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科院士”真的要来了?

2018-01-30 中外学术情报


1月21日,清华大学举行了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包括李学勤、陈来在内的18位教授获此殊荣。由于中国目前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院士制度,所以不少媒体将此看做相当于“文科院士”的荣誉。

实际上,在清华之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纷纷设立了文科资深教授岗位。

200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出“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依此计划,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6年相继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和学部委员,复旦、浙大、南大等高校也逐步推出此项荣誉。

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提出,尽快设立“文科院士”。马敏认为,当前中国文科院士制度的缺失是对文科学者的一种制度性歧视,折射出“重理轻文”观念依然未泯,不利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马敏的担忧不无道理。早在1948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就设立过“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中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人文组院士28人。

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成立,当时决定首先建立具有过渡性质的“学部委员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恢复院士制度。1955年6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共组成了4个学部,首批推选出学部委员233人,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有61人,占26%。但在1977年,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从中国科学院分离出来,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国情下的结果。新中国成之后,全民族对工业化、现代化有着深切的追索,陈景润、“三钱”等自然科学家几乎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改革开放后,更是在国家层面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样的口号,塑造了几代人对于自然科学的热情,直到现在仍有着金科玉律般的地位。几十年来,中国人对于“科学”的崇拜几乎是不言自明的,而这个“科学”是自然科学。

但是并不是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也可以推动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甚至回顾人类发展史,由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思想革命即便不说比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更为深刻,那也至少是相当的。

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肇兴;英国以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是没有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技术上的种种革新也就无从谈起。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种种因素不一而足,但当时制度带来的优越性是无法绕开的。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思想解放”,很难想象今日中国的崛起。

科学技术的突破能够极大地提高一国生产力,但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联系的思想、制度、观念却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文理医工各有所长,各有所传,不可偏废。科学可以带来头脑风暴,人文也是思想渊薮。

长期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资源配置不成比例,科研项目的经费天差地别,文科教授为稻粱奔波,甚至有高校博导拿不出博士生培养费而放弃招生,怎能不让人感叹唏嘘。然而大家都在怀念《无问西东》中的人文大师。

如今国家层面鼓励高校给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包括清华在内的高校纷纷推出文科资深教授,无疑是一种纠偏。而社会高度关注,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都预示着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正在被广泛和深刻地认识。

最后,问下各位,如果文科院士真的来了,你认为哪些人最应当选?


来源:澎湃新闻,青塔

注:本平台部分优选文章无法联系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约”加本站编辑。



更多中外高校要闻信息,敬请关注:



精英家长、基础教育工作者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