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充满血腥的国粹,这样的京剧不要也罢!

2017-09-25 编辑:溜溜 科学与艺术之声


来源:秘境守护者


来源:@清石melvin 的微博截图


这是9月10日微博上网友@清石melvin 发布的几张照片,随后@鸟窝里的猫妖 指出图片中涉及到的鸟有蓝翡翠(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白胸翡翠(在一些省是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


对于“三有”保护动物,私自捕捉20只以下将被行政处罚,20只以上就构成犯罪,50只以上就属于重大刑事案件,100只以上属于特大刑事案件。而明知此类动物是非法狩猎所得,仍然予以收购,数量在50只以上的,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

来源:@宁静海的菊石君 微博截图


照片发布第二天,根据@宁静海的菊石君 举报,有京剧演员联系购买翠鸟,继而引发网友对“点翠”的热议。


2015年4月,京剧演员@刘桂娟 在微博晒出一副点翠头面,称“这一头点翠头面,十几年前买的,花了12万银两,今天即使是四十几万人民币也买不到了,八十只翠鸟翅膀下的一点点羽毛,经过点翠师傅的加工,变成有流动光泽的头面……”。随后引来网友抗议,并在网上掀起骂战。


刘桂娟微博截图(该微博现已删除)


但@刘桂娟 继续在微博上大谈“点翠”头面的漂亮,大呼“点翠”头面就是好,称“对艺术负责,宁可多花钱,多一倍的翠鸟,也要买最好的,这才对得起观众,戏比天大嘛”。


刘桂娟微博截图(该微博现已删除)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翠鸟的尸体?又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而点翠究竟是什么?


我们今天就好好说一说这染血的点翠。


何为点翠?


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点翠首饰 溜溜/摄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翠,即翠羽,翠鸟的羽毛。


点翠的制作是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身上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在底座上,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一直有说法,在制作“点翠”首饰时,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28根羽毛(左右翅膀各十根,尾部羽毛八根)。而且还必须在活着的时候直接拔毛(这里的活拔不是指真的在制作的时候活拔,而是制作时翠鸟必须刚死不久,甚至有商贩指明要活鸟制作时现杀的。所以从东南亚走私的翠鸟一般以活体入境居多。),才能保证羽毛颜色的亮丽和鲜艳,死亡翠鸟毛色暗淡,或弃之不用或作下等品出售。陈子昂曾为此写“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点翠首饰 溜溜/摄


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或许就要用上数只乃至数十只翠鸟的羽毛。首饰制成后,翠鸟毛还会随着时间而脱落,这就需要反复寻求翠羽来进行修补,即对翠鸟源源不断的捕杀。


可想而知,这一切对翠鸟来说有多痛苦,点翠工艺兴盛的几百年又有多少翠鸟无辜牺牲。


一只可爱的普通翠鸟 木头/摄


点翠何以受到追捧?


点翠工艺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代极为盛行,到清末民初,点翠首饰蔓延到民间,人们抵挡不住点翠工艺制作的传统金银首饰的魅力,继而疯狂追捧,疯狂捕杀翠鸟。


根据制作年代的不同,点翠可分为古代首饰类和现代装饰类戏曲点翠。古代首饰类主要是古代皇宫贵族独享之物,而现代戏曲点翠,则是戏曲旦角所用的头面。头面是戏曲旦角所用的各种头饰,一整套头面大约44-46件,点翠头面曾一度被认为是戏曲大家身份的象征,其实不过是用来变相炫富的奢侈品罢了。


@刘桂娟曾在微博晒出的点翠头面照片


1933年,中国最后一家点翠工厂关闭,除却历史发展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用于点翠的翠鸟已几近绝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仅在1958年对定陵出土的两件凤冠软翠修复时进行过大型采集翠羽活动。每件凤冠需要两百只翠鸟的软翠,根据色泽筛选,每百只翠鸟可选取五至六只,材料的淘汰比高达95%,两件凤冠修复所筛选翠鸟总数接近万只。自此,再无类似的修复事件,有资料称,多是采用将其他首饰上的羽毛拆下补到要修复的文物上。


翠鸟是一种性子很烈的野生鸟类,在被人接触的时候会高度紧张并做出狂乱的举动,往往会乱飞而撞死。就算侥幸活下来,也无法在圈养条件下繁殖,而且翠鸟对环境要求也很高。所以,用于点翠的翠鸟,只可能来自于野外捕捉。


随着我国现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因为原材料的稀缺,工艺手法的没落,加之历史赋予的收藏价值,在收藏家和部分追求点翠制品的工匠的口口相传中,点翠工艺逐渐被神化,成了无论如何都无可替代的中国传统工艺。


点翠当真无可替代?


实际上,自点翠工厂关闭后,人们已开始用烧蓝工艺、染色鹅毛和鸭毛、缎带抽丝、刺绣等工艺来取代点翠,其效果也是棒棒哒。


从工艺传承层面上讲,使用孔雀羽或者其他禽鸟类的羽毛,与翠鸟羽完全没有区别。点翠工艺的重点是在将轻盈的羽毛和厚重的金银巧妙的无缝衔接,达到“1+1>2”的美感。绝不是活生生拔下的翠鸟羽毛!


仿点翠首饰,来源:@katty_katty 的微博


这两件仿点翠的首饰,是微博上的 @katty_katty 自己制作的,所用材料:上图为缎带抽丝,下图为刺绣。你就说,这样的仿点翠美不美!


来源:微博截图


也有新闻报道“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在前人基础上,首创出用南京绒花制作仿点翠饰品的工艺。”,感兴趣的可以搜索看看。


所谓尊重传统,传承历史,并不是食古不化、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改变赋予其新时代新的生命和活力,否则,只能成为人们抨击和遗弃的对象。如象牙、犀角,过去追捧者认为其艺术价值、收藏意义大于天,这与如今的点翠有何差别?再如鱼翅,过去被认为食用鱼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现在呢?唾弃之。这些都应该留下吗?应该大力发展吗?且吃几年牢饭再说!


至于以点翠头面为地位象征的某些京剧圈人士,没有天价的行头就不会唱戏了吗?一个人艺术成就的高下并不是由这一头沾满鲜血、聚集灵魂的头面来决定,站在台上,观众看的是身段,听的是唱腔,谁管你这一头装饰是点翠还是仿点翠。只顾满足自己虚荣的内心,却丢了艺术的里子,这样的人,应该被鄙夷。


活着的它们,多漂亮啊 来源见水印


搜索点翠报道,有诸如“点翠非遗传承人”的新闻,二更也拍过一个制作点翠的小伙子。他们都很有才气,有决心,有耐心。但只是想问一句,“你们做点翠的翠鸟羽毛,哪儿来的?”


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


令人心寒的是,刘桂娟事件爆出后,还有官媒随即为之背书,指出点翠头面这样的信物,凝聚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文化精粹和魂魄,京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传承和弘扬重在“守旧”。


守旧?传统之下还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没听过?既已在现代化的社会里,该摒弃的就得摒弃。不然还是造个时光机,把这批人统统送回去“梦回大清”好了。


《新华社谈京剧演员展示点翠头饰:翠鸟不会绝种》文章截图


截图部分为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借用《北京商报》反驳的文章《别用生拔毛的点翠代言京剧》里的一句话,“如果京剧的发展,必须要从活鸟身上拔毛,必须要从活鸡身上拔翎,如果没有这些京剧就“失魂落魄”了,这样的京剧不要也罢,由它去吧。欢迎成为京剧的脑残粉,但不要成为脑残。


有人谈及此事,会说,“翠鸟并不濒危啊,为何还要保护”。


是的,翠鸟不算是濒危物种。我国翠鸟共有11种,其中有2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属于国家“三有”动物,1种在红名册里归为“近危”(NT),其余10种是“无危”(LC)(注:IUCN的评定是基于全球种群),但中国境内翠鸟现状究竟如何,并不清晰。


只是,不濒危就是不保护的理由吗?溜溜想问,“亲,你知道禾花雀吗?它可是活生生被吃成了濒危动物哦。”


最后,推荐大家两篇文章。


其一为果壳的文章:点翠的思考:保值、升值与野生动物保护

其二在微博,标题《点翠、生态与传统艺术,一些不得不解释的问题》,作者:翩竹。


参考:

严褒:《谈传统点翠工艺的失传》;

肖文:《点翠:没落工艺的是是非非》;

吕明星:《点翠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继承与发展》;

果壳Ent:《点翠的思考:保值、升值与野生动物保护》;

翩竹:《点翠、生态与传统艺术,一些不得不解释的问题》。

THE END

 栏目主编 | 望山主人

编排 | Sukie Chen

你可能还喜欢:


在这个50万岁的生命面前,我们甚至连卑微都算不上

萨斯曼:寻访南极最古老的生命

珠穆朗玛峰的悲哀:每年12吨的巨量排泄物登上世界之巅!

美国生物学研究生的自然知识,竟然不如亚马逊雨林中10岁小男孩

邂逅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分享,是一种美德,手留余香




长按左方二维码关注

科学与艺术之声

微信号:sartspku


投稿、合作事宜请联系:tanniman@163.com


☟ ☟ 

19世纪伟大的博物学著作,

美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中文世界首次高清全集典藏本!

奥杜邦手绘鸟类高清大图全集

(典藏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立即获得!

64 33428 64 21529 0 0 5050 0 0:00:06 0:00:04 0:00:02 505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