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审计视角看大学生就业薪酬

Editor's Note

感谢投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相逢未必偶然 Author Bruce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前两天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被Q到,之后对中国薪酬网公布的大学生就业薪酬数据保持怀疑态度,并试图从微观角度探讨真实的大学生就业薪酬。 前两天知乎被邀请回答“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如何选择”,上财和南大在很多省份的高考分数线相差无几,高赞提到了保研率校友资源地理位置等角度,由于我去年刚刚经历秋招,对薪酬待遇更加敏感,我推荐南大。



从薪酬数据来看,南大本硕博平均工资高于上财超过50%,数据来源就业质量报告。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拿一份高工资,因此,毫无疑问选择南大。


Q1

财经大学和综合大学比较没有意义


首先,在高考分数线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大学与专业有关与大学类型无关 其次,南大和上财一半以上学生专业重合,南大1/7以上的学生来自商学院,比较具有参考意义; 再次,顶尖大学的CS和Finance专业薪酬最高,而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南大和上财在CS和Finance岗位的就业集中度较高; 最后,上财就业集中于财经方向,南大分布广泛,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比可能有失偏颇,不妨用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比较,拿两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财经专业对比,实际薪酬差距远低于50%。


Q2

抽样调查,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刚开始我认为通过抽样的方法,以样本估计总体,没什么不妥。质疑者提出,被调查的本硕博学生不符合分层抽样的原则,南大官方会有意识的非随机抽样,就业差的学生不会被调查,抬高就业数据,吸引生源,披露的薪酬数据很可能具有误导性。 关于质疑非随机抽样这一点我无法反驳,确实南大本科生抽样数据较少。不妨分析一下硕士的数据,南大硕士被调查比例为1/3,上财硕士被调查比例为2/3,被调查硕士生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Q3

清北毕业生薪资也才9千出头


刚开始我也觉得奇怪,清北毕业生怎么可能薪资9千出头,我上网查了一下,中国薪酬网确实公布过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为方便观看,我贴出部分数据。



中国薪酬网公布了2013、2015、2017年毕业生薪酬数据,2019年数据有两种估算方法,算术平均计算趋势取数,我将两种估算方法数据再平均一次得到2019年清北毕业生薪资为1万左右 中国薪酬网的数据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数据差异太大,Top10高校薪资差异达到数倍。 作为最终数据的使用者,我没有办法直接证明中国薪酬网和各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哪个更准确,因为均可能存在统计方式样本选择差异,导致统计结果不同,或者本身存在数据错误 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逼近真实的薪酬数据。这里以清华大学为例,就业质量报告中有些数据是没办法造假的,例如毕业生去向,包括深造、就业、未就业;工作单位,这些数据是有三方协议支撑的。这些数据基本上认为真实,造假成本太高,稍有不慎,学校声誉毁于一旦。 首先来看毕业生去向,重点看就业签三方就业数据,可以看到,本科生490人选择就业,硕士生2224人选择就业,博士生943人选择就业,只有参与就业才能拿到对应的薪资。


再来看毕业生工作单位,清华大学给出了签三方就业20人(含)以上单位,我粗略统计一下,签约以下单位本科生36人、硕士生603人、博士生264人。


总体而言,硕士生就业相对集中,有超过1/3的选择在以下单位就业,这些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超过30万,即使剩下2/3的硕士生选择不工作,清华大学硕士生薪资也超过10万。
可以很肯定的说,中国薪酬网披露的数据是有问题的,至少Top学校毕业生的薪资明显低估 之后我又查了一下中国薪酬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披露的信息有限,也找不到可靠的依据,只知道#2018年毕业生薪酬#上过微博热搜,众多媒体转发,其中人民网也转发过,人民网代表国家级媒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我无法用更多的数据证明中国薪酬网和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披露的薪酬数据哪一个更准确,但目前就已经获得的毕业生签约单位数据来看,中国薪酬网披露的薪酬数据是让人质疑,我更加倾向高校披露的就业质量报告数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