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逃离北上广?如果相信了,你就输了

2017-12-06 zhx 博雅数据库
逃离北上广,你能去哪儿?

为什么逃离北上广 ?

 北京太势利

真要比起来,小地方更势利、更冷酷!

大城市比小城市更开放、包容。北上广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才发展成今天这样。


 上海太昂贵

小地方房价比大城市便宜,但工资低,机会少,节奏慢,处处靠关系,根本承载不了你的中国梦,实现不了你的初心。


 广东太竞争

除非回老家去拼爹,小地方连给你竞争机会也没有。小城市层次低,更排外!最直接的例子,没人愿意陪你讲普通话…除非你这个外地人官阶比他高


站在高处,城市是几座楼房

在飞机上,城市变成了盆景


北大那个卖猪肉的陆步轩,为什么要去卖猪肉?由于“地方小,人际关系复杂”,最后为了谋生,高考状元、北大中文系才子先后搞过装潢、拉过三轮车……


读大学要去大城市,同样道理:工作也要去大城市!

至少,大城市有一大群人和你讲普通话…有木有才华都不会挨饿…不用拉三轮 


逃离北上广是假象

一切用数据说话



 北京高校毕业生留北京工作比例,985高校平均45%左右,211在50%上下,高达70%的一般都是普通本科。


昨天笔者在编辑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就业情况时,看到留北京比例数据高达72%!

媒体大V天天洗脑“逃离北上广”,名校学子不听忽悠?

笔者带着疑问,找来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交大南大武大三年来就业数据进行了对比。


清华大学

▼红色:同比增长;绿色:降低

2017年的就业数据到年底才能出台,对比了2014-2016年的数据,发现结果如下:

 逃离北京,去了广东。留京比例递减,广东比例2016年增加。

 北上广总体比例递减。减少的部分:去了浙江和江苏。江浙增加明显。

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清华是工科强校,部分本科生离开北京,去了深圳的华为、腾讯以及浙江的互联网企业。

 清华研究生情况和本科生差不多。北上广比例基本稳定,江浙比例略增。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本科生

北大本科生4大热门就业行业:IT业教育金融、公共管理

 留京比例逐年降低,去广东比例大幅增长。也是因为广东有华为和腾讯。

◢ 北上广比例总体下降,但去华东地区比例猛涨!

虽然统计口径不一样,但2016年华东比例已接近2015年其他东部地区(除北京上海之外的东部沿海以及中国东部、南部总称)比例。

◢ 研究生去北上广比例略降,但华东地区大幅增长。


可能用不了几年,逃离北上广,要变成逃离:北上深广+杭州


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生:2015年北上广深比例下降,但2016年大涨

研究生:硕士递增,博士降低,硕士+博士总体递增。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

复旦大学:去浙江工作比例稳定在3.5%。北上广比例递增2014年未提供,2015年80.6%2016年85.6%。


上海交大北上广比例逐年递增:2014年79.4%→2015年81.7%→2016年82.7%。

总 结

 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北上广比例略有降低,但江浙增加明显。其中,留北京比例大幅下降,广东大幅增长。

 人民大学2016年去北上广深比例大幅增加,北京、深圳增长明显。

 复旦交大北上广比例逐年递增,留上海比例递增,去江、浙、京、广基本稳定。

◢ 南京大学:留江苏比例大跌。北上广比例增长:2015年20%→2016年26%。浙江略增。

◢ 武汉大学:2016年去北上广比例同比增长5.6%。



结论:

1、逃离北上广是假象:①清华北大北上广略降、江浙大增;②其他高校北上广都增长。

2、去东北、中西部地区比例:不升反降。尤其是东北,连年阴跌。

3、江浙地区增长明显,主要是杭州。

4、留北京比例减少,深圳、杭州比例增加,原因是IT互联网行业热门。

5、上海高校毕业生比较独特,不适用第4条结论:去北京、广州、杭州等地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留上海工作比例逐年小幅增长。


其他上海高校情况:与复旦交大基本上差不多。

 其他北京高校情况,详见:北京高校排行榜

江苏高校情况:别来江苏读大学


精彩推荐

去上海读大学!等于去了全世界!

去北京读大学,北京是流动的盛宴

城市比大学更重要 

专业其实不重要,好学校更重要!

为什么江浙沪学生不肯去外地985

上财:毕业生薪酬清北复交望尘莫及

北京高校排行榜,其中6所可以捡漏!

清华本科生就业数据,与北科复交对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