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序|这一个语文人

2017-09-27 张水鱼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语文人(1)

这一个语文人

——记我认识的柳文生老师

因为工作的原因,总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特色鲜明的语文人。他们或是对语文的痴迷令我感佩,或是教学的创新之举令我刮目,或是思想的锋芒令我敬仰,甚或,文章观点的独特令我玩味不已。他们,有些有缘得见,但大多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联系多年的朋友。对于他们,我一直有为这样的语文人立此存照的想法,但因各种烦杂事迟迟没有动笔。这次受柳老师之邀为他的书作序,我的描叙语文人的想法再次萌生。我想,如果我的描叙能为柳文生老师的专著《读出自己的味道》添一抹人文色彩,引导读者您更愉悦地走进他的语文世界,那应当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儿。


在我认识的语文人中,柳文生老师算是打交道比较早的一位。那是2003年,我刚踏进《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不久,受命主持“研读”栏目。那时,每一篇来稿都会细细阅读,一方面是选稿,一方面是学习。也许跟我的从教经历有关吧,我看稿件很容易藉着文字在心中揣摩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状况。当读到《生命的歌唱——永恒的乐章》一文时,我一下便被它打动了。这是一篇联读文章。它是对当时的初中教材中所有与生命紧密联系的文章的一次整合式阅读,大概有七八篇之多。这样的写作角度在我看来非常新颖,我想,这样深入的研读是有助于进行联读教学或复习课的,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起到积极引领作用。这是怎样一个用心的老师啊,我在心里叹道。一边叹一边琢磨文章的韵味儿。我深信,这样的文章是受老师们欢迎的。于是打电话过去确认这篇文章的发表事宜。这是我与柳老师的第一次通话。


也许是因为发表他这篇文章时有这样一番揣测,对柳文生老师的名字有了印象。后来还收到他的几篇投稿,也和研读文章有关。


再有印象的联系是几年之后,我收到他一封来信,信中说他已成为了安阳市文峰区的语文教研员。我不仅为他水到渠成的升格而欢喜着。对于一名编者,没有比收到作者的新消息更快乐的事情了。


2007年,我应好友张勇耀(时任《学习报》语文版主编)之邀,开始陆续撰写一些研读教材的稿件给他们的“名师读课文”栏,之后还推介了几名善于写研读稿件的老师参与写作,其中包括柳老师。这一写便是两年,写作基本上是每周一篇。我是写了80篇之后见好即收停下来的。当从这样勤苦的写作中再次抬起头时才发现,柳老师的写作基本与我同期。原来,这两年里,我们虽然交流不多,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学”了——在同一时间,为了同一内容而学习并进步着的语文同仁。


  相同的实践注定了相似的体验,我很了解这份工作的甘苦。


  因为要写的研读文章针对的是初中学段所用教材,所以写作非常审慎。常是把定位好的这篇文章先读过十来遍,再读过教材习题和教参内容,读过报纸杂志的相关文章,考虑初中学生面对文本可能有的困惑之后才敢动笔。与此同时,还要阅读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关注学者和作家们的研读文章,有时要参考作家谈写作体会、人生体验的相关文章,考证、推敲相关人事、用词更是常有的事情。用叩石垦壤这个词来形容是惟妙惟肖的。柳老师这本《读出自己的味道》便是这样一本呕心沥血之作。书中辑录了他的150篇研读文章,其中大多是那个时段所写。


 因为了解,所以多了关注。后来有两次,柳老师来太原参加其他报刊的学术交流会,也有幸见到他。


 他两次来都着西装,更显其身体的高大结实,给人健壮的感觉,但他说起话来却是娓娓道来、轻言细语型的。看到他,我不由得想起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对马玉祥的描写:“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  但当坐在咖啡厅里隔着咖啡的热气聊到他所从事的语文教研的事情,特别是谈到他们“安阳三剑客”(常作印、王安濮和他)的语文追求时,他的滋滋有味的叙述里不经意便注入了激昂之态。他所说的,其实有一部分我已从报纸杂志上见识过了。更何况,眼前柳老师所做的一切更是明证。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对语文的挚爱,不是因为对语文教研的执著,不是因为对幸福课堂的追寻,怎么会有这么长时间的艰苦俯首?“读出自己的味道”,这句话耐人寻味。从他的书里书外走一遍就会知道,“读出”二字里蕴含着一个扎实的实践过程,“自己”凸现了阅读过程中的再生价值,“味道”里洋溢的则是品咂过程的幸福感。“读出自己的味道”,它不只是一种研读经验的小结,更是一种阅读理念的倡导。正如他所言:“读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飘逸出一点新意,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才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柳老师的博客名称是“绿柳新风”,从这个笔名可以窥见他所劳动的田野里语文教研的长势。柳老师从事教研工作仅仅八年,目前已有专著《幸福的课堂》、《听柳文生老师评课》等五本了。他麾下的好老师不乏其人,他首创的“绿色教研”活动如名著阅读大讲堂、读书交流、专题培训、特色教学展示、课题研究等颇有特色,实在值得一表。


柳老师来自安阳,那里是中华文明发祥之地。写信时,他总喜欢在信尾邀请说,“欢迎到甲骨文的故乡来作客”。这句话听着温暖。如果机缘巧合,也真心盼望能去柳老师生存的土地上领受他的教研声色,做他的学生。

柳文生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来水先生的小书屋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