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序员选择大于努力, 你的努力没有意义?

点击上方开发者技术前线”,选择“置顶或者星标”

你关注的就是我关心的!


今年刚好 40 岁,在一家著名外企做到技术专家的位置,在亲戚朋友眼中,俨然已算半个“成功人士”,但内心深处,却无一刻不战战兢兢。我知道,自己就像一个风雨中的高跷人,哪怕一阵风,一个闪失,都会重重跌倒,甚至于再也爬不起来。



我有一个习惯,每年定期更新简历,然后面试一圈,一则看是否有更好的机会,二则了解市场行情与技术动向,也作为自己下一年努力的方向。


从 30 岁到 40,整整 10 年,年年如斯,这种形式一直有效的鞭策我努力学习和工作。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努力,就会永远站在技术的前沿,就会永远保有强劲竞争力,所谓的“中年危机”永远也不会落在我的头上。


另一方面来说,我进入这个行业也是由于我确实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兴趣,这才使我能够坚持到现在。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在外人看来我们程序员做的是他们看不懂的高端工作,但实际我们大多人都在做着码农一样的工作,这不是简单的调侃,而是深有原因。


从我毕业到现在吧,历经了不少项目,大多数都是为了任务而任务,为了搬砖而搬砖。有时我们大谈架构,大谈设计模式,在实际的赶项目阶段都有些显得苍白无力。一个项目团队,产品经理,技术经理,业务接口人,开发人员,架构师,这些人在一起共事,很难去协调好每个人心里想的。再加上开发成员的技术参差不齐也是很大的痛病。也许你会跟我说这是团队的管理问题,是的,没错 ,我同意。但是这其实不是你简单的加强管理就能做好的,管理在敏捷那一套思想中也定义了好多指标来衡量,但是最终你会发现,它也会沦为一个形势上的东西。软件产品让我意识到它如果想要活的更长久,一定不能做成形势化,一个团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默契,很难把一个项目做好,很难做出来一个好用的产品。



国内技术人现状


在国内的大多数公司的开发现状,你会发现开发团队会这么几类人。



第一类:他们有家室,有房贷,在这个公司干了蛮久,以他们的“经验”,凡事要追求稳,他们不愿意更换技术,坚持用旧技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他们比较自信老系统的一些特性,他们觉得领导也觉得在这些方面他们更具有发言权,他们不愿意去改动太大,就像他们要保证他们的工作也要稳定,因为他们有家庭压力,房贷压力。他们也深知,自己每天做着比较重复的事。他们这么“可靠”的思想让他们慢慢得稳步前进,等到他们能够上领导一步层次,他们也会以同样的心态追求稳定,因为领导上面还有领导。如果你要搞出什么新花样,即便你说出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目前项目有什么样的诟病,他们依然会找出更多理由来回击你,最后 补上万一上面的领导怪罪下来是你担责还是我担责。这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套话,你们依附公司,离开了这家公司,他们到其它地方,也许就没多大用,他们也有恐慌。


第二类人,是一些初入社会,刚毕业的小年轻,不谙工作上一些套路,凡事自己感觉大有可为,很勤恳,没有老手那么“滑”,虚心好学,肯加班,领导看了也很开心。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他正在做的是一个烂成了什么逼样的项目。这类人中,有一部分是冲着高薪白领的诱惑而来,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有没有天份做这些事。上面第一类人,我认为他们真的有“天份”做这些事,但是那些人更想升到管理,如果没心思升到管理,还一直任劳任怨的工作,可谓是比较耐得住性子的牛阿哥。


第三类人,他们好像是能耐住性子的牛阿哥,在一个公司也呆了很多年,也挺会追求稳定,但是性格及处事上不太有能力当领导。事实在技术层面,他们很多也是一知半解。在工作中“孜孜不倦”得领任务做任务。


最后我再说一类人,就像我。工作中,不甘沦为失去自我,想要工作能够适应我心。无奈有时似乎太想追求完美,总是容易碰壁。是的,我也会尊重公司的目标,公司成立一个软件项目,最终是要体现这个项目的价值,我们每一个参与这个项目的成员都应该为了这个项目尽力付出,并不能偏离项目的初衷。但是好话说的好,但实际运作大部分可能都有问题,我们没法去真正协调这几类人。有人说每个行业都有每人行业的心酸,而我说的最后这类人似乎是最坐不住的,说的不好听点是我无法适应环境,好听点你高冷于世。但是具体怎样由心决定吧,自己永远都要比别人更了解自己,如果在一天你能真正了解了自己,或许你该解下一些无用的包袱,好好得做一回真正的自己,该背起的责任,我们背起,该释怀的我们一定要释怀。


努力的价值?


然而随着年岁增加,随着每年面试境况的逐渐下行,我越来越怀疑“努力”的价值,也渐渐能理解年轻时听到的那句话:“所谓悲剧的人生,并不仅仅在于被不幸击中,更在于这种不幸的不可避免性”,而“中年危机”就是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剧,就绝大多数人来说,无论如何挣扎,都逃无可逃。


年初,跨过大半个北京城,来到某视频网站应聘高级软件工程师,我准备充分,状态神勇,在技术环节过关斩将。因此,当我在会议室等待总监面试的时候,踌躇满志,心想这个 offer 十拿九稳了。


我已经想好了,当总监坐下和我谈理想的时候,我一定要把我的技术深度和广度充分展现,我要和他谈架构,谈趋势,谈…,然而就在总监推门而进,我起身相迎的瞬间,从总监脸上我读到不是微笑,而是分明的惊诧和失望。他甚至都没有坐下,只是简单问了个数据库并发问题,就草草结束了这次面试。


这次面试,即使是事过数月,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哪位总监脸上的表情,他期待的显然不是一个奸滑,油腻的中年大叔,而是一个血气方刚,听话,能加班的精壮小伙。


于是,我调整了策略,把求职的方向改为了架构师。这次显然对路了,面试和谐多了,再没碰到早前面试纯开发岗的尴尬。


国内某著名商城的大数据架构师职位,技术环节,面试我的是一个 30 出头的小伙,人很 nice,整个过程我俩的思路一直比较 match,能看出小伙对我很满意,所以当面试结束,小伙子说让我回去等通知的时候,我内心相当惊诧,觉得自己可能被悲剧的“套路”了,索性直接问:“我是不是挺让你失望的,所以套路我,让我回去等消息呢?”小伙子是个直爽人,甚至有点激动,转身拿过来几分简历递给我说:


“你看,这是最近面过的候选人,这是 XXX 的首席科学家,这是 XXX 的 VP,这是…,相比之下,你的背景真的是太一般了,我也是看你技术不错,才让你进入候选名单的。真不是忽悠你,架构师只有一个,公司肯定要在其中反复筛选,我也是看咋俩聊的不错,才给你看这些东西的。”


事后证明小伙确实是个实诚人,很快我就收到了复试通知,接下来又经过前前后后 2 个月,总共 6 轮面试,我才艰难的拿到了最终 offer。然而其中的忐忑,抑郁,自不可为人道,再叠加此前面试高工时的屈辱,使我分明的觉出了这个年龄职场人的窘迫。


找工作使我确认了一个问题:纯粹的技术岗,只要到了年龄红线(大概 34 岁),即使你再努力,技术再好,再有热情,也是白搭,人家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给你。因此,年龄大了,如果还想有口饭吃,就必须削尖脑袋往上走,做架构师,做管理。但残酷的是,在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下,这些岗位必然是相对稀少的,那些没有走上管理岗的大龄技术人员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作为一名 90 年代的大学生,曾经的“天之骄子”,从学生时代,我就时刻鞭策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生怕哪步走错了,被技术,被时代抛弃。然而现实是什么?即使你精通多门编程语言,熟悉各种设计模式,懂大数据,懂 AI,然而那又如何?


你不想做总监,不想做 CTO,就是想安安静静的研究技术,这个要求高吗?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你要么努力“奋斗”,踩着众人的失败成为所谓的“管理者”,要么就会跌成可悲的 loser,这中间没有任何温情的中间地带。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努力”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但在我们努力的同时,其实并不会去思考努力背后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享受这种“努力”的感觉,因为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稍稍减轻我们巨大的焦虑感。


毒鸡汤励志却毫无营养


那些毒鸡汤,教人要努力,要超越,要成功,要做人上人!然而对一个群体来说,这种毒鸡汤却毫无营养,因为就一个群体来说,成功的永远只能是少数,所谓的努力只是徒然增加了整个群体的生存难度(想想那些无底线加班),至于整个群体的成功率则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要提高整个群体的成功率,这个社会就要能容纳更多元化的价值观:你擅长沟通,喜欢管理,可以,努力奋斗吧骚年,向着 CEO 前进!而你喜欢技术,可以,我也欣赏你,创造条件让你沉浸于研究,也满怀信心的期望你的创新。哪怕你就是如此不思上进,就是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我虽然不赞赏你,但也绝不鄙视你,是谁规定了“奋斗”的人就比不“奋斗”的人更高尚呢?


而要提高整个群体的成功率,除了更多元的价值观,亟待改变的还有当前恶劣的劳动关系,例如恶性加班(如 996),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延长员工的职业寿命,才使个人努力有讨论的空间。否则所谓的努力最终都会异化为年轻时在血汗工厂出卖青春,而年老色衰,加不动班了,就会被资本家无情的扫地出门,空留一声叹息!


10 年的时间,生活的磨砺,逐渐把我从一个盲目乐观的青涩小伙,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无疑却是历史上最好的我。我已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放弃了虚幻的主角光环,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是悲观的,但更是理智的


我是悲观的,但更是理智的,因为保持理智的最佳方法就是彻底掌握悲观主义,比如塞内卡就认为,愤怒和失望就是源于乐观主义的预期。北欧的居民不会因为下雨而愤怒,因纽特人也不会下雨而失望,我也不会因为将来的生活对我的捶击而放弃,因为这都没有超出我的预期。


然而,即使如此,我依然要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把我的思索表达出来,那是因为:


虽然我们都是挣扎在底层的普通人,无奈,卑微,懦弱,但我们绝不傻,绝不麻木。我们虽然无力改变这荒谬的现状,但也绝不会为这荒谬的现状叫好,更不会把这种荒谬合理化,成为一个可悲可恨的“奋斗逼”!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 顾城《一代人》


   大白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后,很可能会给大家热情的心泼上一些冷水,但是作为程序员一定要敢于承受上市的暴富,敢于拥抱裁员的凄凉! 无论如何,我个人一贯坚持努力奋斗论。 努力肯定有价值的,也许对文中作者来说,失去了一些选择的机会,但努力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努力的意义在于不是让我们成功! 而是让我们有更多的可选择! 


在对的时代,遇上对的公司,再遇上对的项目和人,才会成功,但是这种几率低的不能再低了。 假如努力了就能和BAT的创始人一样成功,那么谁还去劳动?  假如你不做程序员你又能做什么呢?

原创作者:水木清华

地址https://www.kuaidian1024.com/40_sui_lao_ma_nong_de_zong_ji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