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即将启动,这些准备工作你做了多少?


综合整理自公众号:自主选拔在线、志鸿升学、江苏考试升学指导

仅供参考


高考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考生奋力拼搏提高成绩,家长除了饮食起居照顾得当,还应为考生升学多做谋划!  
高考改革的趋势下,多元录取早已成型,家长也应积极探索高考外的升学路径,拓宽升学道路。
按照往年惯例,每年3月开完会之后,综合评价、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政策即将全面发布,而目前,这些准备工作你做了多少?
本文整理了近期家长关注较多的典型问题,统一答疑:

备注:以下内容参考往年情况整理,具体准备材料以各校招生简章为准!


一、关于报名时间

1.强基计划什么时候报名?如何获取招生信息?

按照教育部官方文件通知,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时间在3月底,考生报名时间集中在4、5月份,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一定要从3月起开始关注高校的招生动态。

注:上一年情况参考,即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元年,因为疫情原因,招生简章发布及报名时间都相对延后。


2.综合评价什么时候报名?

一般情况下,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一般在3-5月份集中发布,简章发布后,考生开始报名。

其中,中外合作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启动较早,有些高校报名已经截止。

二、招生院校

1.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是针对全国招生的吗?

目前,强基计划招生院校为36所双一流大学,针对全国各省市招生。分别是:



2.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有哪些?

需要仔细阅读各校招生简章,各省的招生高校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针对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有下列高校:

A类高校9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B类高校12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


三、如何报名

1.强基计划如何报名?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同时报考吗?

强基计划和大多数综合评价高校报名统一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平台,用考生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注册账号,进入报名系统选择相对应的学校填写报名信息即可。此外,还有部分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是在学校官网报名,具体以高校招生简章为准。

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平台报名网址:https://gaokao.chsi.com.cn/zzbm/

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可以先注册账号,完善个人信息。


四、关于报名条件

1.高考成绩多少分才能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虽然报名阶段并没有对考生进行成绩限制,但是入围校测的依据却是高考成绩。根据2020年入围校测情况,高考成绩在学校一批投档线下20分以内入围概率大,投档线40分以内都有机会,例如上海市2020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573分,高考最低投档线610分,足足低了37分!

2.没有竞赛奖项可以报考强基计划吗?

现在仍然有不少家长以为只有有竞赛奖项才能够报考强基计划,其实并不是如此。有学科竞赛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有破格入围校测的机会,但是并不是说报考强基计划一定要有校测奖项,只要考生的高考成绩优异,同样可以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

3.有竞赛奖项报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会降分吗?

能不能直接降分是很多家长都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在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招生并没有直接降分的政策。但如果问竞赛生在报考强基综评时有没有优势,那么必然的,竞赛生会在校测环节发挥出绝对优势,更容易取得高分争取最终录取的名额。其中获得国二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获得某些高校的破格录取。

4.成绩刚刚一本线,报考综合评价有希望通过初审吗?

综合评价录取要求的最低分数线基本上都是达到所在省份的本一分数线,考生如果平时成绩在一本线上下,学业水平测试结果符合高校报名要求,可以尝试报考。综合评价不限制考生报考院校的数量,考生可以多报几所院校提升通过率。


五、报名材料

1.强基计划

根据2020年强基计划报名情况来看,报名流程大大简化,大多数高校不要求提交报名材料,考生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系统报名成功即可。

但是部分强基院校报名过程中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例如:

  • 清北不仅要填写强基计划报名系统,还需要在学校官网注册填写上传材料;

  • 同济大学还需要提交体育测试项目确认表;

  • 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需要提交个人陈述;

  • 国防科技大学需要邮寄报名表。

具体细节以高校当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2.综合评价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根据往年报名情况,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时间只有10天左右!短暂的时间内还要进行快速院校定位等,家长非常有必要提前开始准备。

综合评价报名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报名申请表


考生按照报名系统提示填写完成各项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大致步骤是在系统内填写信息后提交,然后下载、打印、签字盖章、扫描或拍照后上传。


2自荐信(个人陈述)


自述信字数一般在800-1000字之间,撰写时一定要围绕自身情况和招生简章要求,主要内容是关于自身专业相关优点的介绍,关于报考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的理由,以及大学和职业规划等。


自荐信要求考生展示真实自我,不要自夸自大、好高骛远,切忌套用模板,否则会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


3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彩色,不需要加盖公章)


4高中阶段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年级排名


按照系统的要求填写高中各学年期末考生成绩及排名,要求客观真实。


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需要填写考生等级和对应最高等级。在综合评价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仅是初审审核依据,还在最终录取时占据约5%至15%的比重。


6高中阶段的获奖证书


一般指高中阶段参加竞赛所获得的奖项证书等可以证明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材料。如:五大学科竞赛奖项、科创类竞赛奖项等。(注意:获奖证书复印件要求盖学校公章,原件要求直接拍照上传,考生报名前还需仔细阅读简章)。


7推荐信(非必需,看不同学校要求)


部分院校需要提交推荐信,由学生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课外活动指导老师等叙述学生特点及推荐理由(推荐信一般在800字以内),加盖学校公章会比较好。


8高校要求提供的其他特殊材料


诚信承诺书原件(网上报名系统自动生成,打印后须本人签名);《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等。


根据往年报名情况,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时间只有10天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还要进行快速院校定位等,家长非常有必要提前开始准备。


六、特殊人群

1.复读生可以报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高校的报名条件,复读生也可以报考。但是也有部分综合评价招生院校要求只有应届生才能报考,具体参照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

2.复读学校和之前高一高二不是同一个学校,成绩单怎么提供?

学校发生变化的,最好同时出具两个学校的成绩证明,原学校提供高一高二的成绩并盖章,高三成绩由复读所在学校提供并盖章。

3.学籍和实际就读中学不是一个学校,会影响报名吗?

报名不受影响,报名系统可以分别填写清楚,家长在准备相关报名材料的时候,最高准备两个学校的盖章证明。

4.竞赛生更适合强基计划还是综合评价?

无论是强基计划还是综合评价,对具有学科特长的考生都十分青睐,有竞赛奖项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看孩子本身对强基或综评的具体招生专业和培养方式更感兴趣、条件更匹配。


2019届本科深造率(就业详情)
2020大学数据库
中国高校2021届保研率排行榜
高考数据汇总(0221更新)
给强基计划泼点凉水~投机心态要不得
解读“强基计划”:自招退出舞台,综评成为主流
强基计划备考收藏!7所985理工类院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考试模式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