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2、异端丨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

2017-09-19 万象历史 万象读历史

适合中小学生的历史读物。全部来自专业正史,绝不戏说。每周二四六,来听经典作品《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吧。     


 ↑↑↑ 点击播放声音


【上集回顾】71、免罪符(有人揭穿了这个把戏,基督教再次分裂)

【全部目录】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集预告】73、无敌舰队


你见过大人用的名片吗?上面通常会写着那人的姓名、住址和头衔。


十六世纪的欧洲,人们还没有用名片的习惯,不过我的意思是说,假使当时有名片的话,那么有一个人的名片会这么写道:


西班牙国王

德意志皇帝

查理五世



一个人有这样显赫的头衔,实在是了不得的事,可是对查理五世而言,就不算什么了。因为他的外公是西班牙国王,所以他就继承了王位,成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又因为他的祖父是德意志皇帝,所以德国的诸候也选他做了皇帝查理五世。


照说,查理五世应该很得意快活才是,然而他却有不少的烦恼。原因是,他管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关于马丁·路德以及那些新教徒的事情。


你已经知道,马丁·路德和新教徒们使得罗马教会头痛万分,他们不停地批评罗马教会,可是教皇却一点儿也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他斩钉截铁地认为:“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地下不能有两个大王,所有的教派,都必须统一在罗马教会之下。”


于是他开始设立“异端裁判所”。



“异端”这两个字,可以指“很不一样的想法”;也可以拿来指“违背真理”,或是“跟魔鬼一样坏的想法”。不幸,教皇用的正是后面那个意思,他命令裁判官杀掉教区内的新教徒,并且焚烧他们的教堂、修道院,一点儿都不要饶恕。


在这些事上,查理五世帮了教皇不少忙,许多教皇干涉、惩罚新教徒的决议,都是由他出面代劳的。可是,查理五世毕竟不是教皇,他有时为了获取更多的领土、利益,也会利用新教徒去对付旧教。这令人们不晓得他到底是站在哪一边了。


结果后来,当新教徒一天天多起来的时候,查理五世很想好好地重新处理宗教的问题。但是旧教徒却不理会这位大国王,新教徒也说查理五世事事都偏向旧教徒,他们要反抗查理五世,甚至不惜以武力和旧教徒搏死一战。


最后,查理五世不再去想哪一个宗教才是最好的问题了,他觉得宗教让他厌倦、不耐烦,他什么都不想要了。于是他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决定,这是很少统治者愿意自动做的一件事,他辞职不干了,他把王位让给儿子腓力普二世。



你会不会觉得奇怪,怎么有人把国君的宝座,像一只破鞋那样,毫不犹豫地丢弃了呢?不过当时新教徒却很高兴,你们觉得那是一项胜利。人们也越来越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个“异端”,会不会遭到逮捕或杀害了。


当新教传到欧洲的许多地方时,英国的国王是亨利八世,他生在一个旧教的国家,而且是个坚定的旧教徒,因此也非常反对新教。他觉得路德的说法根本就是异端,不但不准英国人信仰它,而且还自己写书批评路德的不是。


亨利八世的做法,让教会深深觉得感动,教皇因而赐给他“信仰维护者”这样的称号,仿佛他是一个最值得敬佩的人。



但是十年后,这位可敬的“信仰维护者”,却和教皇吵了起来。原因是这样的:亨利八世想要离婚,因为他的太太没有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不过真正的理由可能是,他和宫中的女待发生了恋情。他请求教皇批准他离婚,因为当时这种事情非经过教皇的同意不可。


但是教皇做了简单的答复:不准。这个回答让亨利八世气坏了,他一辈子也许从来没有那么生气过。他觉得他是一个国王,国王在自己国内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国外的教皇来批准呢?


他决定和罗马教会脱离关系。于是,亨利八世做了一项非常惊人的宣布:他要当英国全体基督教徒的领袖。这样的一项宣布,后来也没有任何国家的国王敢做。



亨利八世说,只要罗马教皇可以对教徒做的事,他就可以对英国的教徒做。于是他批准自己离婚,而且还命令英国的主教,不可以再听从罗马教皇的话。从此以后,主教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得由国王来告诉他们。


结果,为了亨利八世的离婚,小小的英格兰,有了自己的新教会。因为这个教会只属于英国,而罗马教皇管不着,所以我们称它为“英国国教”。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大部分的英国人所加入的教会。


当新教派一个又一个成立的时候,人们发现,罗马教会悄悄地改变了。他们虽然还是一样地迫害新教徒,可是从前街道上,每天可以看到的免罪符,一下子不见了;而且很多教士,常常天一亮,就起来传福音、照顾病人、安慰死者的家属等等。他们和过去那些只会打呵欠、伸懒腰的教士,的确是大不相同了。


不久后,人们又发现,镇上有了新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都是会讲希腊文、拉丁文的传教士,他们碰到人的时候,总是温文有礼,而且比谁都客气。经过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从一个叫做“耶稣会”的修道院出来的。



原来这个“耶稣会”,是由一个叫罗耀拉的人创立的。


罗耀拉的想法很特别,他要传教士个个成为最好的,而且不再做出赌博、醉酒的坏事情。罗耀拉的做法是:设立修道院,而且像训练军人一样地训练新教士。所有的教士必须读最难的书、遵守最严格的戒律,而且还要把意志力锻炼得像钢铁一样。


结果,通过这个考验的,都是有钱、有教养人家的孩子。这些耶稣会的教士,后来都成了最好的传教士。他们常常漂洋过海,四处传教、办学校,赢得很多人的尊敬。由于耶稣会属于罗马教会,于是,有许多人又回头改信了罗马教会。



不过从那时起,欧洲人虽然信仰的大多仍然是基督教,可是他们却分属于不同的教派,并且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最好的。


至于那位拥有两个国君头衔的查理五世,后来到底如何了呢?让我告诉你,自从辞去王位以后,他不再为宗教的问题晕头转向了。他搬到一个修道院,开始玩弄他一直很喜爱的钟表。


有一回,他很想把所有的钟表都调成一模一样的时间,结果失败了。他很感叹地说:“这么精确的钟表,都无法让它们每一个的时间分毫不差,那么千千万万的人,怎么可能叫他们都信仰同一种宗教呢?”这是查理五世活了一辈子以后,留给人们最后的话。



注:本文内容来自台湾陈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音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更多历史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