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省部共建”“部省合建”为何炙手可热?
省部共建高校的初衷是为了平衡高等教育弱省的利益,这些省份往往无教育部直属高校或“211”大学较少。
站在地方高校的角度,地方财政拨款的增加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它们更在意的是能让学校跻身“国家队”。 高校跻身“共建”序列能给自身发展带来机会,但反过来也会成为部委在某方面的“工作抓手”。 从2018年开始,14所“省部共建”大学的身份得到了“升级”——成为“部省合建”大学。
双一流高校,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进行共建。 部分实力较强的省属大学,得到地方政府与教育部或其他部委共建。教育部为此设立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吸纳这部分高校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部分会议。 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的大学,由地方政府与教育部或其他部委、央企重点共建。
学校的‘名头’更响,学生更愿意报考。有了“省部共建”这张名片,一些大学的招生工作更容易开展。 享受部属高校待遇后,硕士、博士招生指标可以通过和教育部协商沟通来增加。 一些没有保研资格的高校,获得了保研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