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咔嚓~” 光影里记录勒流十年发展变迁|我在勒流这十年⑤

匠心勒流 2022-11-29

“咔嚓”


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快门声

一张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片诞生了

有时,它是饶有趣味的民俗活动

有时,它是独具水乡魅力的自然或城市风光






近10年来

勒流摄影家唐代红拍了上万张这样的照片

其中,超过一半的照片在勒流拍摄

近10年来,勒流坚持“工业立镇 科技强镇”战略,逐步构建一套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菊花湾大桥、龙洲路等交通路网,深化“北兴城,南智造”布局,加速形成“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城市形态;厚植美食、龙舟、翰墨等文化底蕴,持续“扮靓”各村居环境,水乡文化氛围日益浓郁……在这片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唐代红以兴趣为饵,用镜头记录勒流10年发展变迁,留住勒流每个平凡而高光的时刻。


千人生菜会。


连杜生菜会、龙眼点睛、东风抢炮、众涌飘色和醒狮等,在勒流大地,随处散发着浓郁的民俗和文化气息。2002年,老家是湖南的唐代红来到顺德工作,一下子被勒流的民俗和文化吸引。在大学时期已经接触过摄影的他,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启了在勒流的摄影之旅。


在唐代红看来,镜头是他的第三只眼睛,他希望用摄影记录生活和身边的感动,“摄影让我觉得很快乐”。近10年来,他越发享受到摄影带来的快乐,在摄影上投入了更多精力,还自学无人机航拍,以俯瞰的视角观察勒流大地。唐代红说,“每逢闲暇时间,我总会扛着‘长枪短炮’或无人机出去拍摄,白天拍摄,晚上修图。”


多年来,唐代红的镜头里定格下生菜会、龙眼点睛等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中,“龙眼点睛”是他每年必拍的题材之一。“龙眼点睛是勒流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五月初三,珠三角附近的龙舟都会自发聚集到龙眼村太尉庙进行‘点睛’。经过‘点睛’后,我们的龙舟就有了灵性。”谈起“龙眼点睛”的文化渊源,唐代红熟稔于心。


龙眼点睛。


近年来,勒流持续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及创新。例如,深挖龙文化内涵,围绕“起龙”“点睛”“游龙”“赛龙”等龙舟活动,以及由龙舟衍生出的“龙虱”“龙舟仔”、龙舟饭、龙舟说唱等新龙文化元素,通过改造活化龙眼古村、引入文旅项目、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打造“龙文化村”,增强龙文化的活力与影响力。以镜头为媒,唐代红切身感受到勒流民俗文化的改变。他说:“近年来,勒流民俗和文化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


翰墨飘香。


此外,自然和城市风光也是唐代红喜欢拍摄的内容。在他的影像里,既有秀美如画的乡村风光,又有车水马龙的城市风貌。近年来,勒流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谈起2021年10月拍下的勒流龙洲路,唐代红颇有感慨:“当时龙洲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政和路节点下穿隧道还没施工。”该节点工程完工后将提高车辆通行能力,进一步完善勒流交通设施。


勒流城市风光。


勒流城市风光。


不知不觉中,唐代红用镜头记录下勒流锐意前行的发展变迁。他深切感受到,勒流的城市规模迅速发展起来,高楼越来越多,街道也宽敞了,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勒流自然风光。


镜头里,光影烙印了勒流的发展变迁、城市记忆。而在镜头外,唐代红的人生也在流动着。从2002年至今,唐代红在勒流安居乐业,甚至可以讲一口流利的粤语。他既见证了勒流发展,又在这块人才沃土上书写着人生奋斗的华章。


选择勒流、扎根勒流。接下来,唐代红将继续以昂扬的姿态接续奋斗,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勒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说:“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也会坚持用镜头记录身边的感动瞬间,留住勒流的发展记忆。”


= END =

往期回顾


广州、中山、东莞等地最新疫情通报!佛山疾控最新报备提醒→


“河你义起”守护美岸风光,勒流百丈六队涌“变形记”!


快看勒流|严格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排队做核酸记得做好这8件事,避免交叉感染!

来源:珠江商报、图/唐代红
编辑:匠心勒流微信编辑小组
声明: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