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9、失之东隅丨晓蕾姐姐讲历史故事

2017-09-08 万象历史 万象读历史

适合中小学生的历史读物。全部来自专业正史,绝不戏说。每周一三五,来听一段故事,了解一段中国历史吧。       


听晓蕾姐姐给你讲故事吧:

  ↑↑↑  点击播放声音


【上集回顾】118、黄河之誓(投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部目录】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下集预告】120、子密弑君(再厉害的人,生命都是脆弱的)


在反抗王莽的农民起义军中,赤眉军是最强大的一支。他们共有几十万人,都些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的组织很奇特,没有固定的上下级,所有人被简单地分为三级。大家像兄弟一样平等,相互间称为“巨人”。打起仗来,一声令下,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地往前冲,战斗力非常强。


在绿林军拥立更始帝、进攻王莽时,赤眉军也离开家乡,向西进攻。不久,王莽被杀死,新朝灭亡了。赤眉军原本打算归顺更始帝,然而将领们被封为列侯,却没有封地。他们非常不满,却又不敢回家乡。因为一旦回到家乡,士兵们肯定都各回各家,一哄而散了。


赤眉军在原地停留了一年多,却依然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赤眉军干脆兵分两路进入关中,跟更始帝开战了。而刚刚收编了铜马军的刘秀,也派大将邓禹率2万人进入关中,想要浑水摸鱼。这几支军队混战了大半年,把关中打得是千疮百孔。最终赤眉军打败了更始帝,占领了长安。


有人劝邓禹,也去争夺长安。邓禹说:“赤眉军钱粮充足,士气正旺,我们肯定打不过。不过他们只是群不识字的强盗,根本不懂得治理天下,很快就会乱成一团的,等到那时我们再回来。”于是,邓禹率军离开关中,向北攻占了上郡(今陕西绥德)、北地(今甘肃庆阳)、安定(今宁夏固原)等地。


果然,赤眉军虽然拥立了一个放牛娃当皇帝,但没有人愿意帮他,地方豪强们都各自兴建营寨,坚守自保,不肯归顺。更糟糕的是,经过战乱后的关中,随即又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许多地方空无一人,白骨遍野。


30万人的赤眉军每天都要吃喝。然而只见粮食不断被消耗,却无处得到补充。他们只有一个办法:抢!长安城抢光了,就到周边各县去抢。最后实在没地方可抢了,只好决定离开长安。


可这时,刘秀已经定都洛阳,堵住了赤眉军回家的路。赤眉军只好决定往西边去。在赤眉军走后,邓禹杀了个回马枪,占领了空荡荡的长安城。赤眉军往西走了600里,遭到了当地军队的抵抗,什么也没抢到,又遇天降大雪,很多士兵被冻死了。又冷又饿的赤眉军只好掉头返回。


饿着肚子的赤眉军一路冲杀回来,冲到长安近郊,把汉朝皇帝的陵墓全都挖了个遍,然后打败邓禹,再次占领了长安。不甘心失败的邓禹想要夺回长安,却再次被打败。


刘秀见邓禹连打败仗,便派冯异代替邓禹指挥作战,同时在洛阳以西布下重兵。然而,邓禹不服气,一心想要打败赤眉军,挽回颜面。不久,邓禹不顾冯异的劝阻,强行与赤眉军交战,结果两人再次被赤眉军打得落荒而逃。邓禹非常惭愧,就引咎辞职了。


冯异召集逃散的士兵,坚守营地。突然,他发现了赤眉军的一个致命破绽。于是他下战书,主动跟赤眉军约战。这一天,赤眉军正要进攻。突然从路旁杀出了一支军队,服装穿戴和赤眉军一模一样,连眉毛也是红色的。赤眉军无法分辨敌我,惊恐万分,只能胡乱砍杀,慌忙溃退。


冯异纵兵追击,将赤眉军围堵在崤山谷底。赤眉军正慌乱得不知所措,突然军中不断有人喊道:“投降了!投降了!”赤眉军彻底崩溃,8万多人全部缴械投降了。刘秀知道后,高兴地说:“冯异先前打了败仗,现在打了胜仗,扳了回来。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剩下的10多万赤眉军,慌忙向南逃窜。刘秀早有安排,率领大军,严阵以待。面对突然出现的大军,赤眉军毫无准备,非常震惊。放牛娃皇帝只好献出玉玺,投降了。赤眉军全部被缴械,兵器堆积得和山一样高。刘秀安排赤眉军吃了难得的一顿饱餐后,回到家乡,彻底解散了。


冯异继续留在关中,用了3年多的时间,才逐步平定关中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刘秀就这样打败了赤眉军,占领了关中。然而,这不过是全国七八个对手中的一个而已。


学成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桑榆是指黄昏日落的地方。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你来说说:


邓禹说:赤眉军不懂得治理天下。假如赤眉军真的打下了天下,你觉得他们有可能治理好天下吗?为什么呢?


(欢迎留言或语音,说出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2、《秦汉史》,吕思勉

3、《中外历史年表(校订本)》,翦伯赞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更多历史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