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一线!这份指南很重要!
众志成城战疫情
齐心协力渡难关
工职先锋在行动
近日,四川省多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院师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保卫战之中,居家办公、居家学习之余,以责任担当为己任,积极投身到志愿者队伍中,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践行了人生的新价值。
疫情面前,党员当先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学院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沉基层一线,主动到社区报到,就地转岗参加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截至今日,学院各党总支(支部)近百名党员参与了社区志愿服务,“我是党员,我是志愿者,随叫随到!”大家用义无反顾的勇气与担当,兑现着朴实的“诺言”,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逆向而行、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集青春之力,向疫情挥剑
面对当下异常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工职学子们并未因疫情的严峻而畏惧,而是立即转换角色,穿上了鲜红的志愿者马甲,投身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彰显着责任与担当,有的穿上防护服辅助核酸检测工作;有的穿上志愿者衣服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有的化身心理天使温暖疫情中烦躁的人们……这些志愿者们用行动、付出、坚持,构筑了抗“疫”堡垒,书写了“青春答卷”。
截止目前,学院有近300名学生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的抗疫志愿者们)
(信息工程学院的抗疫志愿者们)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的抗疫志愿者们)
(轨道交通学院的抗疫志愿者们)
(财经商贸学院的抗疫志愿者们)
抗击疫情,成都加油
战“疫”情,显本色
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
工职er们
以疫情面前,党员当先
以志愿之名
集青春之力,共抗疫情之灾
我们坚信
只要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
只要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大家携起手来
凝心聚力,共渡难关
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广大志愿者冲锋在前
积极投身抗疫一线
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参加防疫志愿服务的同时
志愿者们更要保障好自身的健康安全
为此
成公子整理了一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防护规范
疫情防控志愿者健康防护指南
志愿服务须知
请查收
下面一起来学习了解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一
社区(村)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一)直接接触密接、次密接等高中风险人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N95口罩(每4小时更换)、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帽子(二级防护),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并及时进行手消毒。
(二)不直接接触高风险人群的一线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医用乳胶手套、戴N95口罩、帽子,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并及时进行手消毒。
(三)上述相关人员至少每天进行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高风险人员的,必须单采单检,采样期间与其他市民核酸采样点分开,并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
(四)工作期间须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地居住,避免流动;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按照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两点一线”活动,尽量减少人员间的直接接触。
(五)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个人防护和管理知识培训,严格执行防护规范。
(六)工作人员在配置消毒液时,应穿戴防水隔离衣或工作服、帽子、医用外科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橡胶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七)使用后的个人一次性防护用品均按照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第二、三、四、五类人员个人防护规范均按此条落实)。
二
核酸采集医务人员防护规范
(一)所有核酸采集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期间应规范穿戴(二级防护)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防护服、医用乳胶手套、鞋(靴)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帽子等,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二)工作人员不得在采样现场用餐,避免摘脱口罩,避免触摸口眼鼻等部位。就餐、入厕等活动后再次返回工作岗位时,应更换新的防护用品(二级防护)并规范穿戴。
(三)工作人员应分工(信息录入、采样、维持秩序等)明确,划分可移动区域,未穿戴二级防护不得进入采样区。在岗期间与被采样人员之间保持“1米线”安全距离。
(四)工作人员在处理核酸采样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时,须规范穿戴防护服、帽子、医用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靴)套,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五)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口罩有破损、受污染等情况时,须及时更换。工作区域应配备免洗手消毒凝胶等消毒用品,随时做好手卫生。
(六)核酸采样期间应设置感染管理防控人员,负责巡回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工作期间须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在工作地居住,避免流动;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按照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两点一线”活动,尽量减少人员间的直接接触。
(八)上述相关人员至少每天进行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高风险人员的,必须单采单检。
三
转运人员防护规范
(一)所有参与转运的工作人员和驾乘人员必须经规范培训,考核合格(特别是个人防护服穿脱),熟练掌握个人防控知识。
(二)驾乘人员及转运工作人员全程着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N95口罩、手套、帽子、鞋套(二级防护)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三)驾乘人员和转运工作人员尽量避免与隔离人员近距离接触及交谈,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帮助隔离人员搬运行李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四)转运过程中出现人员健康状况异常(如发热、咳嗽等症状),驾乘及相关工作人员需间隔24小时共开展2次核酸检测;如被转运人员出现阳性病例时,驾乘及相关工作人员需在接报后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
(五)转运司机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必须集中住宿,实行单人单住,用餐不堂食,不聚集、不近距离接触。
四
志愿服务人员防护规范
(一)外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首选N95/KN95口罩,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志愿服务人员,穿戴隔离衣、帽子、医用乳胶手套;必要时(如:黄码采样点、医院、封管控区等)穿戴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鞋(靴)套、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护目镜)。
(二)与服务对象近距离(小于1米)接触的志愿服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医用乳胶手套、帽子,穿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三)口罩在连续佩戴4小时后或湿脏后应及时更换,穿戴防护服期间不得喝水、吸烟、进食等;如确需进食或饮水,则应在规定脱卸区域按规范脱防护服或隔离衣并进行手消毒。进食或饮水禁止在采样点、医废暂存点、防护品脱卸区周围20米半径内,站位尽量在污染区域上风口。
(四)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尽量不要携带手机、钥匙等个人物品,如确需携带,可将其套上塑料袋密封。取出手机、钥匙时应先消毒塑料袋,并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两次。
(五)在为他人提供志愿服务时,要时刻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线”安全距离,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接触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六)志愿者在各项志愿服务结束后,应收好相关服务物资,保持环境整洁,加强手消毒,到指定地点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七)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高风险人员的,必须单采单检。
五
其他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一)工作期间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口罩在连续佩戴4小时后或湿脏后应及时更换。
(二)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如不具备洗手条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不得摘下口罩;如需摘下口罩,须用纸巾或用肘臂遮挡。工作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人员的直接接触。
(三)近距离接触高风险人群时,要规范穿戴帽子、医用乳胶手套、医用防护服、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工作结束后,要在指定地点正确脱卸个人防护用品。
(四)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每日至少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志愿者健康防护指南
志愿服务须知
此外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志愿者们不仅要戴好医学口罩
做到科学医学防护
更要带好“心理”口罩
做到科学心理防护
(图片中为常见心理调节技术,来源:KnowYourself)
最后,要做好情绪调节
不让不良情绪影响自己
1.学会情绪表达。青年志愿者可以通过写日记,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擅长或者喜爱绘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懂得内心倾诉。青年志愿者可以向同事、家人、亲友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受,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受到的委屈等,获取心理支持。
3.寻求专业帮助。当无法进行自身调节,或出现严重情况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志愿服务,有你有我
请工职防疫志愿者们
一定要做好健康防护
你们辛苦了
推荐阅读
01
这些老师!被表彰!
02
致全校教职员工的节日慰问信
03
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04
22级新生爆照!第二弹来了!
< ENDING >
素材来源 \ 组织部、学生处、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工职青年、健康兵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 \ 邓显文
责任编辑 \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