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本土人才与海归待遇差跨过大,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2018-03-14 中外学术情报




时代不同了,要像重视海归一样重视本土人才,要像激励海归一样激励本土人才。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多名来自科学教育界的人大代表,都谈到了本土人才和海归不同等待遇的问题,呼吁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实现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一视同仁。然而,目前国内粗放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跟上科研环境改变的步伐。如何识才、辩才,成为现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象:“海归”精英与优秀本土人才待遇天差地别


“我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参与‘墨子号’的工作,当时想都没想就留在了国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忍不住提到了自己团队培养的一名学生。


王建宇对这名学生的评价是,当时整个项目的运行“我不在可以,他不在不行”。可这样一位团队中的主力,向上进步的路程却走得有些缓慢,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员,能够获得的支持与奖励也寥寥可数。


“前段时间他评上了上海青年拔尖人才,我问他,‘你评上有奖励吗?’他说,‘王老师,没什么的,就给我15万块钱的科研经费’。”王建宇说。


和这位学生类似的,还有颇受关注的克隆猴研究团队里的一位博士。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中科院神经所克隆出来两只猴子——中中和华华。虽然这背后有老所长、著名科学家蒲慕明院士支撑,但具体完成这个项目的两位学者,一个中年一个青年,没有长期留学经历,都是本土培养的人才。”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代表在2018年两会期间告诉记者。


“比如做克隆猴的小刘,细胞‘去核’‘注核’技术炉火纯青,听他们所长说马上要聘他做研究员了。”可是王建宇知道,“研究员”对于海外人才引进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垫底条件。而小刘放弃了去美国顶尖研究所深造的机会,在国内做出这么大的成绩,还要破格才能被聘为研究员。

反观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才引进回国后所能得到的待遇,则是另一番景象。


“国外引进回来的人才,为他申请教授都是垫底条件,还会给他落户津贴、启动经费,两者一比差距很大。”王建宇说,自己的学生心态很好并不计较,但在意的科研人员可能就“跑掉了”。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跟记者聊起人才培养问题时,也提到了一件糟心事。“我有一个学生毕业后留校成为教师,他通过海外研修计划到国外,做得非常好,回来时他想申请‘青年千人’,结果去咨询说绝对不行,因为你是学校派出去的。后来,他回来后便从复旦辞职了。”


为什么国内培养的人才不能和国外引进的人才一视同仁,代表们有些困惑。


声音:本土优秀人才同样需要政策倾斜



针对这一现象,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3月11日晚在其官方微博上用“无需迷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题目来评价这种现象。


一直以来,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对国外留学人才的青睐,是基于国外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相对较发达来考量。然而,随着中国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到今天,国内科研工作的水平也提高了,条件也很好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国内实验室做的工作不一定比国外差。”李林说。


王建宇举了量子卫星的例子,进一步佐证了李林的观点。“我记得当时有国外专家来了解量子卫星的情况时问我,‘是不是你们团队成员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王建宇回忆道,“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你们中国做了这么尖端的工作,那一定是在西方留过学。”


当然,王建宇承认,人才在本土成长也分两面看。对个人来说,为国家作贡献的同时,也更有优势进入到科研一线核心岗位,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但对国家来说,这些年轻人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的过程。“而且,像做卫星这样需要积累工程经验的活儿,也不是引进人才回来就能马上上手的。”


在王建宇看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尽管国家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但人才评价没有跟上科研环境改变的步伐,所以,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固然还要加强,但同时,对于本土成长的、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年轻人,应该专门开辟一条通道。“比如设立一个本土人才的千人计划。”王建宇觉得这其实不难。


观点:以才识人、以才辨人,中国需要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既然叫人才,那就要以才识人、以才辨人,不要管他是本土的还是国外引进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到了现象背后的人才观念。在他看来,不应将人才分为本土培养和国外引进,从国外留学回来才能获得机会,更不是正确的人才观。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有几个有分量的、国际领先的成果,比如量子、克隆猴,如果你仔细了解就会发现,除了尖端的领路人,团队中基本都是清一色国内培养的人才。”王建宇说。


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马兰也觉得,我们该有教育自信了,而这种自信就体现在“对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有正确的评估”,与海归人才一视同仁。


如何正确评估人才?


近日,施一公在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引起热议。施一公称,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


评价体系数量化、工分化,自然就会催生论文的大量生产。这个现象在各个学科几乎都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要签责任状,即每年完成几篇论文,完成一篇论文算多少分,年底一分算多少钱;完不成要扣钱、不能评优、甚至影响职称晋升;职称晋升也是先要数数,论文数量不够不能晋级。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不产生“垃圾论文”。这样评选出的人才是达到标准的吗?如果能够评选出高质量人才,与海归人才待遇一视同仁也会指日可待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中提出,要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作出贡献、追求卓越。


在当今信息和人员高度流动的形势下,人才流动已经更多地变成市场驱动,这个时候,人才的产出效率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公平上。要像重视海归一样重视本土人才,要像激励海归一样激励本土人才。


粗放的人才评价机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人”的不尊重。以学术出身一刀切地评价人才,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人才是千人千面的,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必须坚持以专业标准,确立精细化的人才评价模式,不以头衔和身份评价人才。


只有人才评价回归以人为本,才能保证公平合理的科研竞争氛围,营造清朗有序的科研环境。


来源|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评论、新京报综合整理




注:本平台部分优选文章无法联系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约”加本站编辑。



更多中外高校要闻信息,敬请关注:



精英家长、基础教育工作者请关注:


想出国读博?点下面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