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圈强链!集聚优势产业力量为制造强市建设增势赋能


明亮的聚光灯下,每位企业代表签下自己的姓名,代表了各自单位谋事创业的决心和期许……这是10月31日下午发生在成都市金牛区的一幕。当天,“凝智聚力,蓉行未来”2023成都城市智慧交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成都企业四川佳都智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华为、思必驰等多家省内外企业以“建圈强链”为目标,共同组建成都智慧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此举标志着成都现代交通产业生态圈建圈强链迎来“新动作”。在成都,今年以来这样的建圈强链“动作”并不少见


在电子信息领域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激光电视显示屏供不应求

企业与电子科大等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


在生物医药领域

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相关单位组建生物

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围绕ADC药物领域进行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在装备制造领域

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上下游企业

打造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成都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

……



成都主导产业的一个个建圈强链案例

汇聚成城市产业发展的基本面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成都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7.0%

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

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

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

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


今年2月,成都印发《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从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科创平台、能源保障、人才支撑、财经互动等领域为建圈强链“谋篇布局”。


“顶层设计”之下,成都形成建圈强链“路线图”。成都着力布局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等8个产业生态圈,捕捉前沿技术和热点赛道主攻28条重点产业链。


在成都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来,对产业发展的“圈”与“链”进行优化调整,旨在推动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交叉融合,尤其通过产业链细分,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行业化的政策,“比如,在成都,以牙科为代表的高端诊疗产业链一直在稳步发展且形成了比较优势,就明确将其确定为重点产业链。”


通过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成都的考量是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于一体的“5+N”产业生态体系。


随着建圈强链行动实施,产业“跑”出一条增长轨迹。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实景图


一个个市场主体成为建圈强链的主体和受益者。“我们从研发入手,选择和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本地高校院所围绕新型显示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吴庆富透露,今年以来公司生产的激光电视显示屏供不应求,前三季度产销量实现增长,“目前员工处于两班倒的生产状态,已经有一栋新厂房投入使用,正在为生产120~150英寸的巨幕产品做准备。”


还有企业将建圈强链“触角”拓展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谢平向记者介绍,今年1~9月,公司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整体出口业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在他看来,业绩增长背后,产业配套是关键,“目前,重庆已成为我们的第二供方,累计有11家企业做零部件配套。”


成都企业跨区域建圈强链“圈子”在扩大。前三季度,成渝25个共建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1.9%,企业相互投资增长13.4%;成都都市圈49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速实施,9条重点产业链跨区域协作,成德眉资相互购销额增长4.5%。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企业新上规219家、上市过会13家、上云1.8万家、上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86家,引聚领军人才(团队)84个,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等28家行业中介机构。


市场主体搅动经济大盘,链主企业成为“生力军”。前三季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链主企业评选工作开展,工业互联网、新型显示、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汽车)等9大重大产业链的40家链主企业相继诞生。


各地抢滩数实融合浪潮之际,成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评选链主企业。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卡诺普)和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积微物联)跻身链主行列。


而主打机器人制造的卡诺普转向“软性”的工业互联网,意欲何为?“公司打造的‘机器人智慧云’具备运行监控、数据统计、生产管理等功能。”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透露,这是开放共享的平台,“面向上下游客户开放,可利用平台对机器人设备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实现数据积累,再去优化设备操作程序,提升生产效率。”


▲卡诺普生产车间


链主企业主动作为,打造公共平台,赋能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共识正在形成,而这背后蕴藏“生意经”。


积微物联打造的积微物联CIII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链接超11万家企业,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近27万台。在积微物联相关负责人看来,“这如同打造了一个钢铁行业的‘京东’,采购、物流、交易环节都可在线搞定,还会衍生一些供应链金融等业务。”


专精特新企业也融入到建圈强链行动中。截至目前,成都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86家。


“预计今年外贸会增长10%左右。”成都邦普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邦普切削”)相关负责人说,拼经济过程中,协同创新成为一个发力点,“正和四川大学合作,围绕原材料配比、涂层材料研制等领域提升技术水准,在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方面则和西华大学合作。”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引进重大项目316个。落地成都的项目中,不乏百亿项目“身影”。


今年2月,清陶(昆山)能源和成都签约,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在成都建设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董事长冯玉川充满期待,“已经在成都实现了过亿元的销售收入,打下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以后会将优质的产品以更低的成本在市场推广,助力成都建圈强链。”


百亿项目不止于此。今年8月,捷普集团亚洲研发中心项目和捷普成都崇州制造基地稳产增产项目签约落地成都,两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达百亿元人民币。事实上,此次投资系捷普集团在蓉追加投资。


▲ 捷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图源今日崇州


无论是追加投资的企业,还是首次落地的项目,营商环境成为吸引力。“本来预计项目需要一年时间才能谈成,没想到半年就落地了,超出预期。”东莞市爱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雷点赞成都营商环境,“企业对政府提出一些问题诉求,政府部门很快就会有服务举措,非常高效。”


好项目、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同时,成都还密集释放投资机会清单,为建圈强链集聚潜在动能。前三季度,《2023年成都市重点项目融资机会清单》《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机会清单(2023年)》《成都元宇宙场景建设机会清单》《交子之星·2023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创投机会清单》等抛出建圈强链“橄榄枝”


谈及如何落实各类城市机会清单带来的机遇,长城战略咨询成渝总监徐光宜建议,要形成项目投资、经济体量和共享资源,还要完善各种投资机会的全面描述,对可能的“揭榜单位”做到精准宣传与衔接,还要探索面向全球的发布渠道和方式。


成都建圈强链行动中,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81.4%,高于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成都推进“三个做优做强”,中心带郊区、先发联后发进入实质性阶段,重点片区项目投资超时序进度6.7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还显示,成都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慧系统调度,9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


来源:成都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