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外地读大学,有利有弊

点击关注👉 博雅数据库 2022-03-19

出省读大学,可以领略不同地区文化,更能锻炼自己。

但志愿填报,无漏可捡,去外地,也是各有利弊。本文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仅供参考!

一般来说,同一档次的高校,本地高校录取分高于外地高校

例如,2018江苏理科,东南大学的投档线高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

而在全国范围,东南大学的投档线在“中坚九校”里面是垫底的。

对于江苏考生来说,想留在省内读大学,要付出高2~7分的代价。


但也有例外,因为北京、上海高校处于教育链顶端,同一档次的高校本地高校录取分可能会低于上海北京高校录取分

例如2018年江苏省理科:南航、南理工的投档线,高于哈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华东理工,但低于北邮。


 去外地(北京、上海)的利弊 

分数不够高,录取不了本地心仪高校,填报外地(非北京、上海)同档次高校,也是不错的选择,算是一种“曲线救国”。

例如,留在本省,只能录取211;去外地可以填报985。

填报本省985,肯定是较差的专业;填报外地985,可以任选专业。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你以为捡到的漏,也许就是一个“坑”。


➤外地考生,来了南京理工大学才发现,南理工在江浙一带录取分数虚高,江浙的同学都是学霸,自己毫无竞争优势,保研考研需付出双倍努力。


➤江苏考生,去了某偏远985,自以为捡漏成功。结果发现,占比40%的当地同学,都是远胜于自己的学霸,原因和上面一样。

虽然该985保研率接近20%,在占比40%的本地同学面前,保研机会不是太大,同时还得面临其他外地同学的竞争,深造、出国需付出更多刻苦。


 去外地(北京、上海)的利弊 

去北京、上海读大学,则没有上述问题。

北京、上海高校处于教育链顶端,高等教育质量高于江苏、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北京、上海高校的保研率、深造率远高于其他地方。

北京、上海高校的本地生源占比较低,如清北复交,本地生源占比不超过15%。相反,生源质量上,外地考生也颇具优势。


备注:北京、上海高校投档线虚高,这就是去北京上海见世面的代价。


 附录:部分名牌大学本地录取分 


各大学招生网上都会公开“历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下面列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2018年理科本省各专业录取分。

这几所学校不搞超短裙,投档线不算高,因此受到一些同学轻视。

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占比4成以上的广东学霸面前,外地生源竞争优势不大,保研、考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想获得同等GPA需要加倍刻苦。


1.中山大学 


相同专业,广东生源质量远胜外地,离广东越近,生源质量越高。详情如下:

➤中山大学2018年广东理科投档线607分,但经济、管理、计算机专业的最低录取分642分以上,超过投档线35分。

经济类最高分677分,超过中大投档线70分,接近北大投档线,可以压线去复旦、交大,以及科、浙、南、人、航比较好的专业,详情如下:


➤中大在山东理工投档线648分。其中经济、计算机专业最低录取分661、657分,比投档线高13、9分。

最高分666、667分,比投档线高18、19分。

667分去不了华东五校、人大、北航,可以去同济、上财。


➤中大在江苏理科投档线383分,经济、计算机的最低录取分389、388分,仅高出投档线6分。

最高分390、389分,高出投档线7分、6分。

390分,去不了华东五校、同济、上财,可以去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北航等。



2.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18年福建理科投档线610分。

王牌专业会计学录取最低分645分,比投档线高35分;录取最高分663分,663分可以录取浙大、中科大、南大、人民大学。




3.东南大学 



 4.华南理工大学




5.武汉大学 




👉高考数据汇总

2018高考👉投档线、一分一段表、位次

2019年大学数据库(上)

270所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汇编 

学校 or 专业? 城市更重要!

平行志愿九大注意事项:第一志愿退档,不是退到第二志愿,而是退到下一个批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