐只有这座坐拥千里沃野的西南大都会成都了。自秦兴,自汉旺,其崛起之速,生机之旺。固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形胜自然条件有关,而以神奇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为实证代表的古蜀文明,也为之奠定了厚实基础。
有道是:云过秦岭,万顷峥嵘倏尔化柔波。月笼锦水,百代繁华恍然演南柯。正是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铸就了天府之国,成就了锦绣成都。
千年美名如此,而当初的形貌又是如何呢?回穿两千年历史隧道,扑面常漫漫风尘,那时的城市当都是灰头土脸的吧?当时还被中原豪强视为蛮夷之邦的古蜀地,起一座城池大约也就如土疙瘩一般吧?
答案是:否!时人的诗赋便是最好的回答,历史的印记至今鲜明如初。
汉代大学者、成都本土人士扬雄《蜀都赋》之咏赞姑且不论,晋代大文豪、齐鲁人士左思的名篇《三都赋》,就不仅将成都作为其歌赞的国中三名都之一,且不吝赋予成都“既丽且崇”的美誉。
丽与崇,寥寥两字,却道尽了当时成都的绮丽与宏伟。可谓画龙点睛,神来之笔,力透千钧,芳盖千古。两个字,有如两颗光耀夺目的王冠宝石,镶嵌在成都的城楼上。
丽与崇,也成了成都千古不易的特色写真。至今,仍有一座以此二字为名号的峻雅高阁,矗立在成都东门锦江河畔,竹林如云、游人如织的望江楼公园。留下无数成都父老的足迹,也留下众多文人骚客的墨宝。唐代蜀中女诗人薛涛之墓为后人迁造于此,而著名的四川大学也在20世纪中叶迁于其旁,足见其名声之大,文气之足。
事实上,这座以近两千年前左思的华章丽句命名的“崇丽阁”,一直是成都老市民公认的成都第一“图腾”,城市形象的代表性标志。过去的成都画册,就是以其秀丽影像作为封面“头饰”。
“既丽且崇”,于成都当然不是凭空杜撰,浪得虚名。遗泽后世的蜀地秦汉文明,不仅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且在成都至今都可以实实在在地触摸。
秦李冰率蜀人创修的都江堰,被称为世界上唯一两千年至今都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滋养了千里沃野,也滋润了千年历史,堪称成就天府之国长盛不衰的智慧杰作。
汉文翁兴建石室创立郡学,开中国地方官办学堂之先河,为后世蜀文化的兴盛、蜀文风的浩荡扎下了深厚根基。两千年来,无论历史风云怎样变幻,作为学府的石室始终固若磐石,从未湮灭。曾在百年前集中涌现一批民国文豪、如中国新诗“第一人”郭沫若、长篇小说巨匠李劼人,以及音乐学家王光祈、历史学家蒙文通、数学家魏时珍、生物学家周太玄等大师的石室中学,至今仍是成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而汉末的一段短暂历史,三国纷争,三足鼎立,因明代罗贯中如椽大笔的精妙演绎。竟不仅令这一短暂历史恍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壮丽的华章,全体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英雄史诗。而且使蜀汉英杰的忠义智勇形象,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蜀人的性情,也成了历代成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
曾为杜甫歌赞过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规模冠绝国中,名声远播海外,每日里游人络绎不绝,盖乃蜀人精魄所钟。
其他至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浪漫爱情故事,更是干百年来,一直沉浸弥漫在成都市井里巷的酒香中……
这一切的一切,确如秦砖汉瓦,铮铮其声,波延晋隋,流风后世,回荡在历代诗人的吟咏中。
上文选自《诗意成都》
林文询主编
本馆索书号:I227/718
/////////
声
音
爱
好
者
刘通,通识教育学院教师,音乐与舞蹈学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在读
往期推荐
| |||
| |||
| |||
|
< ENDING >
素材来源 \ 图文信息中心
编辑 \ 衡姚
责任编辑 \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