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诉说趣闻
6
@纽约时间
7
上海
8
bxss.me
9
1'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诉说趣闻
6
@纽约时间
7
上海
8
bxss.me
9
1'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李宜雪的良知卖了2万元,真正需要声援的是罗灿宏啊
故意按摩让女生“产生欲望”后发生关系,算性侵吗?
洗牌电商圈!阿哲放话全网:挑战抖音所有机制!爆全品类大牌!
阿哲现身评论区,@一修!肉肉痛哭,无限期停播!回应舆论黑料,关闭私信评论区!
登热榜!某牙电母被S,榜一求爱遭拒!柚柚阿哲合体年度走红毯!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巨变中国 No.1 | 四十年来,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变美的
研究观世
2022-05-30
收录于合集 #巨变中国
10个
01
1984年的那个下午,一杯咖啡改变了一个北京姑娘的命运。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由此拥有了一个非常阳刚的名字——石凯。
那天下午,18岁的她跟朋友去王府井旁边的北京饭店喝咖啡,无意中踏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在去洗手间的路上,她跟一个老外迎头相遇,由此被他拉住。他一眼就看中了她的大高个、长腿、翘臀,以及更多天生适合做模特的优点。
这个老外的名字,就是中国人后来耳熟能详的:
皮尔.卡丹。
后来,她就成了第一个走向欧洲的中国模特。她跟几位队友扯开一面五星红旗,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驾车飞驰的照片,上了包括《法兰西晚报》在内的巴黎8家报纸头版。用的词汇是“毛泽东故乡来的模特”“征服法国之旅”。
石凯那杯咖啡赶上了时代的风口。
北京饭店是当时全市7家可以接待外国人的饭店之中,规格最高的一家,由国务院国管局直管。
如果早几年,普通市民进这里要检查护照和介绍信,跟出入国境一样,她也就进不来了;话又说回来,早几年皮尔.卡丹也不可能在中国挑选和培养起自己的模特队伍。
早在1979年,皮尔卡丹就在中国组织了第一场模特表演,就找不到中国模特,只好全部用外籍。
当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走到T台尽头,撩开身上的衣服露出大腿时,意想不到的场面发生了。
当时一位在场的记者写道:
台下的人们竟像一波巨浪打来,身子齐刷刷向后倒去。
这个巨浪,很快就被时代的洪流吞没,成为回忆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中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
美是一种权利,人人生而有之。
那个年代,全国人民都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02
同是1984年,一部东北电影在全中国成了爆款。
这部电影,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街上流行红裙子》。一个叫陶星儿的纺织姑娘,克服世俗的重重阻力,在一帮闺蜜的鼓励下,终于穿着红裙子走上街头,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美。
片中有一句台词,也随之流行全国:
男女老少穿灰黄蓝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想打扮得漂亮一些!
1978年,全中国服装产量是9.51亿件——背心、裤衩、长衣、长裤、裙子、大衣、貂……全加在一起,刚好略多于全国人口总数。
换句话说,如果全国人民不讲究拿到的是什么,刚好一人分一件衣服。
要用一个词形容此时中国人穿衣服的状况,那就是:
捉襟见肘。
女性主义十足的《街上流行红裙子》,是中国第一部以时装为题材的电影。没有人能想到,它居然成了中国第一部带货电影。
跟电影同步,红裙子在全国上下流行起来。一眼望去,大街小巷都是满满的鲜红。
八十年代,时尚更迭的速度还很慢很慢,慢到今天的人无法想象。
直到两年后,一篇名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爆款文章才扭转了这个局面。它也因此成了中国第一篇带货报道,硬生生将全国的一片红变成了一片黄。
这部电影虽然是东北出品,但把背景放在了当时中国最靠近时尚的城市——上海。那个年代,上海就是全国青年心中的时尚圣地,源源不断地产生神奇的力量和美。
这个时候,15岁的少女林彩平偷着学裁剪已经有两年时间了。
她家在浙江台州,父亲就是从上海学成归来的裁缝,这让她家的生活比村里人好得多。大多数人家只有在过年和结婚的时候,才会做一套新衣服。从小学毕业开始,她就偷着观察父亲做衣服的手法,偷听他给徒弟上课……
没过几年,她就自己漫步在上海的南京路百货商场,挑选最新款的衣服式样,买回家研究了。
对时尚这个词的魔力,她理解得非常直接。
我只有一米五六。上海传过来喇叭裤、高跟皮鞋,一下子就把我拔高了十厘米。
03
1993年的8月8日,一本杂志诞生在北京一间小小的四合院里。它的封面是一位德国女模特,封底是英国老牌影星皮尔斯·布鲁斯南。
《中国旅游报》记者吴泓在筹划这本杂志时,就多了个心眼。它的中文名叫《时尚》,英文名却起了个“Trends”。
这个词也是时尚的意思,是为了跟1886年创刊的美国著名时尚杂志《Cosmopolitan》区分开来,以免重蹈《读者文摘》被迫改名《读者》的覆辙。
封面上,除了毛阿敏和杰尼亚、雷达表,还有一行最显眼的大字:
出国其实很容易。
没有人能想到,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如此执着。十几年后,这本杂志竟然扩展成了一个集团,旗下十几本杂志,名字几乎个个都有“时尚”二字:旅游、健康、男性、女性……吴泓担任了时尚集团的总裁。
这本杂志,就经常出现在林彩平的手上。确切地说,是经常伴着她,出现在纵贯中国的火车上。
这时,她已经在大西北的甘肃省会兰州扎下了根。
一开始是在路边摆摊,后来逐渐升级成了柜台,又到商铺。本来只是跟着表哥来这里碰碰运气,没想到这里的生意是如此好做。
她购进面料,连夜设计、裁剪,第二天摆出去卖。一般到下午,一二百件衣服就全都卖光了。扣掉房租、原料和人工费用,至少有30%的纯利。
这里的人大多喜欢在政府机关或者国企找个工作,更吃不了摆摊的苦:冬天冒着凄厉的北风,用自行车把面料驮回来;白天卖货,晚上制作,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在兰州,林彩平很快认识了一个也是摆摊卖货的宁波小伙子,恋爱结婚。有一次进货晚了,她拖着怀孕八个月的大肚子翻墙回家。
后来儿子慢慢大了,四五岁就开始学着用破布头自己设计衣服。不知有多少基因遗传成分。
林彩平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融入了时代的风口。
在她正式在兰州东部综合批发市场开店的1993年,中国成为世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国计民生急需的西方技术和物资,都是用一件件衬衫、一条条裤子换回来的。
当然,生意好做更大的秘诀,在于这句话:
我先把自己当作第一个顾客。
设计出来的衣服,她先自己穿。如果自己觉得很美很时尚,那么十有八九会畅销。反之,就很容易砸在手里。
她从广州进了一批的确良(dacron)面料,做成了一件女式花衬衫,下摆做了一个蝴蝶结。那是她的得意之作,畅销了很久,几十年之后还不能忘怀。
《时尚》和其他几本常年订阅的杂志,上面形形色色的时尚服饰,成了她灵感的重要来源。
至今,她家里还保留着当年的一摞杂志。有感情了,舍不得扔。
一句话经常挂在她嘴边。
没有这些杂志,新衣服的样子从哪里来?
04
林彩平没有想到,她在兰州整整生活了二十年。
直到北京奥运召开的2008年,大女儿高中毕业,两个双胞胎儿子也快要小学毕业那年,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林彩平才和丈夫收拾行装,回到浙江家乡。
晚了。
这二十年,已经注定了这个家庭的命运——三个孩子中,有两个都从事了服装这一行。
尤其是当年用破布头自己设计衣服的大儿子席林鸿。
席林鸿高考志愿报的就是东华大学,也就是原先的中国纺织大学。他又去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留学,专攻时尚设计。
他说:
我没有想做成一个多么大的事业。但想到有人买了我设计的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很开心,那种感觉就非常棒。
这二十年,中国人追求美的脚步,迈得比任何人想象中都快。
2019年,中国的服装产量是240多亿件,是1978年的24倍。这还是经过多年调整后的结果。在2006-2007年,这个数字一度达到512亿件,够全世界人民每人分近10件。
ZARA、H&M等国际品牌纷纷进军中国,一度把中国本土的品牌逼到墙角。
尤其是ZARA这家世界上最大的时尚服装工厂。它的杀手锏就是一个字:快。
每年,ZARA会在店里展出1.2万款新品,平均每款新品的展示时间为3-4周。其老板的财富一度超过比尔盖茨与贝佐斯,夺下世界首富的宝座。
现在,席林鸿成了这个家的第三代服饰从业者。
他读书几年,把能拿的奖全都拿到了。尤其高兴的是,2019年,东京消防厅乐队——日本的国家乐队,要换掉穿了三十多年的演出服,他的设计方案中了标。
回国一年后,他就在淘宝开了自己的店,还被选入了淘宝的“iFashion”。
这是一个为中国年轻人提供海量多元新品和时尚解决方案的平台,包括男装、女装、鞋包、首饰……主打三个字:潮、广、快。
iFashion是从淘宝上众多商铺中选出来的三万户中小创业者。他们没有一家的体量能与ZARA相提并论。但现在,他们扛起了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大旗。
如果说中国快时尚的灵魂在淘宝,并不过分。
iFashion的这三万家淘宝店,每个月会有60万件新品上市。针对任何一个热点事件、任何一个可能的时尚风潮,他们都能及时做出反应。
后浪、奥力给、不讲武德……任何一个热词刚刚流传开来,淘宝上马上就会出现相应的衣服。
这或许就是快时尚行业在中国的2.0版:三万户iFashion淘宝中小商家每年的销量之和,是ZARA在全世界总销量的两倍。
席林鸿的店叫FragileHeart,翻译过来就是“玻璃心”。这是他和女友一起想出来的名字,目标用户是跟他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这个人群的性格特征是:
想跟别人不一样,但是还挺在意别人眼光的。
跟当年母亲做生意的秘诀一样,席林鸿也是让女友先当第一个顾客。她同时也承担了模特的角色。
代工厂拖延工期,压货……上一代人在这个行业里踩的坑,他一个不落全部踩了一遍。还好,都过去了。
开店九个月,他们这家在淘宝排名一万多的小店,竟然卖出了7000多件衣服。
母亲林彩平现在也在帮着儿子打理淘宝的生意。虽然,每天无数的年轻人在上面开店,无数的流派和新款看得她眼花缭乱。
她越来越感觉到,这个时代的速度,快得超出了自己的经验。
她感叹说:
这大概就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