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究揭示:学术职业高要求、低薪酬,让博士生望而却步

2018-02-16 中外学术情报


按语

在博士就业流向多元化的趋势之下,持续为高等院校培养学术精英,确保大学拥有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是博士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本文利用学术型博士生调查数据,从个体特质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两个视角,阐释博士生学术从业意向与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本期带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鲍威的《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原文载于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

作者:鲍威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1919年,一战结束之后,对于文明、进步、理性的怀疑和困惑成为弥漫在德国社会的一种集体情绪。面对慕尼黑大学的青年学生,马克斯·韦伯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以学术为业》。韦伯将学术生涯的选择比拟为“内心受天职召唤”,强调热情、科学的灵感和天赋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他也撕裂了常人对于学术职业的玫瑰色幻象,犀利地揭示了以学术为志业的年轻人所需直面的“一场鲁莽的赌博”:一个有志于献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要从没有薪水的编外讲师开始做起;并无钱财以抵御任何风险的年轻学者,在金钱支配前提的学术职业的条件下,处境是极其危险的;他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谋得一个收入可观的职位……,他有被解雇的危险……”。

历经百年岁月,如今重新审视学术职业发展状况,我们遗憾地发现,韦伯所描述的学术职业环境不但未得到改善,反而陷入进一步恶化的困境。高校经费紧缩、教师从业环境的恶化、职业发展轨道的非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学术职业危机已蔓延全球。随着学术职业吸引力的下降,相当一部分的博士毕业生选择非学术领域就业,导致博士教育与学术职业之间联系的“解耦”,甚至许多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放弃攻读博士。

为此,本文将聚焦博士教育与学术职业之间的解耦现象,利用博士生调查数据,考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发展态势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



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1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失衡与求职竞争性的加剧

与不断膨胀的博士生培养规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趋凸显的高校科研机构中学术岗位需求的相对稀缺性。以美国生物科学领域为例,1973年55%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能够确保毕业6年以内获得终身教职,仅2%为博士后岗位或非终身教职。但时至2006年,毕业6年以内获得终身教职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下降至15%,18%人员依然处于低薪酬的非终身教职状态。由于学术岗位的吸纳能力远低于博士教育的生产率,学术劳动力市场处于过度饱和状态。此外,依据与市场的亲疏性,不同学科的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存在着显著差异。

2学术部门从业环境的恶化和职业吸引力的下降

与不断膨胀的博士生培养规模形成鲜明对照随着高校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冲击,学术职业危机已蔓延全球,其中青年教师从业工作环境的恶化尤为严峻。大部分从业教师为短期合同雇佣,不仅在经济上无法维持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而且在职业发展轨道上处于不稳定、不清晰的状态。在美国,一半以下新入职高校教师的聘用模式从传统的“终身轨(tenure track)”转化为“职业轨(career track)”。在中国,随着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部分高校强化高校教师管理中的竞争机制,以此调动教师积极性,但也同时带来了学术职业的震荡,量化评价和考核机制的引入更是加剧了学术职业本身的压力特质。与增大的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术职业薪资待遇的外部竞争力不足。从国际比较视角而言,我国高校教师薪资存在定价过低、差异过大的特征,导致了高校教师职业不满,教师离职流失,引发了博士毕业生远离学术部门就业等问题的出现。

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行为背后的微观因素1性别差异

由于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期待形成的双重标准,对个体的教育选择和职业取向产生影响,导致性别差异。通常,女性在追求博士学位与职业选择方面面临结构性障碍和内在化障碍的挑战,婚姻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冲突则是制约女性博士教育选择和学术规划的瓶颈之一。

2社会经济背景

在布劳(Blau)的地位获得模型中,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即父母受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作为先赋性因素,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子代的社会流动。国际研究发现,在多数学科领域,德国博士毕业生家庭社经背景对于其职业选择并无显著影响;国内学者发现,父亲职业地位每上升一个等级,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就下降19% ,就业多元性增强。

3人力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投资和个体努力而形塑的知识技能。学术界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奖励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基于默顿的普遍主义原则,即强调专业认可和奖励给予那些最有学术生产力或能够证明对学科领域最重要贡献的人。所谓专业认可,指的是高质量的学术发表论文、同行(特别是知名学者)认可、以及学术共同体中的声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学术部门的重要筛选标准。此外,除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通用性也成为高等院校需要赋予博士生的重要能力素质。

4学术志趣和热情

学术志趣与热情为学术职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博士升学动机和就业流向多元化的趋势之下,部分实证研究证实具有学术志趣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岗位。

基于先行研究的积累与局限,本文意图通过高校博士生调查数据,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博士毕业生最终选择以学术为业?他们与非学术部门就业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第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人力资本积累、学术志趣如何影响博士生的学术职业取向?第三,当前学术职业市场的变化是否成为导致博士生偏离学术职业轨道的影响因素?

数据及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年5-7月在24所高校实施的《高校博士生发展状况调查》,回收有效样本为2313人,问卷题项包括博士生的个人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学习经历、学业成就、就业等相关信息。经过与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博士生数据的比对,调查样本的学科、性别分布与全国博士生总体结构具有相似性,表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按照研究框架,因变量为博士生的学术就业意向,具体包括国内高校教职岗位、海外博士后岗位、非学术职业岗位三类,鉴于海外博士后岗位的特殊性,本研究将此就业意向单列考虑。考虑因变量为分类变量,分析采用多元逻辑斯特回归模型,验证性别、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学术志趣热情对职业选择意向的影响。(具体变量说明见表一)

数据结果及分析1学术型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及其群体特征

博士毕业生中进入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达67.1%,其中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术岗位为51.8%,国内外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比例分别为12.0%与3.3%。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学术部门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中,有将近4.9%在海外学术机构就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将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就业于非学术部门,他们中的多数就职于国营、外资、民营等企业(17.5%),其次是事业单位或高校行政管理部门(11.6%)和政府部门(3.6%),毕业后直接创业的所占比例仅为0.4%。

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学术部门就业群体除了在学术论文发表量方面显著高于非学术部门,在专业素养和通用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非学术部门就业群体的均值略高于学术部门。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较高的博士毕业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向非学术部门溢出

2学术型博士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控制了学科专业之后,性别对就业意向的选择具有显著作用,女性博士生相比于男性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岗位,其中国内教职、海外博士后的发生概率分别是非学术岗位的1.67倍和1.58倍。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方面,城市生源的博士生更倾向选择非学术职业岗而非国内教职,该比例是农村生源的博士生的1.57倍。

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就读院校为985院校的博士生,更偏好选择海外博士后,这可能源于985院校的学术声望对于申请具有不可忽视的声望作用。论文发表数量越多的博士生,越偏好选择国内教职,这可能源于多数国内高校教职选拔中对学术发表的重视。通用能力较高的博士生,偏好选择海外博士后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学术志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学术志趣越高,博士生越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岗,但仅在国内教职方面达到了显著水平。学科专业作为控制变量,对博士生的就业意向也具有显著影响。将工科作为参照组,人文、社科、理科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国内教职岗,理科博士生也更倾向去海外从事博士后职业。

3学术劳动力市场变化对博士生就业意向变化的影响

个体的职业选择并非单一取决于其特质禀赋,职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职业取向形成调适修正作用。非学术部门就业意向博士生对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认知表现为:对于学术职业的高负荷、高压力特征认知最强,近年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则进一步强化了新入岗教师的职场压力和发展前景不稳定性,加之高校教师岗位需求的减少和薪资外部竞争性的缺乏,上述高校学术职业从业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对博士生的学术从业意向形成冷却效应。


小结

本研究发现博士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近三分之一学术型博士向非学术部门溢出。在此背景之下,博士生学术从业意向存在如下特征:

1学术从业意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对于男性,女性博士更倾向于选择学术部门,特别是在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究其原因,这与女性学术表现正在赶超男性,以及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环境相关。但若后一因素成立,即稳定、低风险的择业倾向导致女性选择学术岗位,这是否会使女性学者在职业发展中缺乏学术进取精神,是值得未来研究关注的问题。

2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博士生从业意向有显著影响

来自城市、高收入家庭的博士生倾向于选择非学术部门,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博士生则倾向选择国内学术部门。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言,非学术部门的经济和特权等直接或隐性排斥作用相对明显,选择侧重于贤能主义的学术部门,能够帮助其打破阶层壁垒,作为学术精英实现向上社会流动。为此在目前向上社会流动渠道狭窄的状况下,选择学术部门就业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的一个理性选择。当然该发现表明,未来需要完善农村博士生经济资助等相关学业支持体系,缓解经济因素对博士生学术发展的制约

3博士生所拥有人力资本的差异,尤其是专业认同差异,决定了个体的学术从业意向

随着近年高校评估中学术论文的重要性增强以及量化考评制度不断强化,发表论文成为博士生进入学术部门所必须跨越的“门槛”。在国内学术部门、国外学术部门、非学术部门三大从业意向群体之间,并未发现专业素养的显著差异,印证了我国学术型博士教育与学术职业之间的解耦,且相当一部分优秀博士人才外流。尽管就业流向多元化不可避免,但能力素质优秀的博士人才流失,无论对于保障我国高校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还是提升科研水准,均是不可小觑的损失。

4学术志趣和热情对学术就业意向的重要影响

正如韦伯所强调的,内在的学术志向和热情是科学灵感与创新的前提。但研究发现,17%的博士生在读期间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减退,表明高校进一步强化博士生学术志趣,激发博士生学术热情的必要性。

5学术职业特征和学术劳动力市场变迁对博士生学术职业意向形成冷却效应

学术职业的高要求、低薪酬以及人事制度改革之后加剧的高负荷、高压力,让博士生对学术职业望而却步。面对此种困境,一方面需要提升教师薪资待遇,另一方面需要优化学术职业环境,为知识探究和创新营造良性的学术生态,从而吸引更多学术精英进入学术部门。

摘自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注:本平台部分优选文章无法联系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约”加本站编辑。



更多中外高校要闻信息,敬请关注:



精英家长、基础教育工作者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