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展览——《观看之外:十三场博物馆展览的反思与对话》新书推介

杭侃 CNKI知网文博 2022-05-01




6月

学术新文

推荐

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展览——《观看之外:十三场博物馆展览的反思与对话》新书推介

What Makes a Good Exhibition——New Book Recommendation for Beyond Viewing: Reflection and Dialogue of 13 Museum Exhibitions


作者:杭  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观展”栏目集结出书了。从2016年1月30日在源流运动的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第一篇文章《回不去的异乡——评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展》,到 2019年9月12日《以爱为名——中国民族博物馆“爱的密码”展览对谈录》,再到这篇序为止,“观展”栏目已经发表文章38篇。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研究生和青年学子,他们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受限于篇幅等各方面的原因,本次结集出书时没有选择 38篇文章一次性全部推出。但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借这数十个展览,说一些“幕后”的故事和感想。


《回不去的异乡》是“观展”栏目的第一篇文章。这次出书时,为了文章主题的均衡性,暂时没有收录。但是这并不影响这篇文章的意义。它评论的是河南博物院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象中原”展。此展意在展示“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中形成的早期中原文明的大气象”,最终使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了实现这种宏大叙事,在有限的展厅中使用了集贾湖骨笛、彩陶双联壶、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在内的 105 件(套)精品文物,时间跨度上也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伸至唐宋时期。展览分为“家园”“寻根”“天工”和“文脉”四个单元,每一个主题单元内再辅以时间线展开叙述。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四个单元并未能构筑起当代人的“家园”,“一道玻璃隔开了当下与过去,二者有何联结?”所以,作者追述:“它更似将过去打造为了一个美好而又封闭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于当代观众而言却更像大卫·洛温塔尔的书名——过去宛如异乡。”“大象中原”这个展览名称是笔者和现任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时任河南博物院院长)在一次聊天中聊出来的。当时一位纪录片导演正要拍《安阳》,买了很多关于安阳的书,准备从人们熟知的甲骨文的发现入手,而笔者建议从新的角度—“大象”切入。河南简称“豫”,其本意就是人牵象,商朝时的安阳比现在湿润温暖,有大象在那里生活,所以殷墟出土有象牙,还有一个坑里埋葬着一头小象和一个驭象奴,相关内容在考古报告中可以找到。于是她购买了大量的材料,但大多都是发行量比较大的读物,她无法分清哪一个说得好,哪一个有问题,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后来经推荐,她看了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这是考古学家应该反思的问题:为什么考古报告中丰富的内容很难让公众了解?


2019年,为庆祝山西博物院百年华诞,源流运动工作组与山西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单位合作,在山西博物院推出了“玉·见你——周代与当代关于玉的对话”展,旨在探讨玉在经历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磨砺和蜕变之后,如何与当代人相遇。源流运动以后也会用一系列的小展览来探索源流的发展理念。


就如同“观展”栏目的开篇词当中所提到的:观看,是展览与受众之间最为传统和主流的沟通形式。无论何种知识背景和价值倾向,有所“看”之后必有所“感”。当想要去反思和推介一场展览之时,这种“感”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有一千个观展者,便有一千篇宣扬着自我独立视角的观展文章。


“ 玉 · 见 你 ” 引 起 了 一 些 讨论 。主 策 展 人 王 佳 月 在 源 流 运动“创艺”栏目的推送《玉 ·见你——当代玉文化可以被定义吗》发出时写了一段话:“不少人看到展览问,你们认为当代玉文化是什么?展览是否有解答?对此我想说的是,我们是无法定义当代的。我还记得初一历史课上老师就提到过真正评论一个人唯有在盖棺定论之后(当然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历史会被不断讨论),所以处于“当代”洪流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定义他们的时代,他们能做的唯有抓住自己想抓住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才是展览的意义,世界是由事件而非物体组成的,时代自会在一切洗练逝去后定义自我。”


这些故事其实都反映了这些年的一个不间断的疑问: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展览?


“观展”栏目的38篇文章、本次结集出书所选择的13场展览,不见得能完全回答清楚这个疑问,却提供了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例如,在这38篇文章中有17篇与国内外举办的外国文物展览有关,其中有几篇是留学生所写,本次集结出书时也收录了其中之一。


2 0 1 6 年 9 月 1 0 日至 2 0 1 7 年2月26日,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简称V&A)举办了“你说你想要一场革命?唱片与反叛1966-1970”展,展览的名字“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 ?Records and Rebels 1966-1970”来自于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的歌曲 《Revolution》中第一句歌词。1516年,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问世,书中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国。2016年是《乌托邦》出版500周年,特展选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举办也是希望借此迎和展览主旨:“想象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和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序厅中也挑选了王尔德《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中有关乌托邦的句子进行放大:“一幅不包括乌托邦在内的世界地图根本不值得一瞧,因为它遗漏了一个国度,而人类总在那里登陆。当人类在那里登陆后,四处眺望,又看见了一个更好的国度,于是再次起航。所谓进步,就是去实现乌托邦。”展览以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发生在六个领域的革命为主角,期望由此告诉人们这些革命是如何改变今天的生活并同时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态度的。展览中讲述的六个革命来自于相对独立的六个领域,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是贯穿展览始终的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可以说这不仅仅来“观看”展览,更是来“听”一个展览。


展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参观前在入口处领取一个舒适度很高的耳机,一边听着不同流派的流行音乐一边看展览(音乐和每个单元主题相契合)。展厅里不时会有一些名言警句,如“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有责任的公民能改变世界(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thoughtful, committed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醒目而点题。所以,展线虽然比较长,但是却没有所谓的“博物馆疲劳”。展厅里的一些展品,很容易引起60年代出生的人的共鸣。话筒和耳机品牌声海(原名:森海塞尔,Sennheiser)提供的全程语音导览设备,牛仔裤品牌李维斯(Levi’s)与V&A的合作款牛仔裤,无不反映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涉猎的广泛。


本次收录的文章里还有一篇是关于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即获得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的首展,此展涉及对高校博物馆定位的认识。高校博物馆在策划展览时会更突出学科背景。以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为例,传统博物馆做良渚题材的展览可能偏重展示精美的玉器文物,而高校博物馆则完整再现了文物在墓葬中的考古单位信息。“致远舰”的展览也力求表现对于水下考古学科的重视,不仅展示文物,更要体现文物背后的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的过程。水下考古方兴未艾,涉及很多新的理念、技术,目前专业人才非常稀缺,而这个学科背景是大部分观众甚至是考古学生都不了解的。另外,社会上传统博物馆举办的讲座主题更偏重科普性,而高校博物馆利用学科优势,举办活动基于学术的目的,更适合展开前沿性、针对性甚至争议性的讨论。


那么,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展览?这个问题其实不易回答。简而言之,一个好的展览一定要有学术支撑,并且可以表达不同的学术争论;一个好的展览一定不是“一级品”的堆砌,不只是知识的传达,还有对心智的启发。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在本书中都有涉及。源流运动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为生存作证的,只有时间。


(编者注:本文根据作者为该书所写之序修改而成。)


原文发表于

《中国博物馆》2020年02期

收录于

中国知网《文博行业知识资源库》

更多精彩

请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CNKI知网文博

http://wenbo.cnki.net/

文博行业知识资源库

http://bwg.cnki.net/

博物馆业务服务平台

https://boyue.cnki.net/

博悦·文物展示云平台

http://wbyx.cnki.net/

文博研学公共教育服务平台

http://wbtsk.cnki.net/

文博图书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