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7、推心置腹丨晓蕾姐姐讲历史故事

2017-09-04 万象历史 万象读历史

适合中小学生的历史读物。全部来自专业正史,绝不戏说。每周一三五,来听一段故事,了解一段中国历史吧。       


听晓蕾姐姐给你讲故事吧:

  ↑↑↑  点击播放声音


【上集回顾】116、幽州突骑(一支强大的骑兵,所向披靡)
【全部目录】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下集预告】118、黄河之誓(刘秀对黄河发誓,说了什么?)


刘秀打败王郎后,更始帝封刘秀为萧王。一天,耿弇[gěng yǎn]对刘秀说:“士兵死伤太多了,我打算回上谷,再多招募一些兵马。”刘秀诧异地问:“我们已经平定了王郎,整个天下都归顺更始帝,还招兵马做什么呢?”


耿弇说:“你看,光河北就有大小几十支农民起义军,少的几万人,多的有几十万。他们四处抢掠财物,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大多都是如此,连关中都还没有安定,更始帝哪里顾得上河北呢?河北的事只能靠我们自己来解决。”


刘秀恍然大悟,立刻派人到各郡县征调士兵,然后亲自率军讨伐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大多都是农民,因为饥荒,为了活命,才汇集到一起。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叫做铜马军,有几十万人。


刘秀与铜马军对战,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铜马军连打了几场败仗,又见粮食所剩不多,便请求投降。刘秀同意了,准备收编铜马军。然而,收编刚刚开始,铜马军得到了其他起义军的支持,就反悔不投降了。


于是,双方重新开战,可铜马军还是打不过,再次被打败,只好再次投降。然而,刘秀的部将们非常担心:“铜马军有几十万人,比我们的人多多了,万一又反悔的话,这就麻烦了。”与此同时,铜马军的将领们也提心吊胆,生怕刘秀不信任他们,会把他们全杀了。


刘秀知道后,下令对铜马将领们说:“你们回各自军营,整顿好军队,明天我要去检阅!”第二天,无数的铜马军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军营前,一个个手持武器,刀枪林立。过了一会,刘秀来了。他只带了几十名随从,径直来到军营,开始检阅。


铜马将领们都非常惊讶。因为这时只要任何人一声令下,铜马军就可以把刘秀砍个稀烂。然而,刘秀似乎一点也不担心,神态自若地到每一个军营前,问这问那,停留了大半天,这才回去。


铜马将领都感叹地说:“刘秀简直是把心掏出来,放进了我们的肚子里。他可以把命都交给我们,我们还担心什么呢?”而部将们见刘秀安全回来,也相信了铜马军。就这样,刘秀成功改编了铜马军,拥有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军。


就在这时,出大事了!没能得到好好安置的赤眉军,与更始帝矛盾激化,于是兵分两路,向长安发起了进攻。而刘秀有了自己的军队,腰杆子也硬了起来,趁机把更始帝在河北的力量全部赶走,并夺取了河内郡(今河南沁阳),也与更始帝决裂了。


刘秀把军队分为四支。一支向西进入函谷关,随时留意赤眉军与更始帝的战局变化。一支向南防守黄河一线,防止来自洛阳的进攻。另一支留守河内郡,因为这里是供应粮草的大本营。最后一支由刘秀率领,北上继续清剿农民起义军,以扫除后顾之忧。


如今的刘秀兵多将广,对付起义军自然不在话下。刘秀战无不胜,追得起义军四处逃窜。可是,这些起义军一打就败,一败就逃,逃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抢了人又抢了粮食,接着再逃,真是令人头疼。


有人建议说:“起义军没有粮食储备,只能到处去抢。如果我们派一支轻骑兵,冲到起义军的前面,大一点的城镇就要他们加强防守,小一点的村子就把他们赶走抢光,让起义军什么也抢不到,他们就完了。”果然,这样追了几天后,起义军就全都解散了。


刘秀平定了河北,成了割据一方的一支强大力量。这时,赤眉军拥立一个姓刘的放牛娃为皇帝,眼看就要攻入长安了。刘秀赶紧也自立为皇帝,国号和大家一样,也是“汉”,历史上称为东汉,或者后汉。这一年是公元25年,离刘秀避难河北才仅仅两年而已。


学成语:


推心置腹:这个成语就是出自刘秀收服铜马军的故事。《后汉书》的原文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推心置腹的意思,就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你来说说:


假如在检阅过程中,铜马军突然反叛,刘秀就会被杀死。你觉得,刘秀为什么敢于冒险检阅铜马军呢?


(欢迎留言或语音,说出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2、《秦汉史》,吕思勉

3、《中外历史年表(校订本)》,翦伯赞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更多历史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