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叹红楼忆潇湘】美人自古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头

河上花 槛外记 2023-11-30

点击上面蓝字 槛外记 ▲ 订阅


---------

美人自古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头

---------

文 / 河上花



《忆潇湘妃子》

 

落月成孤照影昏,曲阑深处现重门。

回廊一片潇湘竹,恨不能言忆旧魂。

 

—— 己丑年五月写





十年前的今日,潇湘妃子还尽人间最后一滴泪,魂归离恨天。

而在那年三月,怕是没有比“林妹妹出家了”更引人注目的新闻了!

初闻这个消息,却一点都不意外,感觉“林妹妹”终于回家了!终于觅得这个清净所在。

自幼读红楼,迷上黛玉已是多年。想这世间也只有晓旭能将黛玉演得七分魂似!在她之后,不会再有了!



黛玉及晓旭,其实都是一类人。她们真,真在性情,从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不肯低就,却也不事张扬;形似孤傲,实则真挚。她们善,善在毫无名利之分,不虚伪,不做作,对落花尚且伤怀,何况于人?她们美,美在娴静温婉,称不上国色天香,却自有一种风流之态,无人能及。


 

《红楼梦》中的赏菊一节,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最佳。曹公并非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而是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合了。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辅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而晓旭也曾经写过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她在诗的开头娓娓道来: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在诗的结尾,她这样自白: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戏里的宝哥哥以为她拍完戏,会做一个诗人,结果,戏拍完了,她做了一个商人。似乎书里书外的“林妹妹”都让宝哥哥看不透。



有人说,宝哥哥不曾出家,林妹妹倒先看破红尘了。

 

《红楼梦》中有一节宝钗生日,贾母叫她点戏,她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又叫《山门》或《醉打山门》),并向宝玉推荐其中一支《寄生草》的曲子。


这支曲子是这样写的: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此曲,甚是喜欢。也正是此曲成为了宝玉“参禅出家”的诱因。回去心有所悟,遂写了《参禅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第二天,黛玉看了说,偈末二句“还未尽善“,便又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宝钗就引惠能作偈而承师位的故事,说黛玉的偈语方是悟彻,笑宝玉愚钝。

 

如此看来,林妹妹确是比宝哥哥“彻悟”了许多。



晓旭对于出家的解释是“为了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是智慧圆满的结果,在我们看来,佛法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我们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份,一个名字。”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把佛学与佛教混为一谈。个人认为佛学应有其学术性和科学性,是教化于人的,而佛教则带有宗教意味,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被神话了,物化了,于是乎佛就变了味儿。

 


五祖弘忍《六祖坛经》说: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意思是说:唯有能洞见自己本来的觉性,才能悟得正果。若不能认识本心,学习再多的佛法也没有益处。

 

相信晓旭是洞见了自己的本性,即心即佛,只可惜这样了悟的“林妹妹”在三个月后仍然香销玉陨。


《红楼梦》里第二十回,黛玉道:“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遭贾政毒打,昏睡中听到悲切之声。醒来细认来人,知是黛玉,倒推说自己疼痛是假装的,安慰她一番。黛玉走后,宝玉心里惦念,设法支开袭人,命晴雯以送两条旧绢帕为名,去看黛玉。黛玉领会其意,十分感动,便提笔在帕上题了三首绝句。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也许任何悼念的语言对晓旭来讲,都是苍白的。这样的结局或许是她最好的归宿,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终了,她还是要回天上的。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她没有等到春尽花残,红颜终老,她把刹那芳华留驻人间。遇着红楼是奇缘,遁入空门是佛缘,她以尘世女子的一生演绎了人间的黛玉传奇……

 


《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家破人亡,贫病交加时,一日上街散心遇一跛足道人口念此歌。士隐听了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是好,便不了。”

 


绛珠仙子早已魂归离恨,而今又是花事荼蘼,落红春尽,一曲《葬花吟》,主角已谢幕。是好,也是了吧。


——丁酉年四月十八记



 


 琴曲欣赏 




—— 《葬花吟》 ——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锈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半生浮华悲喜

一卷清词酒话


  苹果微信iOS版可长按此码赞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