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留上海65%,供需比1:9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
学校设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2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1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 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0 个工程硕士点,47 个本科专业。拥有 11 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两万余人。
(网红:咕咕鹅)
2017 年度,上海海事大学实际毕业生共计 5489 人。
①研究生1337人,就业率 99.40%。
▷签约86%。
▷灵活就业:10%。
▷合同就业:3%。
▷待业:1%。
②本科生4152人,就业率为 97.25 %。
本科生生源:上海37.1%、安徽8.2%、浙江5.5%、河南4.2%、江苏4.1%。
▷派遣就业:56%。
▷国内升学:11%。
▷出国:10%。
▷灵活就业:18%。
▷待业:3%。
①硕士毕业生情况:
☕硕士研究生有 30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升学率为 2.24%。
☕出国人数为 4 人,出国率为 0.30%。
②本科毕业生情况:
☕深造率:21.8%。
☕国内升学率: 11.56%。
☕出国留学率: 10.19%。
2017届本科生深造情况如下:
——就业单位:国企27.8%,中小企业26.1%,三资企业10.2%,灵活就业10.5%,机关事业3.3%,高校2.6%,中初教育1.2%,科研0.5%。
——就业地点:上海69.6%,广东2.2%,北京2%,江苏6.8%,浙江4.8%,山东3.3%。
——就业行业:研究生就业质量较高,专业特色较为明显。
其中,物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理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四个学院在一个行业领域内的就业集中度较高,超过了 50%,而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六个学院的就业行业流向较为均衡。
——就业单位:中小企业21.5%,国企17.6%,三资企业8%,灵活就业16.2%,机关事业1.7%,教育0.4%。
——就业地点:上海64.7%,广东3.2%,北京2.2%,境外11.4%,浙江4.2%,江苏2%。
——就业行业:
▷商船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54.80%,制造业占 14.52%,等等。合计有 69.32%的商船学院毕业生流向与航运、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体现出商船学院专业设置的较强工作对口性。
▷交通运输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54.19%,制造业占 6.70%。合计有 60.89%的毕业生流向与航运、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
▷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金融业占 19.62%,制造业占 14.7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 13.7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 12.45%,交通运输业占 10.76%,。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学院就业以金融行业居多,就业流向较为多元。
▷物流工程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制造业占 45.70%,交通运输业占 11.68%。总体而言,物流工程学院以在制造行业就业为主,与学院培养学生的专业目标较为符合。
▷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信息服务业占 44.61%,制造业占 20.96%。综合来看,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到信息相关行业就业的人数比超过 65%,专业对口度较高,与学院的专业特色较为一致。
▷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排名占比前三的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占比 23.08%,教育业和服务业各占比 13.46% 。综合看来,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较为广泛。
▷法学院 2017 届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交通运输业占 23.21%,金融业占 17.86%,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各占 8.93%,就业较为多元。
▷ 文理学院 2017 届毕业生行业流向为:制造业占 21.13%,信息服务业占 16.90,教育业和文体娱乐业各占 8.45%,就业流向较为广泛。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建筑业最多,占比 21.78%,其次是制造业,占比 16.83%,排在第三的是交通运输业,达 11.88%。
▷毕业生供不应求:参与学校 2017 届毕业生招聘的企业合计 1665 家,其中航运及相关企业303 家;线上线下提供的就业岗位合计约 15772 个,需求总量达 50297 人,供需比1:9.2。
▷上海地区用人单位共计 885 家,上海地区就业市场与航运发达地区就业市场成为学校就业资源的主渠道。
▷毕业生的行业需求,以教育类、金融类、IT 类和航运类为主,分别占学校总需求的 35.7%、10.87%、8.60%和 8.34%,此外制造类也是我校毕业生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类占到了总需求的 6.24%。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2017 年毕业生中有 28.03%的学生通过学院辅导员获取就业信息,13.49%通过就业指导中心获取其发布的就业信息,26.49%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媒体方式获取就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