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说 | 有传说,有佳话,有故事

2017-12-26 水先生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绛县余映潮工作室第一期活动掠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两个角色”


开幕式上县教育局长李彩霞致欢迎词,报了我的两个工作身份。等我接过话茬时,由衷地对这两个身份做了修正。我说:“此刻,我不再是某某研究会的秘书长,也不再是某某社的主编,我的身份有二:一,我是余映潮老师的学生;二,我是坐在对面的五百余名绛县语文人和教育者的你们的老乡、朋友。”这句话是在心里翻滚了很久的热切真挚的话。余映潮老师,故乡的老师,在我心里都是最可爱的人。



“一大朵白云”

开幕式上,轮我发言,不自觉就蹦出了余老师是一大朵白云的说法。缘由是:突然想到“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株树摇动另一株树”这句教育者耳熟能详的名言。试想那能推动“另一朵云”的“这朵云”一定是一大朵白云,而余老师正是可以推动语文教研“另一朵云”的“这一朵白云”,于是乎,余老师就变成了“一大朵白云”。说完这句话侧目看时,余老师穿着一件黑棉袄,不由在心窃笑。



“聆听余映潮”

两天的培训活动分四个半天进行,即四个板块。我总结这四个板块是:聆听余映潮、提问余映潮、走近余映潮、享受余映潮,也有老师总结成这样的四重奏:紧张、热烈、幸福、沸腾。两种总结异曲同工。第一个半天的听讲,参与者都属于紧绷的状态,上课的老师怕课上不好,听课的老师对余映潮老师的研究怀着百闻不如一见的印证心理,而两个局长全程坐在下面听课,多多少少有点观察的味道:请来的名师究竟能解决当下语文教学的哪些问题?所以,一个字:静。特别是余映潮老师评课阶段,全声鸦雀无声。这里的静,是微波荡漾下的心浪滔滔,有惊讶:还可以这样评课?有叹服:天,这样的评课要多少的劳动量,又需要多少的创造力啊!有震撼:余老师的评课竟然是这样进行的。先提要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就这样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开始陈述老师的课堂,简要指明课堂里的问题,给出有创意的改进方案。评两堂课,这样全方位的评课文档内容竟然万字。且现场WORD直接呈现。余老师评课给大家带来的震撼用“一片哗然”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提问余映潮”

第一天下午有个重要看点,就是余老师要自己上课。关于课堂,他提出的严苛的不能碎问碎答的问题他自己能实现吗?没有了碎问碎答,课堂流程怎么样展开,学生课堂上的发言会出彩吗?“你说的固然很有道理,但课堂操作上能实现吗?你上个课给我看看”这是一线教师听专家报告时心里头最多的嘀咕。因而,能不能上公开课支撑自己的学说,是名师对自己的一个重要提问,更兼五百多名老师对余老师的课正拭目以待,怀揣观望以及兴奋。讲课开场了,余老师讲的是古诗两首。上一堂课是县里工作室老师的课,一堂课完成了一首古诗的教学,这次余老师要完成两首,能保证质量吗?余老师古诗词教学的课案看过一些,灵动而有诗意,但现场课是头一回听。教程里,两首诗的教学法一样,一首重心放在“教”上,另一首重心放在“学”上。里面贯穿了一个有创意的高难度动作“以诗译诗”,充满挑战性。然而,挑战是有趣的,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因此被余老师的引领有效拉伸。全声掌声雷动。李彩霞局长全天在现场,激动地说:“有余老师的引领,我们的‘大面’‘大幅度’有希望了!”



“反复一定是用来表示强调的”

这次活动中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新作文编创团队也走进了余映潮在绛县的工作室,编辑们聆听名师教诲,感受一线语文老师的课堂,有选择地与新作文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编读交流,以及读写分享。清扬编辑、寒云编辑、武威编辑于21号在绛县城关初中和卫庄初中分别上过一节读写交流课。清扬编辑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就杂志本身,杂志的作文、栏目及如何写出杂志上这样的文章与同学们做了交流。寒云编辑的主题是“品读新作文上的经典散文”。武威编辑作的交流是“电影能改变你的人生吗?” 以蜘蛛侠,美国队长,钢铁侠等超级英雄的成长历程类型电影为例,讲述基础影评也就是读后感的写作技巧:赏析、参照、争辩。六节课深受好评。晚饭时遇到城关初中的黄迎新校长时,黄校长问我:“能不能让你们的编辑给我们另外的班级也上一次课?!”我明知故问:“是不是因为很喜欢?”余老师听到轻轻补了一句:“反复这种修辞手法一定是用来表示强调的!”大家都笑了。


新作文编辑来到实验学校上读写交流课

新作文编辑们和绛县卫庄初中的校长、老师们合影留念


“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第二天上午,有眼尖的人发现,里面多了许多校长大人,有人说,他们的到来是第一天活动的晕轮效应。因为会场有限,此次培训仅限绛县高中语文老师、初中语文老师和小学高段的语文老师,但第二天竟有从运城、从临汾赶来的语文同仁,他们是从朋友圈得知余映潮老师来到的确切信息赶来的。于是,会场里可谓人员爆满。坐在前排的老师更能感受到这一点,好几个人感叹: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像这样越开人越多的培训会议还真是非常稀罕。


她们从运城来

她们从临汾来

他们从管理岗位上来

下面这张是运城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初中分会会长刘荣艳


“我很高兴地看到你们为难”

在《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上,余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创意作业,良久没有学生举手发言,这时余老师对台上的学生说:“我很高兴地看到你们为难。”这一句,台下老师都笑了。这一句话,很俏皮,细思又有味道。平素我们常说老师要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上。教,教在学生不会的地方。余老师的这个神来句正是老师要教在起点的形象化概述。



添头和添花

第三板块里,绛县教研员陈海丽老师上了《我的叔叔于勒》,余老师上了两节课,一节阅读课《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一节写作课《如何提取文章的中心》。陈海丽老师的课层次清楚线索分明。余老师的两个课里,别出心裁的设计、范式文章的选择,以及读写内容的有效提取、巧妙的语文知识点的穿插等教学手法令人叹止。轮到我的微型讲座,我老老实实地说:我的,只是个添头。结束时,来自运城市教育学会读写社的主持人李玲秀说:不是添头,是锦上添花。我知道,真正给研讨会添花的人是她。培训会结束时,她读起了我以前贺余老师教师节写就的小诗,她优美的诵读引起台下老师的共鸣,令人难忘。有留心者录音奉送,于是存留在开头部分。


陈海丽老师在上课 李玲秀老师在作主持

“能这样吗?”

培训活动中,两个局长是非常夺目的,开幕式结束后,李、张二局长坐在台下和老师们一起听课,张新胜局长则整整两天出入在会议室里。培训结束,张局长收束小结。他谈到好多,有几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用反复句表达余老师课和报告带给绛县老师心里的震撼,说“上课能这样吗?评课能这样吗?做报告能这样吗?”又用祈使句启发老师们思考,说“这就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又引用了余老师本人的话“能站着的时候尽量站着”表达对余老师站两个多小时报告的感佩和敬意。据悉,张局长是化学专业的,此一刻,竟然三句话用三种修辞,完全“语文化”了。


尾     声

从“一片哗然”到“余味悠长”

参与故乡的教研活动。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坐在乡友语文老师的队伍里,和他们一起观察课堂,参与课堂,心情随着课堂上的春江水暖和柳暗花明一起波动。领受余映潮老师的深度评课时,“哦”“嘘”“噫”……反馈的是倒映在老师心里的一片哗然。“可不可以上小学的课?”“什么时候第二次活动”则是活动之后的余味儿。据余老师讲,工作室第一次培训活动,仅仅是一次有效的热身活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培训活动会是专题培训,期待着,期待着……




行于思,栖于诗。

语文之旅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关注“水先生的语文生活”,开启语文生活新旅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水先生的小书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