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届深造、就业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直属教育部的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始于1941 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1954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开设 101 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我国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1、就业去向


北外日前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
2019 届毕业生共有 2239 人,
男女比例1:3.74;
京内生源7.9%。
总去向落实率是 94.10%。
本 科 毕 业 生 1281 人, 
 硕 士 毕 业 生 873 人, 
博士毕业生 85 人。

①就业去向如下:

②本科就业明细如下:


③未落实去向132 名。
本科生 68 人,硕士59 人,博士 5 人。
其中,77 人工作待落实(正在求职中或实习中),55 人正在办理出国(境)留学手续或准备 2020 年国内升学考试。

2、深造情况



深造率高于2018届。
其中本科国内升学比例略减,人数增加。
本科留学比例、人数均增长。
①国内升学
本硕271 人选择国内升学。本科251 人,硕士 20 人。
其中,留在北外163人。
其余依次:北大29人,人民大学18人,贸大6人,清华5人,南大、法大各4人,北师大、同济各3人。
②本科生保研
学校2019届公示不全,根据2018、2020届保研情况:
保研名额150人左右。
保研率11.5%。

③境外留学
本硕博有 422 人选择出国(境)留学。
留学人数较上届383人增加,其中去美国增加15人、英国增3人,香港、日本减3人。
留学地选择:美国、英国并列首位(22.99%)。
共 195人赴世界top100 高校留学深造,占出国(境)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49.37%。

3、就业去向


本科生签约就业(协议就业+合同就业) 264 人,灵活就业 303人。
硕士签约就业539 人,灵活就 业 229人。
博士签约就业72人,灵活就业7人。

就业地点
59.34% 的毕业生优选在北京就业。
其次为东部地区(25.53%)。
其中,本科生签约留京264人,比例较上届略增,人数减少10人。
硕士签约留京539人,较上届比例减少,但人数增加88人。
就业单位
主要流向事业单位(28.94%)、其他企业(28.54%)、国有企业(18.81%),其他占比最小。
②就业行业
行业前三:教育(28.94%),IT业(1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90%)。
③重点单位
8 名学生通过选调生考核,赴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重点单位如下:
④求职情况
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发展前景好、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福利待遇好。
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发展前景好、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福利待遇好。
本科生从开始求职到最终落实工作平均用时 3.94 个月,主要集中在 2019 年 4 月拿到首份录用通知,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 15.63 份,平均获得面试机会 6.75 次,平均收到录用通知 2.48 个。
研究生平均用时 4.83 个月,主要集中在 2018 年 11 月拿到首份录用通知,平均投递简历 28.45 份,获得面试机会 10.56 次,收到录用通知 3 个。
本科生求职渠道中,校园渠道(31.42%)是求职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其次是用人单位自设渠道(25.29%)。
研究生最主要通过“学校 / 学院发布的招聘信息”(45.77%)和“学校组织的招聘会”(38.73%)求职成功。
2014-2017届本科生毕业两年平均月薪8123元。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就业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届就业报告
2019年大学数据库(上)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届保研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